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老妪刘姥姥乃通达世情之人,由于家庭窘迫,不得已进入贾府求救,周瑞家的为显示个人的身份,主动帮助其引荐。
刘姥姥初次出现在贾府时,众人几乎对他没有好印象。
幸而王熙凤留存了一丝善念,没有因为其言语粗俗,行径野蛮而将其拒之门外。
刘姥姥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
次年,按照庄稼人的最高标准,将土地里第一茬新鲜给瓜果蔬菜送往贾府,这是一个底层百姓的报恩方式。
刘姥姥再次进入贾府,这次进入贾府,刘姥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运,得到贾府史老太君的垂青,史老太君决定与之进行交谈。
一个自幼生长在富贵之家的女子,由于年龄和地位的缘故,成为了一家之尊长。
另外一个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只能寄住在女婿家中。
寄人篱下最能锻炼人的眼力,这也是为什么穷人家的子女早当家的原因。
他们受尽了世人的各种情绪,自然能从个人的情绪中,读出一些隐藏的意图。
刘姥姥知道自己与史老太君之间相差甚大,她与之交谈的目的,就是让其喜笑颜开。
于是,活了七十五年的的刘姥姥,带着亲身的经历,以及想象力的杜撰,带来了许多奇闻异事,使得贾府上下如同打开了另外一扇世界的大门。
史太君坐在主人的位置上,听着另一段生命的旅程,心中甚为开心,便邀请其住了几天。
这几天在史太君看来,不过是随手的赏赐。
在刘姥姥看来,如同是武陵人进入了桃花源,恍惚中进入了梦中一般。
最出名的镜头,还是在游览大观园时,刘姥姥以往只在年画里见过美轮美奂的风景,装扮得如神仙一流的人物。
因此,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压抑不住的赞叹,史太君是一听刘姥姥喜欢,就随意下了个命令,让惜春为其作画。
古代的家风不同于今日,上下之间极为讲究尊卑,长辈安排的事情,即使存在不合理之处,也必须要执行。
惜春自然不敢怠慢,可一个偌大的大观园,要画到图纸上,怎么可能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呢?
刘姥姥乡村生活了一辈子,不懂,当她看到惜春时的第一反应是夸赞。
夸赞惜春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深谙世情的刘姥姥一句夸赞,换来了老太君的满脸笑意,却没有换来惜春的满意,惜春读的是什么书?《太上感应篇》。
太上忘情,惜春最终的结局,曹雪芹已然在判词中说得明明白白: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个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注定要走上和其他人不一样的道路。
当然,还有另外一派,对这个观点持否定意见。
他们认为,刘姥姥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物,惜春通体的气质类若仙子,不食人间烟火气。
刘姥姥一句关于神仙的夸赞,恰好正中惜春的胸怀。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割裂开了整篇小说的联系。
在王熙凤初次出场的时候,林黛玉曾在心目中暗探其恍若神仙妃子。
可以将两者做一个比较,林黛玉眼中的仙女与刘姥姥心目中的仙女,岂能同日而语吗?
由此可知,惜春并不会因为这句夸赞而心生喜悦。
不过,有些人却以此为依据,提出另外一个理论。
既刘姥姥这句话夸赞极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林黛玉的评价。
林黛玉与魏晋时期的谢道韫,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个皆有才气,《世说新语》评判谢道韫有林下之风。
而刘姥姥在进去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后,直接给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不像是一个小姐的闺房,反而像哥儿的住处。
这句话恰好进入了林黛玉的耳朵,林黛玉向来自傲,刘姥姥能清楚地把握其心理,给出一个适合的评价。
凭这一点儿,就足以说明刘姥姥的智慧。
不懂的话却如此说道,刘姥姥的这句评语稀松平常,根本就没有道出林黛玉的气质。
反而对于袭人的评价极高,可谓是真不懂《红楼梦》。
就像有些人评判小说中诗词,以李杜为标杆来衡量,最后得出一个自认为富有智慧的结论:
《红楼梦》里的诗词都是平庸之作。
一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另外一个派别奋起反抗,以其中诗词来证明优秀。
双方谁也不肯让步,毕竟,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岂能被人贬低了地位。
就在双方以为再也无法弥合双方的矛盾时,木心出现了,带着他的评价。
他说道:《红楼梦》里的诗词像水草,单纯将草取出,两者都不美观,只有将水和草放到一起,才能相得益彰。
一句话充分显示了木心先生的智慧。
因而,刘姥姥对惜春与黛玉的评价也是如此,不能单纯地从一句话也冒然下结论。
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这部传世的经典。
从《留余庆》这首判词中,明显可以看出他对刘姥姥此人的喜爱。
在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里,刘姥姥是唯一的炽热,代表着希望。
这样的人岂能不喜欢林黛玉?
因此,仅仅通过只言片语,来评判人物的做法应该停止了。
这种做法,就像脂砚斋在评语中所讲的那则故事:庄农进京。
故事倒也简单,一位庄农从未进过京都,京都里的热闹场面使得他震惊异常,返回后便大说特说。
村里的人也未曾出过远门,津津有味地听其讲述。
直到后来有人问到:“你可曾见过皇帝?”
这人自然没有机会得见皇帝,但碍于面子,又不好否认,便硬着头皮开始胡诌。
皇帝在他眼中,成了一日三餐吃人参,大小便使用丝绸擦屁股的人物。
这个故事听起来极傻,却不知其正像寓言一样,对某些人形成了极为有效的讽刺。
希望这些人在读《红楼梦》时,不妨将观点放到整本书当中,只有这样,才不会过分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