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项 梓 纭

男,中共党员,安徽太和人

清华大学电机系2018级本科生

目前已推研至清华大学电机系

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1集团军某部“铁甲雄威坦克连”

担任某型主战坦克炮手

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个人嘉奖两次,被表彰为“四有”优秀士兵一次,被评为旅“强军先锋”年度人物

服役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青春最热烈的日子里,我选择将汗水和热血挥洒在火热军营。从清华园来到部队,我发现自己头顶的“光环”并没有多耀眼。在一线战位摸爬滚打的经历带给了我成长和蜕变,也给我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橄榄绿。献身国防、报效祖国,你我无问西东。

——项梓纭

“等大学毕业了我一定要去当兵!”

若干年前,在高中军训的总结班会上,或许是因为对军训教官的崇拜,又或许只是因为年少的懵懂,我面对着全体同学和班主任老师说出了这句话。也许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记得我曾说过这句话。但正是从那时起,一颗参军报国的种子就深深地埋藏在了我的心底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2018年,我以706分的高考成绩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进入大学之后,首先迎接我的是为期三周的军训生活。三周的时间紧凑而充实,磨砺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体魄,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火热军营的向往

正式步入大学生活之后,每周一我都会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校国旗仪仗队队员们那帅气的礼服、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动作令我神往,有着军旅情结的我被深深吸引了,于是毅然决定加入学生国旗仪仗队。“你个子这么矮,仪仗队会要你吗?”面对着身边同学的质疑,我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个子不够,训练来凑。”别人有身高上的优势,那我就要以训练成绩加以弥补。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我加班加点地练,一遍不行就两遍、没人指导我就对着镜子练......最终在仪仗队招新考核中,我以过硬的队列动作赢得了队委会的认可,成为了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的一员,在队内担任执行队长。

在队期间,面对每一次的训练和任务,我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队列训练时脚掌被沉重的马靴磨出了一个个血泡,练习指挥刀时举刀到手臂酸疼,白手套也练成了黑手套,口令练习时喊到声音嘶哑......面对高强度的训练,我从没有过退缩,从没有过一次迟到、一次早退。因表现突出,我获得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全勤奖”及“优秀队员”称号。一次任务后,我曾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留在仪仗队。最初的想法可能仅仅是感觉这身军装很帅、很威风。后来熟悉了仪仗队之后可能又是感觉仪仗队这个集体很有家的感觉,大家一起训练、一起自习、一起约饭、一起闲聊很欢乐,自己渐渐习惯了在仪仗队的感觉。但当我每次训练到浑身酸疼、当我因训练和任务而不得不熬夜写作业、当我在凌晨5点甚至4点多不想起床却又不得不爬起来去升旗时,我也会想我为什么不把训练和出任务的那几个小时拿出来去写作业、去好好睡个懒觉?我为什么要留在仪仗队?如今,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答案。真正让我留下的原因,正是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当国歌在耳边奏响、当身后观旗的同学们唱响国歌时的热泪盈眶!

正如仪仗队的队训所说的:沐朝露、伴夕阳,是我挚爱的生活;亲手升起五星红旗,是我无上的荣光;护卫国旗、报效国家,是我一生的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梓纭在仪仗队训练照片

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报名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的群众游行项目。从八月到十月,两个月的训练中我和其它队员们一起顶烈日、迎风雨,见过凌晨两点的北京城、睡过机场跑道、躺过长安街赏月......但当我在庆祝大会现场作为“伟大复兴”方阵中的一名游行群众经过天安门、接受习主席检阅的时候,一切的辛苦与劳累都瞬间烟消云散了。在阅兵式现场,看着一件件先进装备从眼前驶过、一架架战机从头顶呼啸而过,彼时的我被深深震撼了,同时也感叹我国国防科技发展之迅速、国防力量之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庆专项活动留念

进入大三,因学业压力增大,我离开了深深热爱的国旗仪仗队。没有了训练和任务,我的生活也回归了平常,我也能像其它同学那样安稳地睡个懒觉。但我总隐约地感觉这平常的生活中缺少了点儿什么。一次晚课过后,走在路上的我边走边思索:我是否应该像其它同学那样按部就班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否应该走出这“象牙塔”,去追寻不一样的生活?

偶然间,路边的一条横幅吸引了我的目光:“好儿女,当兵去!”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生活中所缺少的那一抹色彩,深埋在心底的种子也终于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回到宿舍之后,我立即在全国征兵网上报了名。但由于身体原因,我没能通过第一次的征兵体检。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2021年9月,我第二次报名参军,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兵连期间的项梓纭

抛弃“光环”,迎接蜕变

进入军营之后,我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一个清华学生为什么要来当兵?对于这个问题,我总是会第一时间反问道:“为什么清华的学生不能来当兵?”参军报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与学历无关。“不是清华的学生想当兵,而是想当兵的人上了清华!

但是穿上军装、来到连队,我才发现自己头顶的“光环”并没有多耀眼。

2021年12月,新兵下连时,我被分配到了一支荣誉连队,曾在抗美援朝期间被中央军委授予“铁甲雄威坦克连”称号。连队驻地地处北方,海拔一千两百多米,气候偏冷。下连第二天,我就赶上了连队每周一次的十四公里长跑。12月正是驻地最冷的一段时间,当天白天的气温大概在零下10度左右。天气虽然寒冷,班长们一个个却穿得异常单薄。虽然感到奇怪,可当时的我没有经验,自以为聪明地穿着绒衣就上了道。因为衣着不合适,我跑了不到三公里就跟不上连队的步子,只能被班长们生拉硬拽着继续咬牙坚持,跑了十公里左右只觉头重脚轻、眼冒金星,打了报告之后就被指导员喊了下来。那应该是我下连之后的第一个十公里,当然我也成了唯一一个跑晕的新兵。也正是因此,我对那一天的印象尤为深刻,我也下定决心刻苦训练,定要“一雪前耻”。

冬日里面对刺骨的寒风,有时即便是戴上棉手套、棉帽、防寒面罩也于事无补,在室外训练时,呼出的气息不一会儿便在面罩上、眉毛上结出了厚厚的“冰疙瘩”。但我没有退缩,体能训练时别人跑一圈我就跑两圈,别人练一个小时我就练上两个小时;晚上熄灯后也成了专属体能训练的加练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的体能成绩便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一名坦克炮手,我在新兵专业训练阶段的核心内容是利用模拟靶机进行各种模式的射击训练。为了保证操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防止瞄准镜起雾,每次训练时我都会摘下棉手套、取下防寒面罩,双手握在冰冷刺骨的操纵台上,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经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我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第一次参加坦克射击训练时,我就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沉着冷静的应对打出了优异的成绩,被营队评为“精武强能”标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梓纭在朱日和执行任务

征战朱日和,“光环”淬火

2022年4月,我随队来到朱日和训练基地。4月的北疆依旧是春寒料峭,时不时还会飘下雪花。“一天三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我们迎着朱日和的风沙在宿营地搭起三人车边帐篷,晚上在零下的气温里用冷水洗漱,睡觉时要把被子和睡袋同时裹上才能勉强御寒。皮肤因干冷的环境早已皲裂,形成了深深的裂纹,再加上训练时的沙土和油污,双手看起来又黑又糙。

在一次大项演训任务期间,因特殊情况,连队参演车组缺少一名车长。作为新兵炮手的我临危受命,临时担任起了坦克车长。起初我心里也犯着嘀咕,心想作为一名刚下连不久的新兵,自己没有接触过车长专业,在这么重要的任务中万一出了岔子,给连队拖了后腿该怎么办。指导员鼓励我:“不会咱就多练,你作为炮手练得就不错,平时又肯钻研,我相信干起车长来肯定也没问题!”

面对这个新岗位,我拿出了那股爱钻研的劲头,虚心请教班长、不懂就问技师,连里其他车长对我也是倾囊相授,悉心帮助。为了能尽快提高技能,那段时间里,每次别人训练带回时,班长就把我留下来加练半小时;每次别人饭后打电话、休息时,班长就会带着我,去车场加练。两周时间里,我反复练习、不断总结经验,很快便掌握了车长的基本技能。任务期间,我车炮手和驾驶员也没有嫌弃我这个“新手菜鸟”,对我耐心帮带,车组成员团结协作,最终圆满完成了十余次实弹演练任务

战友们夸赞我聪明,学东西快,其实我知道,这是战友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才有信心战胜这些困难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日和驻训期间

捡起“光环”,发光发热

驻训结束回到营区后,我收到了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军“科技素养提升行动”知识竞赛的通知。于是我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知识竞赛。

然而,此次竞赛的难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光题库就有近5000道题,学习资料更是浩如烟海。由于理论试题数量庞大,往往是上午刚记下的试题下午再看时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涉猎广泛、内容繁多的学习资料也让我头疼不已。要在15天的时间里学完6门课程、背完近5000道题,时间紧,任务重,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一遍记不住就看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每天从早到晚背记题库、学习新知识。那段时间,为了有更多时间背题,我主动与排里战友调岗换岗,把熄灯后的第一岗和凌晨四点后的岗都包了;我随身携带题库,在训练的间隙也不忘拿出来看一看记一记。为了让我专心备赛,连队主官和其他战友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在战友们的支持鼓励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初赛预选环节中我以全旅第一的成绩顺利晋级,代表旅队参加决赛,最终从全军近一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军第114名的好成绩。赛后,战友们又夸我聪明,脑子就是好使。其实我明白,并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在集体的支持下,我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备赛之中,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2022年10月份,在连队指导员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第六届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在比赛的5天5夜时间里,指导员带着我们一起没日没夜地分析赛题、建立模型、编写程序、撰写论文。比赛异常艰辛,解题过程也是困难重重。每当求解遇到阻碍时,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交流,集思广益,在不断的思想交锋中找到灵感突破口;每当压力大到无法消减时,我们就会互相倾诉,鼓励打气。最终我们三人扛住了压力,将自身的潜力激发到了极致,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新知识并加以运用,创新性地建立模型,顺利解决问题,我们也获得了全军二等奖

竞赛结束后,战友们又为我竖起大拇指,夸我聪明。但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个人有多聪明,而是我们这个集体充满着凝聚力、战斗力,大家都有一股不服输、争第一的精神。

在自身成长进步之余,我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特点,参加读书分享会、热点理论宣讲等活动,通过自身行动带动身边战友,在连队掀起了一股“读书热”。2023年上半年旅队组建优秀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集训队之际,我也被抽调到集训队担任理论教员,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参加知识竞赛的经验辅导战友们学习。最终帮助多位战友成功提干,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首长赋予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梓纭在除夕夜站岗执勤

结 语

回顾我两年的军旅之路,有第一次坐上坦克、亲手击发火炮时的万分激动;有在严冬的寒风里跑上三公里、五公里乃至十几公里时的锻炼磨砺;也有坐在炮塔上迎着风沙看北疆大漠日落月升时的“铁血浪漫”……但更多的仍然是基层一线战位上的平凡与坚守

正如《士兵突击》里所说,“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每当我遭遇挫折时,我总会想到大项任务期间,连队技师为了装备能够按时出动,周末主动留守野外训练场时的忠诚尽责;想到“党员排爆队”在靶区将生死置之度外、排除未爆弹时的无畏勇气;想到军体运动会上,运动健儿为了荣誉而努力时的血性拼搏;想到面对大项任务,战友们叫响“铁拳营,当先锋,打头阵,立新功”时的崇尚荣誉。是他们以老实、朴实、扎实的“三实 ”作风践行着争任务、争第一、争头功的“三争”精神,教会了我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在我最艰难的时刻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也为我生动地诠释了“忠诚、勇气、血性、荣誉”的清华士兵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连队荣誉旗前

“我是铁甲雄威传人,我的编号是......”入连仪式上,我面对着那面“铁甲雄威坦克连”的荣誉旗喊出了自己的誓词。两年时间里,一个个“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无限潜能,也改变了我遇事躲为上的想法。如今“让我来”“我能行”已经代替了当初的“算了吧”“不太行”,我已经拥有了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而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铁甲雄威”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梓纭(正中)退伍返校后参加一二九合唱

供稿 | 项梓纭

编辑 | 郝艺萱

审核 | 余中淇 肖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