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涉及酒类知识,浏览前请确保您已满18岁;请理性饮酒,未成年人请勿饮酒
“理解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并知道背后的原因并不影响事物的美感,而是正相反。” —— 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
在谈及“拉美文学爆炸”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我们大家都在写同一本拉丁美洲小说,我写哥伦比亚的一章,富恩斯特写墨西哥的一章,胡里奥·科塔萨尔写阿根廷的一章……”
在威士忌的世界里,似乎酒厂们也在做同样的事——只不过大家更像是在绘制一张巨大的地图。这张地图乍一看,你会看到不少显眼的地标,但要是凑近了检视局部,你又会发现一些隐秘的名字。它们平日里低调,专注于自己的版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普通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个性。
在这些酒厂里,有一家要是看到“爆炸”这个词,也许会会心苦笑一下。因为在过去,这家酒厂经历过一次爆炸,三次大火……但它每次都活了下来。过往的灾难成了故事,也成了激励酒厂永不言弃、愈发坚韧的动力。
时光流转,酒厂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几经波折的岁月里,它也许更懂得了时间的艺术——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要坚持,要等待,把可能性交给时间,而时间,会赠予你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的礼物。
这家酒厂,就是今天要介绍的——
格兰路思,THE GLENROTHES
印象里我好像是第一次给大家聊格兰路思,接下来且听我好好说说。
| 水之道
几天之前,我去了格兰路思的一个品鉴活动,在艾迪逊酒店。
通常,威士忌的品鉴活动就是你到达一个房间,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等到品牌大使或酿酒大师出场,听他们介绍下品牌,接着,就伴随讲解,一一品鉴手边的美酒。品鉴完,走人。
格兰路思的品鉴活动不太一样。
格兰路思设计了多个空间。一路走过去,在到达品鉴空间之前,会看到多个格兰路思的艺术装置。这整个过程,像是游历了一个小型展览之后再进行威士忌品鉴——是个颇为沉浸的体验。
这些艺术装置,自然都跟格兰路思的制酒理念有关。
我先是被那些花草吸引了过去。自打我自己也开始种花种草以来,每每碰到好看的植物花境,我就迈不开脚步了。
眼前的绿苔之上,栽种了芦苇、芒草和蕨类,伴以枯木和岩块,它们并非全然绿色,而是顺应着当下的季节。秋天,恰恰是个观草的时令。凑近了,你还会发现有水晶球散落其间,它们像是清晨露珠一般,映照出周遭的一切,如梦如幻。
这些搭配呈现出一派从容优雅的情调。格兰路思威士忌的酒樽坐落其间,与之相映成趣。
不过,后来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主空间的几件艺术装置。其中一件,是个水循环艺术装置。
装置主体是层层叠叠的岩片,颜色和大小不一,每两块岩片之间留有拳头大小的空隙。水自顶部开始潺潺流下,每经过一层,都冲刷着岩石的表面,但你盯着看久了,又会有一种水滴石穿的的观感,水不光是流经岩石表面,还会渗过它们,奔往下一段路程。
事实上,几乎每个威士忌酒厂,在谈论起自家的制酒工艺时,也都会把水——确切说是水源,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优质的水源所在地,往往也是威士忌品牌建造酒厂时选址的一个重要考量。
格兰路思也不例外。这个水循环艺术装置,恰恰就是为了体现其威士忌水源的特点。
格兰路思选用的水,会经过数百万年的古老岩层的层层过滤,得到的结果,是更优雅的泉水。直白点说,就是水质更软,更纯净。这些是我后来得知的,而这就要说到这次品鉴活动里一个非常特别的环节——水的品鉴。
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体验,不直接品鉴威士忌,而是先品品水。
在我的面前,有三个大杯子,每个里头装着不同的水,另有一个小杯子里放着三张试纸。桌上还有张色卡参考。上面的颜色显示,越“软”的水,碳酸钙(CaCO3)的含量越少,其对应的颜色会越偏向蓝黑,反之,越“硬”的水,对应的颜色越红。
我尝了尝三个杯子里的水。其实最右边那杯还是很好分辨的,口感比较强烈,有一点涩,像是尝到了石头或者金属一般。左边两杯,入口就柔和多了。用试纸蘸取不同的水之后,稍待片刻。果然,口感强烈的水,在试纸上呈现了明显的红色。
就是这么一个并不复杂的关于水的品鉴,让我对格兰路思所用的“更软、更纯净的水”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也引发了我更多好奇,如同从某个线团里揪出了一个线头:
格兰路思酒厂是在斯佩塞产区,其所用的水跟斯佩河有关系吗?酒厂所在地的风貌如何?那些层层过滤了水源的地质岩层又是怎样的呢……
隔天上午,我在网上打开地图,开始了一番云游。
先是找到了斯佩河的源头,那个看起来并不大的斯佩湖。我想象撑着一只小船,顺着主河道一路前往东北方向,沿途好些熟悉的名字。不消多时,船停在了路思小镇(Rothes)。我放大地图,开始寻找格兰路思酒厂。
与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路思镇并不在斯佩河的主河道旁,流经它的是一条支流。格兰路思酒厂,则是在路思小镇再往西一点。
这条斯佩河的支流,酒厂称之为路思河。路思河穿过了酒厂,将之一分为二。这条河,是格兰路思制酒过程中引以为傲的五大软水之一,说酒厂为了保护水源地,甚至买下了周边的土地,来确保水源的品质。
既然是之一,那另外四大软水在地图哪儿呢?
我再次放大地图,一无所获,附近也没看到有湖、泉之类的标志。我的线索就断在了这里。
一丝遗憾飘过脑海,但细想一下又觉得很合理。格兰路思毕竟不是个大嗓门的酒厂。说这个神秘的精品酒厂,从来不对外开放。不设访客中心,甚至也没有路标。它隐匿在树木茂密的峡谷边,如同隐士一般,一心低调地致力于生产独巨特色的威士忌。
所以它的水源,岂是我靠个地图就能找到?!
我关掉地图网站,结束了这次“云游”。
英国作家罗杰·迪金在他那本关于河流的书《野泳去》里曾说,,“我查地图不是为了寻路,而是为了迷失在风景中。” 而我,则“迷路”在了寻找格兰路思水源的地图之上。
虽不可同日而语,但似乎也有一丝共通的意趣。
不过,一天之后,不死心的我去询问了格兰路思的朋友。终于得知,格兰路思的五大软水水源,分别来自酒厂西面的Brauchhill和Fairies’ Well的软水,再融合了酒厂北面的Ardcanny Springs、Burnside和Dounie Wells的水,之后经由穿过酒厂的路思河的水来实现了冷却。
听起来就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II 时间的艺术,“慢”的艺术
品鉴活动空间里,另两件让我印象深刻的艺术装置,是有关时间的艺术——或者更确切说,是有关“慢”的艺术。
你瞧,这一件,背景是个威士忌蒸馏器的造型。在其前面,摆放了一个像是“颂钵”的金属碗,碗的下面,又是层层叠叠的岩片。碗中水面静止,若是用杵棒沿着外壁边缘摩擦,慢慢转动,碗中的水则渐渐有了波动和跳跃,煞是灵动。
不用我说,你可能也猜到了。 这个装置,意在体现格兰路思制酒过程中的蒸馏环节。
通常,威士忌的蒸馏时间是8小时,格兰路思则是11小时。格兰路思酒厂采用的是一种鼓球型蒸馏器,它的颈部非常高,软水和酒液历经更长时间的慢艺蒸馏,与铜制蒸馏器充分融合,会减少更多杂质,进而产生更轻柔细致更具果香的醇酒。
另一件艺术装置,对时间的寓意,则让人一目了然。
大屏幕上,播放着格兰路思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和格兰路思25年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影像,那些酒液的流动,本身看上去就如同时间的漩涡。
屏幕之前的装置,像一个没有刻度的钟表。里一圈的指针走得慢一些,外一圈的更快。它们每走一圈,会对应现实世界里的分、秒、时,或者跟格兰路思的“18”和“25”有所关联吗?
我盯着看了一阵子,没找到相应的规律。但这个过程似乎有一种催眠的效果,让我的身心放松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的那句“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
多年之前,我是在昆德拉的小说《慢》里看到的。印象里,这句话被印在了书的封面,但也可能我的记忆有误。《慢》,是昆德拉写得很短的一部长篇。我还记得最精彩的是中间一幕,叙述者笔锋一转,写到妻子从噩梦中醒来,吵醒她的,竟然是自己正在写作的故事里的人物……这本书很有意思,虚实结合,叙事跨越时空,严肃与荒诞并存。昆德拉在书里倒没有一本正经地去论述为什么“慢的乐趣”为什么失传了,因为这个答案我们都知道的——如今是个 “快”的时代。
但格兰路思是懂得慢的乐趣和慢的艺术的。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两个共有的秘密,一个是敏锐的观察力;另一个则是耐心,其对应的,就是慢的艺术。
格兰路思是经历过的“慢”的时代的。并且从一开始,酒厂就以低调而严谨地致力于生产独具特色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作为自己的使命。
1879年,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uart)创办格兰路思酒厂。自那之后,酒厂就走上了一条未经开拓的道路。3次大火、1次爆炸、经济危机,等等,酒厂前半个世纪的遭受的挫折和危机并没有停止格兰路思人的脚步,而是磨砺了他们的心志,让他们更为坚韧,更有坚定的信念,也更懂得了风味迷人、品质优雅的威士忌需要耐心成就。
除了历经11小时的慢速蒸馏,格兰路思的酒液陈年,也是秉承着慢的艺术。让酒液在橡木桶中经年累月地沉淀,淬炼出独特的风味和气质。
我们知道,威士忌酒液的风味,百分之六、七十都来自橡木桶。格兰路思采用的橡木桶尤其让人称道。当年,格兰路思所属的集团爱丁顿在清点酒厂库存时,发现原酒当中竟然有90%都是雪莉桶,并且其中有极高比例的都是首次填充雪莉桶。雪莉桶的陈年,会为威士忌酒液带来圆润饱满的风味。正是在那时候,格兰路思制定了要以优质雪莉桶作为威士忌酒液熟成的标准。
同样,不添加焦糖色,以保证每一滴威士忌酒液的色泽都保持自然的色泽,也是格兰路思对威士忌品质的坚守。
III 焕新包装,优雅之作
那么现在,该说说酒本身了。
看,这是我手边的一瓶新版格兰路思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紫色的圆筒酒盒看起来很优雅。那些银色的等高线,致敬的是格兰路思所在地的水土风貌。
这个圆筒有个巧思设计。它不是通常我们以为的需要将顶盖打开,而是将手放在顶部,轻轻扭转盒身,就会露出格兰路思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酒瓶真身。
你会看到,圆筒内壁被镀上了古铜色,映衬得格兰路思标志性的瓶身熠熠生辉,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时间的淬炼。
事实上,如果你旋开格兰路思25年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酒盒,会发现内壁的颜色有更多细节,那是一种铜绿色,并且有锈蚀的斑驳印记,它会更让人想到时间的洗炼。更久远的过去。
旋开酒盒之后,就可以直接将酒瓶拿出来了。
格兰路思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在雪莉桶中陈年,且有高比例的初填桶。
橡木桶的组合为这款优雅、果香浓郁、充满活力的威士忌注入了强劲深度。18年的岁月沉淀,又让酒体变得更为细腻、复杂和芳香,于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开始显现。
闻起来,它有着清脆成熟的梨和甜美香草的平衡气息,芳香橙油的调和让气味更为柔和。清爽的杏仁味和圆润的香气增添了复杂层次。少许干姜香料低调沁入,又让气味增添了一些深度。
口感上,18年入口柔顺,味道浓郁而深沉。大量甜姜、梨和玫瑰水的味道增添了活力。芳香的水果和淡淡的木质调则在口腔中调和深沉的辛香,与隐约的奶油香草达到完美平衡。
尾韵甘甜,夹杂着些许辛香,在味觉中蔓延。
在品鉴活动上,我也开心地尝到了格兰路思25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它同样有高比例的初填雪莉桶,并且是美国橡木桶和欧洲橡木桶的组合。再加上更久年份的陈年,使得酒液的风味更深沉,也更为复杂。品鉴格兰路思25年单一麦芽威士忌,是一场层次丰富、馥郁饱满的风味之旅。
闻起来,它有着成熟的桃子、橙皮的馥郁果香,夹杂者浓郁的坚果味和杏仁糖气息,柔和的雪松木、香菜籽和淡淡的茉莉花香起到了调和作用,让香气变得更为平衡,沁人心脾。
25年的入口非常柔顺。奶油香草和牛奶巧克力溶化后醇厚的气息,伴随烘烤的杏仁的甘味,以及顶级橡木桶精致优雅的木质调,在此碰撞融合引领了25年的整体口感,其丰富复杂的层次令人惊艳。
尾韵漫长,持久。丰盈的香料交织着丝滑的坚果油脂香,让人久久难忘。
品鉴活动时,有个小插曲。品牌大使教了个威士忌闻香小诀窍。说,直接闻酒液当然也行,但还有个好办法。就是酒液喝完了之后闻空杯,越是好的威士忌,香气越是浓郁,也更容易闻出更多层次。
我想到此前有人教过我一个类似的办法,就是手掌捂好酒杯,上下晃一下,让手掌沾一点酒液,接着搓搓手,再闻闻手掌,也是一种闻香办法。
至于哪个办法更好,我其实也不确定。但后一种办法有一点要注意,你手得干净。
好了,关于格兰路思,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想了解更多格兰路思的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他们的官方微信号,进一步探索。
总之,这是一家宝藏酒厂。一小群工匠,在斯佩塞的中心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勇于开拓,不畏艰难,潜心打造稀有而珍贵的威士忌。就这么低调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且已经走过了100多年。
老实说,挺酷的。
今天的话题:
今天文章里提到了两本书,罗杰·迪金的《野泳去》,米兰·昆德拉的《慢》。它们跟自然、跟时间有关,都挺好看。我想从今天留言的朋友里选两位出来,每人送这两本书。留言简单点,觉得自己最近的生活太快了的,在留言区举个手“”就行。
希望我们有好书看,有好酒喝,能跟格兰路思一样,更懂得时间的艺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