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我看了央视的一个专题采访。

画面显示,在北京安定医院的儿童精神科门诊里,医生正在询问孩子最近的状态。

一个孩子说,“前两天zs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孩子,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父母,说“我觉得他们很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孩子,手臂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划痕,当他们觉得不被家长理解时,就用这种方式发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采访视频在网上热度很高,很多家长对照起自家孩子,都很有话讲:

“不知道怎么沟通,孩子就像个不定时炸弹,说两句话就炸”。

“有时候挺生气的,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感觉不是父子,倒像是仇人”。

种种委屈、不解背后,都指向了家长心底的同一个疑问——

我们那时候也挨打挨骂,没费多少劲就正常长大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还动不动就抑郁、厌世、自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我猜有很多妈妈都想知道答案。

最近我特意去采访了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跟他取了不少经。

彭凯平教授在青少年心理上,有很多独到见解,他总能抛开层层迷雾,直指问题的核心,尤其是他对现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我把采访他的内容重点,做了整理,和大家一起分享。另外,我也把 采访视频发在了视频号上,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和 交流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孩子

抗挫能力有点弱?

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说实话看了视频之后,我的心情挺复杂的。

有时候,我也在想,现代孩子的物质生活足够丰富,但是他们似乎过得并不开心,而且很多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跟彭凯平教授的聊天中,他从家庭、社会、时代发展等多方面总结了一下原因,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

1、家庭结构变化

以前很多都是多子女家庭,比如我们家就是我跟我哥两个孩子,所以家长的焦点是分散的,因为要同时顾及所有孩子。

而现在,独生子女比较普遍,就算是赶上了开放二胎,我身边很多妈妈也只生一个。

所以在教育严重内卷的情况下,别的家庭可以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而独生子女承载的期望和压力更大。

如果家长既要成绩又要培养孩子才艺,孩子很容易被击溃心理防线。

比如电视剧《小舍得》里,一路被妈妈逼着考高分、进名校的子悠,当唯一的热爱踢足球都被剥夺时,心理出现问题,在考场上出现了幻觉,看得人非常心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生活方式变化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我们小时候,社会环境比较单纯,有点什么事情,左邻右舍都是互帮互助的,所以感觉关系都很亲近,孩子们写完作业也可以去朋友家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大家的生活轨迹也千差万别,再加上公寓楼房建起来了,人人都待在自家的“水泥格子间”里,关系变得更疏远。

除了学校这个圈子,孩子很难再有什么跟别人互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3、社会价值追求变化

以前大家追求的是吃饱饭,但现在这个小康社会,吃饱饭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追求也转变为了精神层次的需求。

尤其是这代孩子,很多都是被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听到的、接收到的都是正面反馈,对负面评价的承受能力较低。

但是在学校里,每一次出成绩、每一次的表现,都会从老师那里得到公正的反馈,如果落差比较大,一些孩子可能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科技干扰

互联网时代,几乎家家都有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有的孩子跟手机相处的时间,比跟父母在一起聊天的时间还多。

我不觉得手机是洪水猛兽,手机可以是孩子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图图经常在抖音和b站上,看他关注的一些知识博主,我能感受到他因为学到了新东西,变得越来越有表达欲。

但手机只能作为孩子放松的一种方式或者某种学习渠道,不是孩子接触外部信息的全部通道。彭凯平教授也说,“相比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不管多忙,每天晚上,我跟图图爸都会一起听听图图和小树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因为我一直觉得,在教育当中,父母不仅要会引导,更要学会倾听。

总的来说,不是我们的孩子变脆弱了,而是现在的社会结构、时代压力、价值追求等等,跟我们那时候已经很不一样了。

就是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很多孩子有时候无所适从,找不到心灵的出口,非常迷茫,也很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家长

怎么做能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那么,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到孩子? 彭凯平教授说,家长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家不应该扮演社会的角色,要做孩子的港湾

很多孩子的底气,根本不来自于说家里多有钱、穿得有多好,或者说父母到底在认知上给了他多少、带他见过多少世面。

而是说,他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港湾。

尤其是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折时,家能给予的温暖和支持,是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孩子的成绩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依然要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而不是自己定下标准,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就给孩子扣分。

2、教孩子学会情绪调节

有一种能力,学校不教,但家长必须要教,就是让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之前采访过一位牛娃家长,她说孩子上初三的时候,因为学业压力大和青春期,有过一段时间的情绪不稳定。

当孩子莫名其妙发火时,她没有批评,而是问孩子“你是不是青春期啦”,这么说以后孩子自己就平静下来了,也会很认真地跟妈妈道歉。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也能够理解。

咱们上班的时候,还能时不时接个水、走动一下、放空一会儿,但是孩子上课就是一节课四十分钟,还要全神贯注地学知识,有点负面情绪很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不是把孩子的情绪堵在心里,而是要教他们合理的宣泄,通过一些途径自我调节。

比如和爸爸妈妈倾诉、出去运动、看书、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等等。

3、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本领

我对两个孩子很大的一个期望,是希望他们未来是懂得合作的人。

因为进入社会,一定不是单打独斗,如果孩子不会合作,很难在工作上跟别人协同共事。

这项能力,在图图和小树坚持最久的足球上,就能体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足球是一个讲究团队默契的比赛,进攻方要想办法突破对方防线,防守方要全力阻止对方进球,不仅考验个人能力、体能,还很考验团队的配合。

可能有的家长觉得不重要,但我认为未来很多能让孩子脱颖而出的机会,恰恰都隐藏在能展示他们综合能力的地方。

4、赋予一件事意义感

我们老以为,人只要会做事情就行,其实知道为什么做事情,比会做这个事情更重要。

因为只做螺丝钉很痛苦,但知道这个螺丝钉会变成一个商品被需要的人买走,并用于各种场景,那就完全不一样。

图图最开始在天文上表现出兴趣时,我其实是观望的态度,不想让他为了取得成绩而学习,更希望这件事能让他觉得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自己主动去了解,最痴迷的时候连他最爱的足球都要排在第二,慢慢知道天文学将来可以从事卫星通信、空间探测等方面的工作,也很积极的参加各种比赛。

通过这件事我也意识到,让孩子自己找到目标和意义,比家长逼着他们去做,效果更明显。

写到最后:

我们这代父母,比过去更能接触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但也面对了很多全新的课题,比如孩子的心理问题。

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已经不太适用于当下,也许我们应该想想,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具体是什么,我也跟姐妹们一样在摸索,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好成绩或许能给孩子提供好未来,但身心健康才能让孩子跑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姐妹们,昨天上午,吉米妈采访了赛先生的创始人大卢老师,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升学信息差,收获非常非常多。比如:

  • 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学学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小学阶段学科学,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

  • 长远来看,学好科学可以干什么?有几条路可以走?怎么规划?

  • 还有如何学好科学?以及赛先生科学课适合什么样的孩子选择?

这个时代,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多了解一个信息,多一个准备,就多一种选择。所以下周二(10月29日)晚上7点,吉米妈专门把大卢老师请到了直播间,跟咱们的姐妹们做一次专门的干货分享。

这场直播咱们只讲干货,妈妈们带好笔和纸,准时来听。

同时,周三(10月30日)中午12点的直播间,我们也会专门详细跟大家介绍大卢老师创办的赛先生科学课,同时也会带来三妈读者专属报名福利。

点击卡片预约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