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好,今天为你准备的书是《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平成是现代日本的一个年号,指的是1989年-2019年。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三十年间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

作为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对日本,了解得其实并不多。一提到日本,我们想到的不是抗日神剧,就是安倍晋三,脑中都是一些浮光掠影的片段。当下日本的国家实力、社会风气、文化状态等各方面具体发展得怎么样,估计人们都不甚了了。

要了解这些,就要从日本的经济状况入手。一个国家的经济,就像一间房屋的顶梁柱,能撑起大大小小的房梁,而且,它对整间房子的风格,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经济的重要性,怎样夸大也不为过。了解了日本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也可以让我们对当下中国的经济,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作者野口悠纪雄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生于1940年,早年在日本主管经济的大藏省工作,后来赴美留学,取得了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年之后,走出政府,来到大学任教,曾在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任教。他亲身经历了日本在平成时代的黯淡和七八十年代的高光时刻,因此,所写的日本经济,既有大时代的轮廓,又有个体的亲身经历,可称作是一幅关于日本经济的立体画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日本经济的分水岭。分水岭之前,日本经济已经强大到足以和美国掰手腕,之后,经济泡沫破裂,就是走向低潮的平成时代,尽管日本经过各种努力,但再也没有取得之前的辉煌战果。平成时代这三十年,也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

本期内容,我们先来聊聊平成时代之前的日本经济。因为要透彻理解平成时代的衰落,就先要看看平成时代之前的繁荣,对比之下,才更能看出平成时代的特色,而且,回观平成时代之前,也是探索在当时辉煌的经济大厦之下,是否潜藏着后来衰落的因子。

1、 日本模式,是否更有优越性?

二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一片废墟。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美国开始大力扶持日本。很快,日本面貌一新,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60年代末,就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

考验随之而来。

1973年,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将原油作为斗争手段,宣布对美国为首的各国提高油价。原油价格开始直线上升。战争开始10天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油价已经提高了将近一倍。两个月后,油价已经涨到之前的4倍之多。

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日本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日本进口的原油价格上涨之后,汽油、煤油等各类油价也跟着上涨,接着,由于能源短缺,电力供应受到限制,日本的政府大楼为了节约能源,关了很多灯,整座大楼一到晚上就变得昏暗朦胧;日本的电视台在深夜的娱乐节目也变得更少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大众的日常生活终于受到影响,每天要用的洗衣粉、厕纸等日用品也开始供不应求,发生了抢购风潮。物价随之大涨,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悲观主义情绪在整个社会上弥漫开来,日本人把这场危机称为“国难”。《日本沉没》这本书,就是在当年开始大卖。

不过,在这场“国难”面前,日本并没完全放弃。他们没有任由悲观主义情绪蔓延,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推动国家走出阴霾。

70年代后期,日本已经走出了石油危机,重新焕发活力,而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没彻底摆脱石油危机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们一般认为是因为日本各种节约能源的努力,将资源消耗量降到了最低水平。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层的原因,还是日本的工资机制在起作用。

在欧美国家,工资一般都是由所有企业一起来与几个大工会协定,在协定中,规定如果物价上涨,工资也要上涨。

这个协定的初衷很好,如果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了,员工的工资也会随着上涨,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

但在当时,这个协定并不利于经济恢复。因为石油危机冲击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在经济形势整体陷入颓势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后,员工的工资随之上涨,势必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继续增加,使物价再次上涨,陷入恶性循环。企业也就更容易破产。一旦破产,员工也将失去工作。

而在日本,工会的规模很小,是在各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的,不会过多干涉员工工资,影响工资的因素,常是企业的具体业绩,而不是物价情况。

本书作者野口悠纪雄认为,石油危机的冲击之下,日本的体制能让员工与公司同舟共济,携手对抗危机,避免欧美国家出现的恶性循环。所以日本能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率先恢复。

石油危机后,野口悠纪雄到美国各个城市演讲,介绍日本的经济情况,会场总是爆满,演讲后的提问环节,人们经常问的问题就是,如果买日本的股票,应该挑选哪只?如果到日本投资,应该选哪个哪些行业?

在很多美国人的心中,日本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汉学家傅高义甚至在70年代末出版了一本书《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来让美国学习日本的先进之处。

2、买下美国,是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