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朱元璋驱逐蒙元建立大明,从农民逆袭成为皇帝,堪称传奇。
而登基后的血腥手段,又令他倍受争议。
至于其死后的葬仪,更是让人胆战心惊。
活人殉葬之风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
史料清晰记载,朱元璋在死后实行了“人殉”。
吕毖《明朝小史》记载:“太祖崩,侍寝宫人尽数殉葬。”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称:“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在众多丧葬习俗中,活人殉葬无疑是最为残忍的一种。
古人认为,让陪葬者在阴间继续侍奉逝者,是表达忠诚与孝顺的一种方式。
关于人殉的起源,目前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已知最早的人殉事例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晚期,它源于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充满了神秘色彩。
殷商时期,人殉制度鼎盛。
在殷墟侯家庄商王墓葬中,共发现164名陪葬者;
而商王妃妇好的墓中,也有16人殉葬;
曾侯乙墓则陪葬了21名年轻女子。
进入西周,人殉之风依然盛行。
据《墨子•节葬》记载,西周初年,天子殉葬者多则数百,少则数十;
将军大夫级别的,殉葬者数量也在数人至数十人不等。
这说明当时人殉已然为一种礼仪制度。
不过到了西周晚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殉制度开始遭到人们的质疑和反对。
但秦时的殉葬规模,比商周时期更甚。
秦始皇病逝后,秦二世就组织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生殉。
他不仅命令秦始皇后宫中无子嗣的嫔妃全部陪葬,还囚禁了所有造墓工匠,为秦始皇殉葬的宫女、工匠数以万计。
后世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近100座秦始皇妃嫔的墓葬。
这些殉葬者的尸骨上均留有伤痕,表明她们生前遭受了极大的折磨。
即便是当时地位尊崇的后妃,也未能逃脱殉葬的悲惨结局。
汉代以后,人殉制度逐渐式微。
至少不再像以往那样公然进行,披上了一层“自愿”的伪装。
从汉至宋,很少再有大规模后妃殉葬的情况出现。
可见统治阶级对于采用活人殉葬的做法也缺乏底气。
然而,人殉制度并未完全消失。
在元、明、清三代,人殉现象又有所抬头,明朝尤为盛行。
到了清朝初期,大规模的人殉情况已较为少见。
但原始时代的遗风仍有一定影响,贵族和统治者中偶尔还会出现人殉现象。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统治者对人殉这一野蛮行为逐渐产生摒弃之意。
康熙皇帝曾两次下令严禁殉葬,先是康熙十二年六月禁止八旗包衣佐领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
后是康熙二十七年五月严禁夫死妻殉,并规定殉死者不再获得旌表。
此后,人殉制度逐渐转变为焚烧纸人、纸马和纸币等象征性的替代方式。
明朝人殉制度
明朝人殉制度的滥觞,是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开始的。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去世后,有两名王妃被要求殉葬。
这一事件开创了明朝妃嫔、宫女殉葬的恶劣先例,也为朱元璋自己死后的殉葬行为埋下了伏笔。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遗诏中明确规定,侍寝过的四十名妃嫔需全部陪葬,一同被葬入孝陵。
这一举动标志着明朝人殉制度的正式确立,而朱元璋的殉葬人数也成为了明朝之最。
关于这些殉葬妃嫔的具体葬身之地及殉葬过程,史料记载并不详尽。
但根据推测,殉葬的妃嫔们通常会被赐予白绫或毒酒等自尽。
若有人试图反抗,则可能被活活勒死。
更为残忍的是,为了保持殉葬嫔妃尸体的不腐,她们甚至可能被强行灌入水银。
明朝实行人殉制度期间,新帝即位后,会对那些自愿殉葬的宫人进行表彰。
同时,还会对其家族成员赐予丰厚的抚恤,并赋予他们享受俸禄及世袭此特权的权利。
这样的家族,被称作“太祖朝天女户”。
因此,当时不少家族为了谋取世代的荣华富贵,不惜牺牲亲人的性命。
由于人殉葬制度在统治阶级中相当普遍,所以对民众的影响也很大。
一时间,妻子为丈夫殉葬的现象变得相当普遍。
明成祖朱棣同样采取了人殉的制度。
《李朝实录》详细描述了永乐二十二年间,朱棣死后,后宫女子被迫殉葬的凄惨景象:
朱棣去世后,挑选了三十多位宫人进行殉葬。
这些宫人先在庭院里参加告别宴,饭后被领至大殿,哭声一直在宫殿与楼台间回响。
大殿中摆放着一张张小型木床,她们被要求站上木床,然后将绳索环绕在上方,把头伸入绳套中。
紧接着,木床被移走,这些后宫的女子就这样被吊死。
殉葬的宫人中,包括朝鲜进献的韩氏、崔氏二女。
面对死亡的逼近,韩氏曾向明仁宗恳求,希望能返回祖国照料老母,但仁宗却不为所动。
韩氏绝望哭喊:“娘,吾去。”
话音还未消散,脚下的木床已被抽离,她最终在异国结束了生命。
明仁宗时,殉葬制度有所收敛。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年的时间。
在临终遗诏中,他直言自己统治时间有限,给予百姓的恩泽尚不足够。
故不愿再为百姓增添负担,陵墓建造力求简朴。
然而即便如此,仁宗时仍有五位嫔妃殉葬。
其中贵妃郭氏的身份尤为尊贵,她也是明朝历史上殉葬者中身份最高的一位。
明宣宗朱瞻基死后,有十名妃嫔为他殉葬。
为了颂扬这些殉葬者的行为,就宣称她们为了大义舍身,追随先帝,应当嘉奖她们的贞烈。
这批宫人中,有一个叫做郭爱的,刚进宫还不到一个月。
甚至还未曾有机会见到朱瞻基一面,就被迫为他殉葬了。
景泰帝是明朝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位。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遭遇重创,英宗被俘。
因此朱祁钰登基称帝,即景泰帝,尊英宗为太上皇。
动荡之际,兵部尚书于谦力挽狂澜,使明朝得以转危为安。
英宗放回后先被囚禁于南宫,后通过“夺门之变”复位。
而景泰帝驾崩后被安葬于西山,按照亲王规格举行祭葬礼。
据明代黄瑜所著《双槐岁抄》记载,景泰帝死后,唐氏等妃嫔均被赐红帛,被迫自杀以殉葬。
景泰帝是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实行人殉的皇帝。
至明英宗时期,这一残酷的人殉制度终于被废除。
人殉盛行原因
在古人的信仰中,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他们认为人的魂魄在离世后仍会继续存在。
因此在处理亡者相关事务时,古人会像对待生者一样谨慎周到,以此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关怀。
统治阶级秉持着“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期望在死后能继续享受生前的待遇。
这也是人殉制度得以沿袭的原因之一。
按理说,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更能体会底层百姓的辛酸,也更清楚贵族与统治阶级的某些制度对底层民众的剥削与压迫。
那么,为何朱元璋还要重启那早已被废弃的殉葬制度呢?
明朝建立后,深知民间疾苦的朱元璋确实对丧葬制度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他大力倡导节俭,严禁铺张浪费的厚葬风气。
而为明朝开创人殉先例的举动,似乎与他秉持的理念相矛盾。
因此也有人提出,认为人殉做法,实际是建文帝擅自做主的结果。
但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在朱元璋生前,他就已经为秦王朱樉实行了人殉制度。
纵观历史,帝王为了加强统治而做出与自己初衷相悖的决定,也并不少见。
改朝换代奠定新朝基础之时,每位帝王都一定会深刻反省前朝衰败的原因。
从中吸取教训,以保障自己的王朝能长久稳固。
而元朝灭亡的一大原因,被朱元璋总结为“女祸”。
于是,他实行了严格的后宫管理制度,严禁后妃干预政事。
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朱元璋在临终之际下令让妃嫔陪葬,也是从根源上杜绝外戚势力的潜在威胁。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功臣们大肆杀戮清洗。
在这段历史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太子朱标曾为此向朱元璋谏言,试图阻止血腥事件。
朱元璋听了,沉默不语。
隔日,他就唤来朱标,递给他一根布满尖刺的藤条,朱标面露难色。
朱元璋随即削平了藤条上的尖刺,交给他,道:
“我帮你清理了尖刺,现在拿着就方便了。”
从朱元璋清洗功臣的举动中,便可见他的政治目的。
由此分析,朱元璋实行人殉制度,可能也是为了剔除那些可能引起政治风波的不稳定因素,为后世子孙铺平道路。
除了深受传统灵魂观与丧葬观念,以及朱元璋个人思想的影响外,宋明理学推崇的“贞洁观念”也是推动人殉制度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与“守贞殉节”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
程颐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无形中给无数女性带来了沉重的枷锁。
更为可怕的是,“贞节观”扭曲人性,导致社会上出现了鼓励寡妇守节乃至殉节的风气。
众多女性为了追求“贞洁烈女”的名声,“自愿”赴死。
英宗彻底废止
明朝人殉制度,是在明英宗时期被废止的。
虽然提起“堡宗”朱祁镇,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忠孝仁智礼义廉耻半点不沾的恶人、昏君。
但废除殉葬制度这一点,的确是没得黑的。
明嘉万间学者邓元锡撰《皇明书》,其中明确写到明英宗的遗令中有一条“止嫔御殉葬”。
陈师《禅寄笔谈》载:
“我朝高庙、文庙、仁庙、宣庙皆用人殉葬,至英宗临崩时,召宪庙谓之日:‘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
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这一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推动了文学艺术,尤其是小说创作的蓬勃发展。
人们的思想开始挣脱宋明理学的枷锁,一些有识之士直接对程朱理学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李贽就因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而被视为“异端”。
与此同时,众多小说中频繁出现对旧有“贞节观念”的质疑声音。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与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便是其中的代表。
文学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传统贞节观及殉葬制度的反思与质疑。
为明朝后来废除人殉制度营造了舆论氛围,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如果说朱元璋推行人殉制度可能是为了平衡朝堂权力,那么随着明朝的稳定,人殉制度对国家社稷已无实际意义,反而引起了不满。
因此,英宗废除人殉的做法不仅顺应了民心,也是出于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考虑。
除此之外,“人殉”的废止,与朱祁镇本人也有一定的关系。
朱祁镇九岁登基,得益于太皇太后张氏的教导,他多少还保持着些孩童的纯善。
然而刚一即位,他面对的就是要为其父明宣宗处理殉葬妃嫔一事。
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大触动。
正因如此,到了英宗十三岁的年纪,他已开始试图制止殉葬。
正统四年间,周宪王朱有燉薨逝,朱祁镇颁发诏令,明确规定王妃及夫人等无需殉葬。
遗憾的是,当诏书送达时,她们已经殉葬身亡。
英宗也非常珍视夫妻间的情分。
土木堡之变中,他被瓦剌俘虏,发妻钱皇后不惜倾尽钱财,一心要将他赎回。
此后,她夜以继日地在佛堂跪拜祈愿,以至于一条腿受寒致残,一只眼也因悲痛过度而失明。
英宗获释归来后,钱皇后始终相伴左右,在南宫共度了七年的艰难时光。
期间,钱皇后亲手做女红,补贴家用。
这段患难与共的岁月,让英宗复位后更加看重钱皇后。
英宗死前留下遗命,只与钱皇后同葬。
《明史孝庄钱皇后传》中记载:“英宗大渐,遗命曰: ‘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然而,钱皇后出身不高,且没有子嗣,又遭到太子生母周贵妃的嫉妒。
英宗生前尚能保钱皇后周全,但英宗离世后,钱皇后很可能会面临被迫殉葬的命运。
因此,英宗在临终之际做出废除殉葬制度的决定,或许也是出于对钱皇后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晗.明清宫人殉葬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宗华.古皇室盛行人殉制[J].政府法制,2011,(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