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个问题在国内外互联网一直挺火的,那就是“黄金还能有多疯狂?”
自3月份起,原本还有点不温不火的国际金价,涨势突然变得强悍起来,突破2100美元后一路高歌,屡创新高。
等到了10月,无论是现货黄金还是期货黄金,价格都超过了2700美元/盎司,刷新了历史新高。
中间偶有挫折,10月23日出现1.4%的跌幅,由2758美元跌回2700出头,可没等投资者有啥反应,紧接着24和25号,国际金价又重新回到2750高地。
投资者们确实没啥好慌张的。
比起10月23日的小跌幅,4月和6月的大幅跳水才吓人,特别是在6月16日,金价一夜之间从2380美元掉到2267美元,创下近两年单日最大跌幅。
那会儿才真的是人心惶惶,让很多高位买进的人直呼扛不住。
不过,全年大涨30%的势头足以证明黄金的强势。
这也冲破了来自市场方面的所有修正预期,什么2300、2400、2500压力线,统统撞破,各路专家的脸,被黄金的蛮横不讲理打肿了。
国际黄金杀得兴起,国内金价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最新数据, 沪金主力 收盘价已去到627.36。
相信有些人难免会捶胸顿足,曾经400多,犹豫没买进,如今超过600,就显得高不可攀了。
在黄金实物和期货价格飞涨时,国内相关产业却陷入了困境,比如各大金店,过得有点煎熬。
据周大福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整体零售额同比下降了20%,预计上半财年(4月1日到9月30日)净溢利下降4成。
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在今年上半年,周大福在内地的门店减少了180家。
与其同病相怜的,还有周生生、六福等老字号,相关数据都有不同程度跌幅。
从这些门店的金饰价格可以看出来,只要是上点规模的品牌金店,金饰价格基本都超过了800元/克。
比国内金价多出来的自然是设计、加工费、售后等附加费用,在以前金价还没那么高昂的时候,人工贵点就算了,最起码是大厂,品质有保障,大家伙能买个安心。
但现在金价都涨了快一倍,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附加费就有些溢价,自然不愿意买账。
不少人甚至不远千里,跑去深圳水贝市场淘金去了。
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深圳水贝市场这两年是越来越火热,无论是结婚新人、还是外地游客,每到节假日总是人山人海,生意火爆的景象从2023年持续到2024年3月。
按照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2023年中国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同比增长26%,高达5180亿元,其中金饰消费更是创历史新高的2820亿元。
难怪人们把2023年称为“黄金血脉觉醒年”。
只是从今年5月份起,人们旺盛的买金念头突然冷淡下来,不管是珠宝大厂,还是黄金华强北,金饰的买卖行情都不是太理想。
哪怕是到了“金九银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婚礼旺季,人流量一如既往的多,但按照商家们反馈,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估计会减少一半。
有那么一点赔钱赚吆喝的意思。
买黄金的人少了,直接原因显而易见,黄金涨得太疯狂了。
在“物价”飙涨的情况下,就算是金饰的消费主力,一众结婚大军也变得保守起来。
本来2023年金价已经有点高了,很多人想着到了2024年,或许就能稍有回落,到时再买三金也不迟,可随着黄金市场的风云突变,过去能买到一个金手镯的钱,现在只能买到半个,人们更加被劝退了。
要么是保持观望,推迟购买计划;要么减少购买数量,原本的五金变三金,三金化一金;或者找其他平替物,什么红宝蓝宝、金包银之类,先凑合对付一下。
同样陷入尴尬境地的还有年轻群体。
在两年前,中青圈子慢慢流行起一股买金潮流,黄金早已脱离庸俗的标签,成为年轻人财富配置的一种手段。
商家们也很会来事,纷纷把金条、金砖等产品化整为零,推出一克重的小金豆,营销策略也从“钻石恒久远”,往“送给伴侣的第一颗金豆”靠拢。
买金豆的群体日益壮大起来,最大的好处是既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还变相帮他们实现了强制储蓄和财产升值。
买得最早的那批人,资产还提前实现了翻倍。
就是苦了今年想布局买金豆的小年轻们,眼见金豆体积不变,可价格从以前的3、400,变成现在的6、700,已变成他们买不起的模样。
看得起,买不起,成为广大消费者的痛点。
不管各大金店推出什么样的促销策略,满500减100、满1000减200、每克黄金优惠25到50元等等,只要金价涨幅还是这种气吞山河的姿势,人们都只会选择谨慎观望。
一边是金价的不断上涨,一边是消费热情的急剧下跌,黄金变得越来越不贴地气了,销量颓势一时半会儿是扭转不来的。
现在有个疑问是,是什么在支撑着黄金的疯狂?
首先一个是黄金的自然属性。
这种金属开采难度大,存量稀少,天然拥有极大交换价值,所以称得上先天货币圣体。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里就曾被多次引用。
有人担心,如果谁发明了人造金,将会极大冲击黄金市场,就像几百到一千元人民币的人造钻一样,把钻石市场冲得七零八落。
钻石大盘之所以不稳当,是因为钻石的本质是C,也就是碳元素,好巧不巧,金刚石是C,石墨也是C,这代表着人造钻石的可行性。
只要技术到位,要多大的钻石都能造出来,在量产规模起来后,价格还便宜。
但黄金不一样,Au的具象物永远只能是黄金,化学性质很稳定,而人造黄金的技术不是没有,但不论是原子对撞,还是核种变换技术,费时费力不说,成本最低都要3万元一克。
按当时的金价,一克人造金都快够买一斤天然黄金了。
可让黄金一直充当世界货币也不是个事,尤其是这样严重阻碍了美国的全球制霸之路,所以在世纪70年代,美国决意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去除黄金的锚定物优势。
正常来说,在如今各地冲突不断、政治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乱世买黄金应该改为乱世买美金才对。
随着美国债务越滚越大,虽然美债收益也在上行,可各国人民发现增持美元的速度,还赶不上老美印钞的速度,所以宁愿分出一部分资产来配置黄金,进行避险,总比一味守着随时可能崩掉的美元要安全。
因此,各国央行才会不停增持黄金。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买黄金483吨,同期增长了5%。
像我国央行从2022年11月起,也连续保持了18个月的黄金储备增长。
在美联储长期加息的情况下,金价虽说会有所增长,但总有个度,不会像今年下半年这样疯牛猛涨。
主要原因是,大家苦等已久的降息周期要来了。
从6月份美联储开大会,到8月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公开表态,“降息随时准备中。”人们都在猜测也许美国真的要动真格降息了。
全球投资者的反应敏锐度还要更强烈,所以早在3、4月份流言四起的时候,都纷纷减持手中的美元,转投黄金,于是黄金开始飙升。
当9月底降息周期终于来临,就把黄金疯潮推向另一个高度。
到了这个地步,无论各国央行,还是普通老百姓是否放缓购买黄金,意义都不大了。
因为现在黄金大盘已经正式进入各大机构,和国际金融炒家们神仙斗法的阶段。
仅仅在中国,2024年上半年金条及金币的消费量同比增长46.02%,与萎靡的金饰消费市场相比,投资热度越来越热。
对于咱老百姓,目前考虑最多的,当然就是黄金都涨得这么离谱了,还能买吗,或者说以后会不会有崩盘的危险。
只能这么说,黄金的背后推手是谁真不好说,因为这不是某个阶段的个体行为,更像是一种羊群效应产物,但可以肯定的是,金价之所以能涨得这么强势,最大的依仗就是黄金雷打不动的保值属性。
对于某些别有用心的金融大鳄来说,这就很难得了,黄金之所以保值,是因为它代表着稳定,不会轻易出现大幅度波动,代价是会失去一部分机会成本和利息,可炒性并不高。
可在美元体系推动下,黄金似乎被众人抬到了远高于本来价值的高度,不可避免就会产生泡沫,对于大鳄们来说,这是机会,可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是危大于机了。
在一致看多的预期下,黄金后市价格或许会有再接再厉的潜力,但金融市场有个潜规则,韭菜被割通常发生在牛市阶段。
再一个,大家可以看下2011年到2019年的黄金市场,整体是处于震荡下行期的,一直到2020年才慢慢恢复,这说明了黄金再稳当,但黄金市场也是会有崩盘、暴跌风险的。
是否要拿好不容易积攒的存款,去挑战大鳄们的资金盘,来参与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需要好好衡量了。
毕竟就算十次交易成功了九次,但也许失败的那一次,就能把前面的好运全亏完。
而投资的其中一条黄金口诀是,安全永远比盈利重要。
不得不说,黄金作为零息资产的代名词,居然和机会成本挂钩了,这本身就是件很神奇的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