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要: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树立了“齐鲁品牌”,离不开多项技术的创新。在齐鲁医院,陈玉国创建的一项基于醛代谢的急危重心血管病快速精准诊断评估技术,能提早4小时预警不良事件发生,使急危重心血管病病死率降幅达58.0%;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心脏骤停队列(52万例),发布该领域首个国家标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侯佳欣 实习记者张瀚允)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齐鲁楼一层,有这样一间“心磁室”。在这里,一位急诊患者30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心磁成像。这种在零磁环境中通过捕捉心脏极弱磁信号从而发现早期疾病的试验,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例,帮助很多患者实现了早期高效救治。

作为我国首批成立的急诊专科之一,齐鲁医院一直走在急诊学科发展的前沿。今天,齐鲁医院急诊科团队已发展至500多名医护人员,每年诊治患者18万人次,学科跻身全国顶尖行列,引领我国急诊医学发展。

10月2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陈玉国。被问及急诊科的意义,陈玉国给出了一个这样的回答:“这是一个生与死的战场,是抢救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关口,这个前沿阵地守住了,很多病人的命才能保得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陈玉国。医院供图

建立全国首家胸痛中心,急危重心血管病病死率降幅达58.0%

齐鲁医院急诊科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并不是个热门学科,陈玉国也是在那个时候来到这里的。

“我是心血管专业出身,1998年从心内科转到了急诊科,当时除了科主任,科室甚至没有其他固定的临床医生。”陈玉国回忆,20世纪90年代,急诊科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有限,许多急性心梗患者由于在急性期溶栓治疗的开通有限,导致无法得到有效再灌注而死亡。

正是这些遗憾,让陈玉国更加坚定了发展急诊科的决心。2000年开始,急诊医学科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2年,齐鲁医院率先建设了全国首家胸痛中心,提出胸痛救治“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16字方针,带动了急诊卒中、复苏等中心建设。

齐鲁医院急诊科的名声广为人知,就不得不提到2016年的一次成功救治。当时,一名高空作业者意外坠楼,地上一根竖起的钢筋贯穿患者整个躯干。经过7个多小时的手术,齐鲁医院30多位专家联合救治,钢筋被成功取出。不久后,该患者各项脏器功能也逐渐恢复。

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树立了“齐鲁品牌”,还离不开多项技术的创新。

在齐鲁医院,陈玉国创建的一项基于醛代谢的急危重心血管病快速精准诊断评估技术,能提早4小时预警不良事件发生,使急危重心血管病病死率降幅达58.0%;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心脏骤停队列(52万例),发布该领域首个国家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鲁医院直升机转运患者。受访者供图

在国际率先提出零磁医学概念,建立全球最大心磁科研数据库

“时间就是生命,在急诊领域更是如此。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而言,抢救时间甚至不是按照分钟来计算,也许慢了一秒都会失败。”陈玉国称,因此,能够在早期甚至超早期找到病因,一直是急诊人不变的追求。

从院前急救科到院内急诊,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到院内多学科合作,齐鲁医院已建立起一条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诊救治体系,可以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一站式诊治。近年来,齐鲁医院还开通了直升机救援,用于突发疾病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和转运。

“在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创建了国内首个急诊急救大平台,覆盖全国3124家医院,形成了大型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东部与西部医疗中心协作发展的大急诊急救体系……”陈玉国介绍。

2021年,陈玉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零磁医学概念,实现早期高效救治。他牵头筹建山东省零磁医学重点实验室,这是齐鲁医院第一个医工交叉方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零磁医学省重点实验室,是零磁医学医工交叉领域平台建设工作的重大突破。

“零磁医学可以用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评估、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举例来说,一个病人胸部不舒服,做心电图也没有明确诊断,就可以通过对心脏磁场的检测,捕捉心肌缺血损伤的早期信号。”

陈玉国称,这是一种比心电图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能够在更早期识别到疾病风险。目前,齐鲁医院已建立了全球最大心磁科研数据库,13家医院参与零磁医学验证,17台心磁设备投放使用,心磁数据采集病例超过43000例。

“随着技术的革新,我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目标:建立中国健康人群心磁成像正常参考标准、心磁成像NSTE-ACS早期评估/风险预测模型、心磁成像冠脉功能评估及健康筛查标准等,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陈玉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