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担心进步太快,怕地基没那么扎实,万一有一天塌了,怎么办?”

“我没任何数字上的目标,也不想赋予马拉松太多其他的意义。很多人觉得跑马拉松像人生之类的,在我心里就是简简单单跑个步,跑得长就长,短就短。”

“怀孕六个半月,我生了儿子登登,早产的他在保温箱住了34天,我俩真的是鬼门关走了一圈。”

“很多人说我有天赋之类的,我很想怼一句,天赋来源于每个月500+以上的跑量,如果我一个月跑100公里,能跑出2:40,说我有天赋我是承认的,承认别人努力有那么难吗?”

在东营马拉松跑出2:49:28后,和主场作战的34岁的孙艳君聊了聊她跑步三年多的故事,以上这些都是她抛出的“金句”。

从2021年首马310完赛,到2024年东营的249,三年时间她的PB一直在刷新,她担心自己“进步太快”。

“城市一姐”系列报道Vol.19#东营

公司职员 孙艳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身高曾带来自卑

身高1米77的孙艳君,比焦安静还高5厘米。

但“个子高”带给学生时代的孙艳君却是自卑。比如,走路时总喜欢怂着背,希望自己能矮一点。排座位总在最后一名,还让妈妈去找老师,看能不能排到前面点,但被老师拒绝。长到1米68时她就一直默念:不要再长了,不要再长了,买裤子永远感觉短一截儿。

就因为这段经历,孙艳君跑步有个特别的习惯——不太习惯别人在她前面跑,总觉得有一种压迫感。可能正是这份“压迫感”,才让她不停地快、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8月8日,孙艳君很清晰地记着这个日子——她第一次尝试在小区里跑步。之前,她没任何专业的运动背景和经历,只是在生完孩子后,为保持体型练过一段时间瑜伽。但瑜伽馆因为疫情倒闭,她看附近的耿井公园总有人跑步,心想:跟着他们跑跑吧。

跑步前,孙艳君是个不爱早起的人,用她的话说,“早晨8点上班,恨不得7点半才起。”后来送孩子上学和跑步,她把生物钟调成早晨四点起床,四点半出门,六点半回家,给娃做饭,送娃上学后上班。

2个月后,她报名10月的东营半马。穿着一百多元的普通鞋子,手里拿着手机,站上起跑线。本想按630的配速完成的孙艳君跑出1:46。一个偶遇的跑友大哥在中途说带她,结果最后被配速提到4分多的孙艳君“无情抛下”。

故事往往都是一样的套路,从半马开始的孙艳君心想,那就挑战一下全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自嘲国内第一305有点丢人

为了挑战全马,孙艳君给自己增加了一些跑量。这也是周围跑者看她第一次半马成绩后,给她的建议。

2022年2月,在东营石大操场跑步的孙艳君偶遇张文龙,一个在东营跑了十多年的严肃跑者。她试着跟了对方一段距离,张文龙想甩还没得逞,心想:居然没甩得掉。

不跑不相识,张文龙觉得她能跑出来,开始带孙艳君。后来,地方不大的东营有了个跑步“四人组”。

孙艳君说,“我们兄弟四个就这样认识了,大哥是脾气特别好的张和友,钢铁直男张文龙是二哥,三哥是性情温和的王志刚,我是四弟,他们都把我当男生,没人把我当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艳君作为"四弟",和她在东营的三位兄弟。右一是脾气很好的大哥,左一是她操场上偶遇的二哥,左二是三哥。

2022年的特殊时期,孙艳君报了淄博线上的马拉松,一帮大哥带她,想四小时完赛的她跑了3小时45分。

2月的东营耿井水库大坝,在一个大风天,“兄弟们”继续跑全马拉练,二哥给孙艳君的要求是不准停、一口气跑完。那次,她以3小时23分结束42公里的尝试。那时,张文龙说,月跑量在400公里的“四弟”全马315没问题。

2023年,厦马在4月举行。不停经历报名-取消的孙艳君等来了自己的首场线下正式的全马比赛。

想着“有个成绩就行”的孙艳君前半程配速按440-430稳着跑,后半程加速到410左右,跑出负配速,也交出自己首马的成绩:3:10。由此,孙艳君成为“东营一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艳君说,自己比赛时没那么专注,喜欢到处看风景,看观众来转移自己注意力,这样也不会觉得累。

不久后的荣成马拉松,孙艳君冲线过后,志愿者给她挂了个牌子。她一看都懵了,以305完赛的她居然成为国内女子第一。她回忆时笑着说,“瞬间还觉得有点丢人,国内第一才305。”

03

在南京擦眼泪

一直以来,孙艳君说,自己都没什么执念,比如破三。

她坚信训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练到自然会有提升。月跑量加到500公里+的她去年11月的南京马拉松跑到3:00:53。

这是唯一一场她跑哭了的比赛。“在赛道上看到古城墙,想到过往历史的沧桑巨变,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忽然让我边跑边开始流眼泪,但体感很舒服,感觉每一公里都不慢,到了第42公里时看了看手表,发现居然这样还能破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马之后回到东营在公园溜达慢跑时,孙艳君忽然觉得膝盖一侧不很舒服,但那时的她根本不知道要停下来,硬撑着跑完,后来才发现髂胫束受伤。这可是多少跑者的“噩梦”。

一直也没停跑的孙艳君开始放慢自己的脚步,直到今年厦马前都以6-7分配的慢跑为节奏。孙艳君说,“以前跑不了6-7分,最慢都比6分快,但那时强迫自己慢下来,后来也适应了那个配速,没想到还把心率磨了下来。也算‘因祸得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慢跑成为她日常训练的常态。“那时我意识到跑量变大、全马次数增多后给自己身体的负担还是存在的,加上我力量练得很少,拉伸和放松也一直不太到位,本来上班时间紧张,早晨跑完总是抻吧抻吧就接着上班。”孙艳君道出自己的不足。

训练变慢,不代表比赛会慢。相反,今年的无锡,孙艳君跑出257,真正意义破三。但和后来的衡水、东营打开250一样,成绩的进步对她来说,没那么欣喜,心里有数的她只觉得是“顺其自然”,“无锡后,我就知道自己后面的比赛都能破三,我不需要再怎么证明自己有破三的能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无锡马拉松赛后,跟黄菲在赛后聊天合影。

04

独自带娃去比赛

孙艳君是2017年10月26日生的登登。

怀孕六个半月的她正洗衣服,一起身忽然觉得身体下面有水,羊水破了。给闺蜜打电话后就赶紧去了医院。发现自己的羊水已经很少了,医院给她打保胎针补羊水,但打了几天也没补上,后来开指,生出了2斤6量的登登。

登登出生后在医院保温箱待了34天,母子不能相见。孙艳君说,那时真就是“根本不知他的死活”。想接到医院的电话,可又怕接到电话。初为人母的第一道考验,如此残忍。

长到4斤多的登登后来出院,孙艳君说,从医院回家的那天,她都不敢抱他。在家人悉心照料下,登登用了2年的时间追上了同龄人的生长指数。

今年之前,丈夫在外地工作,所以养育儿子的重任在孙艳君上。不过,她一直说,登登是个来报恩的小天使。因为四个月后,孩子就睡整觉,没让她有不停起夜的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4月16日,北京半马。孙艳君带着当时6岁多的登登去参加。赛前一天夜里,孙艳君问仔,“你能行吗?”登登的回复是:可以。孙艳君给他留了个手机,开了个微信,第二天一早轻手轻脚出酒店房门比赛。平时她早晨6点半前回到家的那两个多小时,就是登登一个人在家,她是相信儿子的。

妈妈的这个决定,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魄力,还要有冲破阻力的决心。不用说外人觉得不可思议,连自己亲妈,登登的姥姥都不同意孙艳君的这个做法,“你咋想的,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宾馆?” 边说都快边哭出声儿。

比赛到15公里时,孙艳君有点想儿子,想赶紧跑完回酒店看他。跑完第一时间打电话时,儿子已经吃完早餐,看了会电视和书,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厦马,孙艳君再次带登登比赛。比赛日早晨,受风着凉的仔发烧了。本决定不跑的孙艳君听到儿子说:妈妈,你去吧,我没事儿,有哥哥照顾我。另一位东营的女跑者也把孩子带去。俩娃正好酒店做个伴。

给登登吃完退烧药后,孙艳君还是去跑了。后半程走了几次的她甚至一度想上收容车回去看儿子。但眼看着只剩下10多公里的她决定还是跑下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艳君带娃一直是“散养”,她说,“很多时候甚至是他照顾我,他会提醒我,能量胶带得够不够,盐丸别再丢了,我都不知道他从哪里学的,有一天他还忽然问我,妈妈,你破三了吗?”

05

从来不想自己的极限

妈妈当然破三了。不仅破三,还破了250。

今年夏天,孙艳君在东营当地做了一个线下跑团——嗨跑营,目前有110多位会员加入,不到20人的女生以70后、80后的中年人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步之外,孙艳君对自己的另一大投资是读书。她认为“运动和读书永远是只赚不赔的投资”,她觉得,其实也不需要什么投资,付出点时间就行了。

两年多前,孙艳君和自己的四五个姐妹,做过一个线下每周一次的读书会。这些女生有些在银行工作,有些人是律师。大家每个月读一本书,周一晚上7点到9点,找一家甜品店或咖啡馆聚在一起,聊聊彼此读书过程中的触动和感受,结合自身状况和现实遇到的情况来一起探讨。

可惜,读书会没继续下去,但孙艳君保持了继续读书的习惯,或者一个人跑步时她就听樊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孙艳君很熟悉的资深跑者杨智觉得,她再好好练甚至可以打开240。

但孙艳君仍不为目标所动,她说,自己没那个概念,顺其自然就好。可能后面会更好,止步不前也无所谓。因为她原本的初心就是一直跑下去,而不是跑几年后一身伤跑不动了。

孙艳君比赛中发挥好的原因一般都是前半程稳,后半程加速。跑出“负配速”是她比赛比得好的常态。

她把这归结于“自己缺乏运动员的意志力”,“如果前半程快了,后面顶不动就不顶了,我身上缺少运动员那股意志力,我看大家拼到核心不稳,东倒西歪时还能拼下去,我不行,我可能对自己比较好,累了就放过自己了。”

尽管在东营以2:49:22打开250大关,但孙艳君知道自己很多方面还不专业,所以她担心进步太快,怕基础没那么扎实,万一有一天地基塌了怎么办?

她认为,在马拉松这件事上,对她这个跑了三年多的女生来说,属于进步很快了。日复一日继续堆有氧,才是她要做的。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主笔:默默

特约编辑:Shtchbnshbsh

设计:viuviu

图片:受访者提供

VOL.19

“城市一姐”系列报道

这是【“城市一姐”系列报道】的第19篇。

我们尝试在这个栏目里,聚焦那些顶尖的非职业女性跑者,讲述她们的跑步故事。但在跑步的语境之外,她们也都有处于不同阶段的社会职业身份和家庭角色,也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倾注精力与时间。

跑步成为汇入生活的一条支流,不断拓宽着她们的生命体验,步履不停。

【“城市一姐”系列报道】

(点击姓名阅读相关人物报道)

你还想在这个栏目看到哪些跑者的故事

留言告诉我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