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超
在我区,有一位名叫王孟的女性创业者,以科技创新为翼,巧妙利用桑叶养鸡,将一枚平凡的桑叶蛋转变为“致富金蛋”。
自2019年起,王孟与丈夫桑杰毅然放弃开州城区的建材生意,全身心投入养鸡事业。经过不懈奋斗,他们在大德镇创办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养殖蛋鸡场(以下简称蛋鸡场)每日鸡蛋产量约10吨,远销北京、上海等国内各大城市。
跨界转型
王孟的家乡在云阳县,桑杰则是开州岳溪镇人。两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王孟在万州当教师,桑杰则在万州一家企业工作。后来,随着企业改制,桑杰下岗,王孟毅然辞去教师工作,与丈夫一同踏上创业道路。
创业之初,王孟与桑杰在开州城区经营建材生意。时值开州新城建设热潮,他们的生意十分红火,随着开州新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场需求减少,生意逐渐变得艰难。面对这一困境,王孟开始思考转型之路。
一个偶然机会,让王孟萌生了去农村养殖蛋鸡的想法。2013年,王孟的儿子上初中,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王孟每天都会煮鸡蛋给他吃,但儿子却并不喜欢吃。
“也不怪儿子不爱吃,现在我吃这些鸡蛋时,都感觉它们失去了儿时的味道。”王孟感慨道。
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导致味觉变化?还是工业化生产让鸡蛋失去了本味?带着这些疑问,王孟决定亲自养鸡,希望生产出更好吃的鸡蛋。
2018年,经过多方探寻,王孟、桑杰夫妇在大德镇兴隆村找到一块理想之地,准备建蛋鸡场。为此,两人前往德国等国家考察,投入12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
2019年,一个现代化的蛋鸡场正式投产运营。该蛋鸡场实施全面无菌化处理,所有进出人员均需经过严格的消毒。
智慧养殖
王孟的蛋鸡场配备了两台从国外引进的数字化养殖设备,仅需两人操作,就能在几分钟内完成8层鸡舍中20万只蛋鸡的喂养工作。
捡鸡蛋也实现了机械化,工作人员只需在指定地点将传输带上的鸡蛋装箱即可。所有进入蛋鸡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防护服,并经过消毒处理,确保不会将室外的细菌带入蛋鸡场。
王孟的目标是生产“一枚可以达到生吃标准的鸡蛋”。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数据显示,王孟的蛋鸡场所生产的鸡蛋菌落总数为0,与普通鸡蛋相比,胆固醇含量低27.91%,维生素E含量高53%至114%,蛋白质含量更是高出34%以上。
要生产出高品质的鸡蛋,除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精细化的管理,优质的饲料也是关键。王孟的蛋鸡场生产的鸡蛋被称为“桑叶蛋”,其中桑叶是饲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桑叶兼具药食两用的特性,富含植物蛋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王孟将桑叶与玉米、艾叶、豆粕、辣椒、豆油等混合制成天然饲料,不仅确保了鸡蛋的品质,还为当地的种桑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目前,王孟的蛋鸡场每日需消耗20吨粮食,其中桑叶占比约10%,一个月大约需要60吨桑叶,这为当地200多户种桑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生态循环
“在养殖蛋鸡的过程中,我们致力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目标,精心配制天然饲料,确保喂养出高品质的鸡、产出优质的蛋。同时,我们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最终回归农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王孟说。
王孟的蛋鸡场通过中央输粪系统,将鸡粪运送至发酵池,经过7天生物发酵,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料不见天、粪不落地”的环保目标。
据介绍,王孟的蛋鸡场每月能生产200多吨有机肥,并以每吨1200元的价格销售给当地果农和菜农。仅此一项,蛋鸡场一年就能获得100多万元收入。
此外,王孟还在蛋鸡场屋顶铺设了3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一年可发电70万度,在满足蛋鸡场用电需求的同时,还能向国家电网提供约3万度的余电。
一片桑叶、一只鸡、一枚蛋、一袋肥,这些元素紧密相连,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致富链。如今,王孟的蛋鸡场生产的优质桑叶蛋不仅销量好,价格也不错。每天生产的10吨桑叶蛋,远销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开州城区的学校和机关单位。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使王孟的蛋鸡场年产值达7000万元。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