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的人们,与田野隔着一场梦的距离。很多人从父辈那个时候起,已经接触不到农活,居住的环境方圆几里也看不到一片良田。

出门有汽车、高铁和飞机;做家务有洗衣机、洗碗机和炒菜机器人。慢慢地,大家就成了老一辈人口中说的那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很多人来说,“五谷丰登”这个成语,通常只会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主持人的祝词之中。不过,如果单单说到“五谷”这个词汇,那些重视养生的老人们还是知道的。

因为这些老人平常就喜欢去超市买一点由“五谷”磨成的粉末,用水兑成糊作为营养补充剂食用。其实,“五谷”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饮食中的“主食”,它们分别是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

一、稻(水稻)

稻米分为糯米和粳米,前者主要用来制作甜点、酿酒,后者则是国人餐桌上的主食。都说南方人爱吃大米,北方人爱吃小麦,但是事实上北方也有不少地区的人以米饭为主食。

近代我国的东北地区曾经就是“东亚粮仓”,当地种植的“珍珠米”颗粒肥大饱满、口感软糯且价格便宜,一直深受国人喜爱。所以东北人除了以面食为主食,有时候也要吃米饭。

北方人吃米饭和南方人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要配米饭,东北人还开发出了一个“饭包”,把米饭和土豆泥、花生仁、鸡蛋酱、香菜用菜叶包起来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食用稻米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根据考古发现,我们的先辈早在9000到11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然而,在古代农业科技欠发达的情况下,受地质、气候的影响,水稻产量很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底层百姓是吃不上米饭的。能吃得上稻米的人家,一般是社会里的贵族上层和部分士族。

二、黍(黄米)

我们的先民种植黄米的最早时间大致和水稻一致,都是新石器时代。这种粮食在宋朝以前一直是中国底层百姓的主食,它的口感细滑,古人时常用它来做蒸糕和酿酒。

但是黍的种植要求比小麦要高很多,所以产量偏低。在唐朝以前,中原地区的人大多以黍米为主食。到了宋朝以后,它就逐步退出了主食的舞台。

王维有一首《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里面提到的“黍”,就是这种黄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米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元素,但是它的黏度非常高,里面的粗纤维吃多了容易不消化。所以,它更适合用来酿酒和做糕点,直接蒸熟用来配炒菜口感不好。

三、稷(谷子)

稷米又叫粟米、小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杂粮,这种米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作为中国底层老百姓的主食出现。直到七十年代,很多产妇坐月子时,家人还会用小米煮粥来给产妇补充营养。

现在商家一般喜欢把小米制作成米花糖一类的点心,放到糖果专区卖给小朋友,或者制作成“五谷营养粉”卖给中老年人吃。

不过,稷米到了宋朝的时候,很多人就不爱吃了。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经济发达,大米的产量提升,普通市民的生活过得非常舒坦,天天都能吃到大白米饭,有些人甚至都不认得小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在江苏抵御金军入侵时,南宋军队曾收获大量小米作为战利品。然而,士兵们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因为他们没见过小米,觉得食用它可能会让自己染病。

不过,小米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在漫长的历史上,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再加上战乱与贫穷。直到解放前,还有不少地区的农民以小米为主粮。

四、麦子

小麦是加工面粉的原材料,这种谷物传入中国的时间比前面提到的谷物稍晚一些,后来主要在中国的北方种植,因为它更适应北方干燥、肥沃的土地。

用小麦做成的面食味道不错,营养价值也丰富。再加上后来引入了西式糕点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香喷喷的蛋糕和面包,所以它一直到现在都非常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只有北方人拿小麦做主食,现在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年轻人也有拿面包、蛋糕当主食的倾向。

但是,由于中餐菜式与米饭的搭配口感独特,面食想完全取代水稻在中国主食中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五、菽(豆类)

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黑豆、白豆、花豆(芸豆)等多种,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营养丰富。但需要注意的是,吃多了可能会放屁。

过去人们主要食用绿豆、红豆,可以把它们和大米一起蒸饭,或者做成豆沙,包进月饼里。红豆沙还可以用来做“夹沙五花肉”,白豆、花豆用来煲排骨汤,黑豆则一度只被用来打碎喂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近些年来,“五谷养生”兴起后,黑豆也加入了五谷大军。于是,不光有了黑豆粉、黑豆浆、黑豆腐,超市有时候还有黑豆芽卖。

结语

在上述提到的“五谷”之中,除黄米现代食用相对较少外,其余四种现在我们还是在吃,只是没有当成主食了。

现代中国人以稻米中的粳米为主食,稷(小米)、菽(豆类)则作为杂粮,偶尔混进米饭里蒸着吃,或者做成零食。小麦粉在北方依然是主食之一,在南方则用来制作馒头、糕点等。

至于黍(黄米),也不是完全不食用了。那些喜欢吃“五谷杂粮”的人们,还是会从网上或超市购买黄米,混到其他各色米当中,做成“五色米饭”。

唐代张潮的《江南行》诗云:“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这里的“茨菰”结的果实,原来叫做“菰米”。这种米的米粒细长,像火柴棍,颜色红黑。据说,它也是古人主食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后来“茨菰”受到真菌感染,根部肿大,不再结出“菰米”了。于是,人们吃不到“菰米”,就转而去挖它的根茎来食用,这个根茎就是如今人们说的“茭白”。

古代农业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底层老百姓经常吃不饱饭。所以,即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五种产量比较高的谷物,穷人也有可能吃不上,只能去挖一些野菜,找一些“五谷”的替代品来吃。

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幅度的增长。

截至二〇一八年,我们的水稻亩产比起刚解放那会儿翻了四倍有余。这些粮食不仅养活了中国十几亿人,每年还能出口一百五十万吨,帮助其他国家解决吃饭问题。

人类是杂食动物,身体每天都需要几十种不同的营养物质。虽然黄米、小米、豆类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主食,但是它们各自含有的营养素是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中国营养学会还是建议大家把它们和稻米混着蒸饭吃,这样才能做到营养均衡。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五谷丰登”就代表着来年粮食的收成很好,国家不会缺粮,老百姓就不会缺衣少食,社会就会更加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