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6日,以色列军队不宣而战,突然在凌晨夜间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按照以色列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袭击旨在回应伊朗在10月1日的大规模弹道导弹攻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德黑兰等多个地区发生了剧烈爆炸,这意味着以色列与伊朗的对抗和冲突再次升级。那么,中东局势是否会全面失控?
过去数年,由于美国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后,伊朗抓住机会与中东国家发展关系,扩展势力。以伊朗与沙特复交为标志,伊朗与地区多国开启“和解模式”,阵营对抗逐渐弱化。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以色列依靠美国,联合阿拉伯亲美国家共同打压伊朗。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伊朗则高举伊斯兰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旗帜,以色列则对其发出威胁。今年4月,以色列导弹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伊朗则对以色列本土进行了象征性的袭击,双方冲突从幕后开始转向前台。
今年7月,在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对此,外界普遍猜测,此事是以色列所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刺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特别是在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后实施暗杀,显然是对伊朗新政府的公然羞辱和震慑,并借此暴露伊朗国内安保存在巨大漏洞,从而离间伊朗与“抵抗之弧”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尽管伊朗嘴炮打得震天响,扬言对以色列实施报复,但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哈尼亚遇刺身亡后,以色列还对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实施了“定点清除”。伊朗作为“抵抗之弧”的盟主再不出手,不仅将极大损害德黑兰的公信力,也会让真主党面临灭顶之灾,导致“抵抗之弧”像美国和以色列所期待的那样动摇,分裂和瓦解。本月初,忍无可忍的伊朗向以色列境内的军事目标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并宣称命中率达九成。但以色列则表示,大部分导弹被拦截,以方几无损失。
观察人士认为,与今年4月伊朗首次空袭报复以色列相似,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德黑兰明显有意避免局势失控,避免以色列把美国拖入战场。不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仍扬言进行报复,以色列持续加大对加沙和黎巴嫩的空袭力度,并视平民如草芥,肆意屠杀,令人发指。更令人愤慨的是,以色列竟然还数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历史部队营地,猖狂到了极点。国际舆论普遍表示谴责和抗议,但以色列照样我行我素。以色列军方22日证实,被认为可能是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继任者的萨菲丁在月初发动的空袭中身亡,至此,黎巴嫩真正高级军事领导层13名成员“团灭”。
真主党面临灭顶之灾,伊朗却并未采取任何真正强有力的反击行动。内塔尼亚胡政府就此判断伊朗“外强中干”,持续对加沙和黎巴嫩发动空袭,而美国则一直扮演着“帮凶者”的角色。早在2023年10月,《以色列时报》就曾报道称,一旦真主党对以色列发起打击,美国将与以色列“并肩作战”,对真主党实施打击,其后美国参与对真主党等“抵抗之弧”成员打击的新闻屡见报端。与此同时,美国不肯劝阻以色列放弃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不仅默许以色列长期占领拉法口岸,而且还以支持以色列“自卫权”为名,源源不断地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弹药,加剧了地区人道主义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以色列夜袭伊朗前一天,美军驻德国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的第480战斗机中队多架F-16战机迅速抵达美国中央司令部责任区。美国中央司令部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一个战区级联合作战司令部,负责范围包括中东、北非和中亚地区。此外,美军多架KC-135空中加油机已向中东地区部署。按照以色列媒体的说法,美国和以色列官员预计伊朗会进行军事反击,但希望这种反应是有限的,以避免中东局势全面失控。目前,中东局势是否会全面失控,主要取决于伊朗是否会采取更激烈的报复。
实际上,以色列此次突然袭击伊朗,象征意味大于实际打击意图,旨在通过“降维打击”,避免局势过度升级。同样,伊朗也不想与以色列爆发一场全面战争,毕竟以色列背后还站着美国,更何况,以色列还是被认为是“拥核”国家。可以预见的是,伊朗还会像以往那样打嘴炮,且大概率不会采取更为猛烈的军事行动。说白了,伊朗根本就没有那种与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和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