“我会吗,美国佬会,苏联老大哥也会,可是他们呀,不会白白送给你!”

这句话出自电影《横空出世》。

《横空出世》讲述的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背后故事。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和爆炸是穷其一生、奉献祖国的科研人员和保家卫国、鞠躬尽瘁的解放军战士们在一千多个日夜里不懈奋斗的结果。

全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在1964年10月16日那天成为了现实,我国也凭借此震惊世界,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中国的国家一记重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呕心沥血的付出果然没有白费,看着这朵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升起,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慰和满足,而这一切都被一个同样怀着激动心情的年轻人记录了下来,这个年轻人叫孟昭瑞,是一名军事记者。

孟昭瑞记录下的历史性画面后来受到中央肯定,在进行“原子弹爆炸成功”报道时选用了他的照片。

这些照片经周总理的批示,最终截去了地面部分公开刊登,那么周总理为什么决定要截掉地面的部分呢?

美国多次威胁,研制原子弹迫在眉睫

国际美苏冷战,处在两极格局下的各国战战兢兢,害怕成为大国争锋相对下的牺牲品;国内新中国刚刚建立,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需提升实力以保卫国家。

经历了百年屈辱,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冷战”亲近苏联。这让美国对我国的封锁更加猛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美国出兵干涉朝鲜战争,且越过了三八线,多次侵入中国领空,威胁我国边境安全。面对美军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挑衅,我国决定组成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当时,我国装备落后,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美方认定中国不敢与美军对抗。然而,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对于正义和国家主权誓死捍卫的决心,低估了中国军人作战时视死如归的勇气。

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美援朝”最终以美国的失败告终。虽然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但美国却多次扬言要对我国使用核武器。不仅如此,美国还在两次台湾海峡危机中以核武器作威胁,妄图使中国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美国赤裸裸的威胁,我国政府也决定研制属于自己的原子弹。我国领导人已意识到若没有原子弹,那么就无法保障国内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难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于是,1955年,我国最终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原子弹研制道路。

困难重重,科研人员坚定信念

研制核武器所遇到的困难根本无法想象的,当时的中国正如一张白纸,而研发原子弹正如要在这上面画上一幅恢弘壮丽的图画。

当时,美国研制核武器时,科研人员中至少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中国研制原子弹却选用了一批大学生!

幸运的是,以邓稼先、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在海外留学的科学家决定抛弃国外的优越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投身于核武器研发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科学家们尽心竭力,甘愿几十年隐姓埋名,只为了建设祖国的核事业。“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回国后便投入了核事业研究,“消失”了整整28年,去时是志气蓬勃的青年才俊,归来已是癌症晚期的病人。

研发初期,苏联对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包括指派专家、提供核武器研发资料以及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看似平静而顺利的研制过程实则暗流涌动。借用《横空出世》里面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三勇院长吴在高个子手上。”

1959年,受到时局的变换,我国研发原子弹的道路受到了空前的阻难——我国不得不完全自主的研发原子弹。

面对这样的困境,科研人员仍旧没有放弃,也来不及沮丧,只是铆足了劲儿继续干着,似乎想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不用靠别人,我们中国也一定能够制造出原子弹!

然而,困难又何止这些呢?

缺少了先进的设备,科研人员就用算盘一点一点地算,要知道,用算盘算出原子弹那么庞大的数据难如登天,因为出现一个错漏就需要从头开始。为此,科研人员常常是随意地吃些馒头榨菜,之后便匆匆投入计算的工作之中。

其次,资金的匮乏也是一大问题。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困难,而进行科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尽管国家竭尽所能地投入资金,却还是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如此矛盾之下,科研人员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此外,罗布泊环境恶劣,有时要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苏联撤走专家外,美国更是虎视眈眈,不但暗地里监视我国,甚至通过军事打击的方式想要阻止中国研制核武器。

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自强不息的,即使条件再恶劣,也绝不可能消磨研究人员的意志。终于经过长期的奋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

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努力造就的奇迹降临,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逐渐雄起的东方国家。

爆炸成功,周总理做出伟大决定

所有的人都感到很兴奋、很激动、很骄傲,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给了科研人员极大地鼓励和信心。

这款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在这光辉的一刻,自然是有人记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昭瑞是唯一一个参与了三次核试验的军事记者,就在原子弹第一次成功爆炸的那一天,他抑制住自己内心的狂喜,用摄影机拍下了最完美的一朵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日子。孟昭瑞提前一个月就来到了罗布泊做拍摄准备,他必须要提前适应罗布泊恶劣的生活环境。

穿上防护服后,孟昭瑞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训练,极大的温差让孟昭瑞难以忍受,他也深深地体会到长期驻扎此地进行原子弹研发和建设的科学家们、战士们的辛劳,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拍出最好的爆炸画面。

当天,孟昭瑞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镜,把随身携带的两部相机安置好,静静地等待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

倒计时开始了,无数个辛酸劳累的日夜在此刻凝聚成了几个数字,每数一声,人们的心似乎就会剧烈地颤抖一下。下午三点整,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喷薄而出,在天空发出一声巨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知道,原子弹成功爆炸了!孟昭瑞怀着喜悦的心情用相机连续拍摄,他一定要记录下这最完美的历史性的一刻!

后来,国家决定放映有关核试验的影片,在前期宣传时选中了孟昭瑞拍摄的蘑菇云图片。这些照片在经周总理审核时,他决定将照片中的地面部分截去。

这当然可以理解,周总理作为国家高层领导,所作所为皆以国家利益为重。我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不仅轰动全国,也震惊世界,倘若放出全图,一些居心不良的国家很可能会研究中国原子弹的各项数据情报,对我国造成巨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的做法避免了国家机密的泄露,还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了崛起中的新中国。总的来说,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原子弹的成功研制离不开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离不开坚守前线默默付出的解放军战士,也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独立制造出原子弹,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经历了被他国侵略和侮辱,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弱国无外交”的事实,倘若我们想守护自己的国家,那就只有变得更强大。邓稼先院士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这与我国秉持的态度一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知道原子弹带给人民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尽管拥有核武器,我国也只想保障国家和人民安全,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因此绝不会主动使用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