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一直以他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布局严谨的建筑结构展现了皇家身份的至高无上,符合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了北京的游客,都忍不住想去故宫浏览一圈,感受古代的皇家风采,以及中国古代的建筑体系。而因为故宫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着大大小小的70多座宫殿,9000多间房屋,游客们在浏览的时候并不会对故宫完全了解,不免会漏掉一些细节。

一:乾隆书房只有4.8平米

随着近年清宫剧的播出,我们对皇宫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富丽堂皇,且每个房间都很大。毕竟,皇家身份是古代最尊贵的身份,再怎么都不能委屈他们,尤其是皇帝。可没有想到的是,乾隆的书房仅仅只有4.8平米,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知道,作为一个帝王,书房不应该这么小呀。

乾隆的书房名叫三希堂,我们知道乾隆一生非常爱好文学,且喜欢吟诗作对,对于一些书法名帖也喜欢收藏。三希堂里就曾收藏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故宫的水缸上为何都有刮痕

在故宫中,有一种随处可见的大水缸,他被称为太平缸,用于防火所打造。从明朝时期就开始存在,只不过最初的太平缸为铁缸,在清朝时期,因为国库充裕,就将铁缸改为了鎏金铜缸。有记载称,八国联军侵华时,士兵们曾想将这位鎏金铜缸搬走,但因为鎏金铜缸太重,最终只得用刀将上面的黄金刮走。可见,八国联军在掠夺我国时,是丝毫不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现存中国最大的自鸣钟,数百年后还能精准报时

在故宫的交泰殿中,有一个现存中国最大的自鸣钟,是清朝时期嘉庆皇帝命人仿制的,而仿制的模板是明朝万历年间,外国传教士带来中国的自鸣钟。当时由外国传教士带来的自鸣钟一直延续到清朝,被放在乾清宫里,却不想因为乾清宫一场大火被损毁。

因为皇宫里已经习惯了自鸣钟的日子,嘉庆这才命人按照之前传教士带来的自鸣钟的模板仿制一个,在体积上比之前的自鸣钟要大很多,仅表盘的直径就有1米,成为中国最大的自鸣钟。没想到,数百年后,中国最大的自鸣钟还能精确报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消失的玄武门

针对玄武门的了解,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李世民在今陕西西安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但其实北京也曾有一个玄武门。明成祖朱棣迁移都城后,故宫最北面的门,就根据四方神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被命名为玄武门。到了康熙年间,因玄武门中的玄与康熙的名讳玄烨相同,就此改为神武门。

神武门一共分为三个门,中间的门卫皇帝进入的门,两边则是嫔妃,官吏等进入的门。但如果遇到皇太后出宫,皇帝一般也会走神武门,视为对皇太后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都是我们不曾发现过的细节,而故宫的神秘也远不止此。对于故宫的了解,您又有什么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