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南通一咖啡厅上演了一场极其“热闹”的混战。

众多顾客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手足无措,混乱的情势令他们面色惨白,纷纷往外跑。看着这一幕的人惊魂不定,不明白这场匪夷所思的战斗是怎么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众多摩托车的“牺牲”更让人费解,这场奇怪的混战究竟是如何引发的?

有人知道这场惊慌失措的内情吗?

随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对周围及店内的查看后,警方针对此事展开调查,事件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

情绪失控 小米su7?

在前一天,这场惊慌还在一片宁静中。

而在这前一天,网络社交群中因一条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某男子在群中发消息称家里有一台小米su7,随后有人嘲笑他:“你根本没有小米su7,这么好的车你怎么会有,难道你打算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中好友们因这条消息热闹起来,这些好友有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同学,还有大学同学,平时关系非常好,听说这事后,一时间也热闹了起来,“你那经济水平怎么会有小米su7,买车你还是再考虑吧!”

“凭你那智商,别说开车了,学骑自行车都会摔好几跤。”

“哈哈,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有同感的不只有我一个。”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车,人家家里都已经买好车了。你整天蹭别人车,丢不丢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消息引发了群友们的调侃,群主也忍不住回应道:“哎,我总不能永远蹭别人的车吧,大不了买辆二手车骑骑。”

群友们见群主没有回应的意思,依然继续着调侃的劲头。

一时间你一句我一句,群主在群中已成为 “众矢之的”,被说得体无完肤。群主想要阻止他们继续调侃的念头,早已抛在脑后。

然而,他们并没有结束调侃的意思,这一天依旧持续。虽然群主已不想继续争论,但在看到群友们的调侃时,仍会继续回应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悲剧发生

当他们从网络社交中脱离出来时,群主的心情已回暖许多,但如果不回应,他们就觉得事未达到目的,似乎无法收手。

于是对群主的调侃在微信群里持续很久。

群主无法躲避现实,也躲避不了他们的嘲笑和调侃,只能 “忍气吞声”,不想与他们争吵。最终,群主直接将他们拉黑删除。

群主以为这样就可以不再见到他们了,但他们竟然这么 “执着”,为了 “争个高下”,群主开着车直奔咖啡厅,想与他们争论个水落石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失控

他们的调侃在群主看来是无法接受的,说明群主对车辆的事非常敏感。

在经历家中事故后,群主一直活在他人的评价中,无法调整过来心态。

群友们的嘲笑和调侃像一把尖刀,刺痛了群主的内心,带来巨大的伤害。

此时,群主的心情已十分低落,再听到这些调侃,心情变得更加烦躁,顾不了其他人的感受,戴着安全帽开车直奔咖啡厅。

手中还拿着刀,当时的群主一定是十分愤怒,一刀划破平静,冲进咖啡厅,对着目标指着说:“你们是不是瞧不起我,怎么就没办法接受我有车的事实?”

对方说:“我们只是开个玩笑,没别的意思,你也不用这么生气啊。”

群主说:“你们的一句戏话就能瞧不起我了,我还瞧不起你们呢。那些侮辱的话,你们觉得我不生气吗?”

随后,群主威胁道:“如果你们再敢侮辱我,我也不会再忍气吞声,下次我就开车来,今天就此揭过,不再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群主见他们不再追究此事,回到车里,顺手拿出一个打火机,将车点燃,在一片火海中离开现场。

而咖啡厅周围已一片狼藉,现场的画面令人惨不忍睹,人员十分慌张,商家损失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晨时分,众人听到一阵疾驰而来的声音,接着是一阵巨响,火灾迅速蔓延。

消防队紧急赶到现场扑灭火灾,周围群众纷纷查看,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火灾扑灭后,大家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商家的损失超过了五万元,多名顾客受伤。

由于风速较大,火灾迅速蔓延,最终导致一名伤者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快速赶到现场调查此火灾事件,当了解到火灾背后的原因时,大跌眼镜。

群主因微信群聊中的调侃而走上极端,这种行为难以理解,且此人竟是精神病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灾的起因已经明确,对于受害者的安全,警方将群主抓捕归案,但仍需对其精神状况进行审查。

结语

微信群聊中的戏言引发了如此严重的事故,众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比亲朋好友还要亲近。

但在网络社交中沟通,难免因打字不认真或语气不清导致误解,人们需及时调整,给予对方理解和包容,否则容易因言语不慎引发意外。

面对尊严,每个人内心都很脆弱,“面子” 对人至关重要,但当面子受损时,人容易走极端,做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生之后,害人害己的闹剧终于结束了。群主在日常生活中应多与人交往,提升自身能力,学会合理宣泄情绪,以便更好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社会上频发案件,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亟待保障,这就需要强化人们的道德与思想教育。让人在纷争面前尽量选择以和为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不至于因一时冲动走上极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