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 言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與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這一雙重歷史慶典之際,我們特此舉辦“鏡海繪瀾”——2023級美術學碩士澳門主題繪畫實踐創作課程展。此次展覽不僅是一次對澳門過往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其當前社會現狀的生動展現與深刻詮釋。

“鏡海繪瀾”作為本次展覽的主題,與澳門的歷史變遷和城市發展緊密相連。這一主題不僅從多個維度勾勒出澳門作為海濱城市的獨特魅力,更通過藝術家的筆觸,將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澳門,這顆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其歷史可追溯至數百年前。自1553年葡萄牙人在此開展貿易活動並逐漸定居以來,澳門便逐漸形成了中西文化交匯的獨特景觀。海洋,作為澳門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見證了這座城市從小漁村蛻變為國際知名都市的輝煌歷程。在“鏡海繪瀾”的創作實踐中,藝術家們以澳門的歷史文化為背景,深入挖掘並描繪了當地的民俗文化、節日慶典、宗教信仰等豐富場景。他們以畫筆為媒介,將澳門的歷史記憶與當代現實以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展現了澳門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勃勃生機。通過這一主題的創作,不僅展現了澳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歷史交融與文化傳承,更在畫布上自由揮灑個人情感與審美追求,創作出既有藝術價值又有深刻歷史內涵的佳作。

本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彙聚了2023級繪畫理論與實踐方向的美術學碩士生在澳門的學習成果,他們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創作出一幅幅富有創意與深度的作品,展現了澳門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與時代風貌。我們期待通過此次展覽,讓觀者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瞭解澳門的歷史文化與發展變遷,感受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與無限可能。同時,我們也期待此次展覽能夠激發更多人對澳門文化的關注與熱愛,共同推進中西文化交流與傳承的繁榮發展。

開幕時間

2024年10月24日 下午4:00

展覽時間

2024年10月24日 - 11月15日

展覽地點

澳門科技大學R座三、四樓藝廊

指導老師

汪藍、梁潔雯

策展團隊

君子蘭 米娜 彭艾琳 王希寧 鄧喬月

參展人員

畢天靉 常人捷 陳宇萌 陳卓琳 鄧喬月

鄧由佳 君子蘭 何一龍 胡曉慧 李 波

李 澳 李皓月 李 彥 李曉彤 李思慧

冷 術 劉祖良 林景熙 雷煒建 劉思喆

劉陽河 米 娜 寧超鋒 彭 奕 彭艾琳

彭楚君 邱裕灃 任虹穎 容蕙琪 施盼伊

孫樵正山 王希寧 王 曦 伍國緯 巫汶娟

楊嘉穎 張翹楚 張綺航 周英拉

開幕現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禮嘉賓及參展人員合影

2024年10月24日,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主辦的「鏡海繪瀾——2023級澳科大美術學碩士繪畫實踐創作課程展」正式開幕,展覽地點位於澳門科技大學R座三、四樓藝廊。蒞臨本場開幕式的嘉賓有: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澳門美術協會陸曦會長、澳門頤園書畫會李俊鳴會長、澳門賞心堂美術館劉富業館長、澳門畫院楊大名院長、澳門集郵協會何永康副理事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汪藍教授及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梁潔雯助理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致辭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指出,本次展出的作品都具有強烈的澳門元素,通過展覽的形式將澳門文化呈現給觀眾,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動。參展人員對此次展覽付出極大精力,展現了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和對澳門文化的深刻理解。黃光輝副教授強調,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進一步推動澳門本地藝術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導教師汪藍教授發言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汪藍教授給予本次展覽高度評價,他提到展覽是由學生群體親自操刀,系一場完成度非常高的結課成果展。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汪藍教授要求每位學生需對澳門文化史有深度的瞭解,以此作為理論支撐來展開創作。此外,汪藍教師認為,此次展覽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和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創作,具有一定的愛國教育價值,也為未來的碩士生展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導教師梁潔雯助理教授發言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梁潔雯助理教授談及此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質量較高,是屬於澳門科技大學的一次視覺盛宴。課程初期,汪藍教授和梁潔雯助理教授會親自帶領學生實地調研,協助學生進行資料收集,並指導其順利展開創作。梁潔雯助理教授認為,澳門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寶島,其中有許多未知領域待後人深挖,越是深入瞭解澳門,便越會被這座城市吸引。通過此次展覽,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入瞭解澳門本土文化,每次展覽只是藝術創作的逗號,希望大家繼續以藝術家的視角探索與研究更多有意思的領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展人及學生代表君子蘭發言

策展人及學生代表君子蘭表示,此次課程展不僅是同學們學習成果的呈現,更是為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與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節,澳門科技大學2023級美術學碩士充分運用精湛的技藝,將澳門的歷史變遷與民俗風情展現在作品之中。此外,君子蘭還談到了“鏡海繪瀾”這一主題,喻示澳門作為一座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的海濱城市,其所帶給人們的無限遐想。希望觀眾可以藉此機會,更加深入的瞭解澳門的多元文化背景,感受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 陳宇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剪綵儀式

從左往右:澳門集郵協會何永康副理事長,澳門畫院楊大名院長,澳門頤園書畫會李俊鳴會長,澳門美術協會陸曦會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澳門賞心堂美術館劉富業館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汪藍教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梁潔雯助理教授。

此次展覽是在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的汪藍教授和梁潔雯助理教授兩位老師的「繪畫創作實踐」課程指導下完成的一次成果匯報展,主要圍繞澳門重大歷史題材或者澳門文化元素展開主題創作,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綜合材料、版畫、丙烯、雕塑、影像等。本次展覽由君子蘭、米娜、彭艾琳、鄧喬月、王希寧等組織策展團隊。參展人員為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23屆美術學繪畫創作與實踐專業的39位在讀研究生,分別為畢天靉、常人捷、陳宇萌、陳卓琳、鄧喬月、鄧由佳、君子蘭、何一龍、胡曉慧、李波、李澳、李皓月、李彥、李曉彤、李思慧、冷術、劉祖良、林景熙、雷煒建、劉思喆、劉陽河、米娜、寧超鋒、彭奕、彭艾琳、彭楚君、邱裕灃、任虹穎、容蕙琪、施盼伊、孫樵正山、王希寧、王曦、伍國緯、巫汶娟、楊嘉穎、張翹楚、張綺航、周英拉。

此次展覽展至11月15日,地點為氹仔偉龍馬路澳門科技大學R座綜合教學大樓三、四樓藝廊,展覽開放時間為全天,免費入場,歡迎參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現場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現場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現場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現場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澳門頤園書畫會李俊鳴會長、(中)澳門美術協會陸曦會長、(右)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汪藍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與(右)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梁潔雯助理教授討論學生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君子蘭同學介紹作品《你的生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希寧同學介紹作品《乘風而來的商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艾琳同學介紹作品《你好,你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煒建同學介紹作品《和而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孫樵正山同學介紹作品《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曉彤同學介紹作品《車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畢天靉同學介紹作品《騰飛·澳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人捷同學介紹作品《路氹連貫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陳宇萌同學介紹作品《葡韻循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巫汶娟同學介紹作品《憩·衣灣斜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術同學介紹作品《青山應白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張綺航同學介紹作品《碎碎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現場作品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現場作品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現場作品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欣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君子蘭 《你的生日》199×150cm 中國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希寧 《乘風而來的商船》 200×300cm 中國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孫樵正山 《衍生》 150×150cm 中國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伍國緯 《融合》 200×150cm 油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陳秋淵 《筷子基車場》 210×100cm 宣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澳 《黑臉琵鷺》 60×60cm 絹本水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皓月 《盧家灰塑——燈影》 100×50cm 紙本水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曉彤 《車流》 90×170cm 中國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人捷 《灣區生活》 90×120cm 套色木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煒建 《和而不同》 115×85cm 版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一龍 《買定離手》 140×100cm 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劉祖良 《欣欣向榮》 90×90cm 陶瓷繪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英拉 《澳門之門窗系列》 60×90cm×2 30×40cm×2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劉陽河 《薈萃之城》 190×140cm 紙本水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巫汶娟 《憩·衣灣斜巷》 147×69cm 工筆紙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張綺航 《碎碎平安》 125×130cm 中國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張翹楚 《Touch》 120×120cm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容蕙琪 《船承》 尺寸不定 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楊嘉穎 《城韻·山水間》 120×100cm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曦 《航路印跡》 140×100cm 油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曉慧 《一半海水,一半陽光》 120×100cm 宣紙藍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陳家瑤 《荷》 60×80cm×2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劉思喆 《文明閃耀時》60×60cm 針管筆 水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奕 《亙古守候》 150×110cm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波 《香山九傑》 250×350cm 油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彥 《逐海而居》 40×100cm 油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景熙 《澳薈》 150×160cm 布面丙烯、砂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盼伊 《封存·再生》 30×160cm 構皮麻紙、國畫顏料、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術 《青山應白首》 60cm 樹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思慧 《蓮》 60×90cm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畢天靉 《騰飛·澳門》 150×70cm 粉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娜 《城市重影係列》 60×90cm 紙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艾琳 《你好,你好!》 80×100cm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楚君 《共生》 160×120cm 紙本設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陳卓琳 《遊園會》 70×100cm 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裕灃 《建輿拆反復》 66×90cm卡紙面 簽字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虹穎 《MO印象》 60×90cm 綜合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寧超鋒 《實真更實現比》 尺寸不定 雙頻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