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摄影:王牌

一直以来,“合肥古称庐州”似乎成为广大媒体默认的宣传口径。虽曾几度引发一些读者的质疑和异议,然而在当前“快餐式阅读”盛行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声音很快淹没在网络信息的海洋……笔者注意到,近日新华网刊发的《这就是合肥》一文中,没有沿用上述说法,改作“曾称为‘庐州’”,并在此句之前加了特别说明:“从隋至明清,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所以——合肥,为何不能直接说“古称庐州”?

——引子

从“南巢”到“合肥县”

首先有必要梳理下合肥置县以前一些史实。从史料来看,合肥地区最早出现的地名是——“南巢”,而它得以记录,无疑与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有关。夏桀残暴,古今皆知。司马迁评价道:“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又云“夏桀淫骄”。遂有了商汤兴兵伐夏,以鸣条之战的胜利,宣告夏王朝的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夏桀 ·

▲ 来源:《金石索》

关于桀的结局,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但大多都提到“南巢”或南巢之山“亭山”。《尚书》称“成汤放桀于南巢”,而《国语》称“桀奔南巢”,上博楚简《容成氏》亦称“桀乃逃之南巢氏”,还有《淮南子》的“伐桀于南巢”之说,等等。此外,南淝河的古称“施水”,亦曾被认为与夏桀携妹喜(有施氏之女)的到来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成汤放桀于南巢” ·

▲ 来源:《尚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重要文献记载“夏桀逃奔或被放逐南巢”一览表 ·

▲ 制表:又心

至于夏桀抵达后发生的事迹,早已沉入史海,毫无线索。“南巢”在哪里?也成为了谜。此谜并非无解,因一个“巢”字,人们将视线转向巢湖流域。1972年,肥西大墩孜遗址出土单扉铜铃,为二里头文化时期产物。2018年,在距其约2公里外的三官庙又发现一处夏代聚落遗址,轰动一时。种种迹象似与“南巢”产生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单扉铜铃 ·

▲ 来源:安徽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三官庙遗址 ·

▲ 来源:合肥日报

苦于文字未现,暂作推测,无法证实。出现文字,若描述模糊简略,也让后人的探索之路异常艰辛。诸如商代的“虎”“戈”“六(录)”,商周之际的“巢”“蜀”“卢”,等等。这些方国先后出现在卜辞中,虽记名但不知其所指,千百年来引发诸多推论与猜想,不乏有认为与今天的合肥有关,众说间相持不下,难分胜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太保簋铭文 ·

▲ 来源:《甲骨文合集》

可以确信的是,合肥地区已出现众多方国族邑,并逐渐从村落走向城邑。在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中,有一处直接推动了合肥建城史的进程,那便是——“大雁墩”。大雁墩遗址西南1.6公里处即汉合肥城遗址,遗存年代从西周延续到春秋早、中期,而作为“汉城”墓葬区的桃花店古墓葬群,其年代则是自战国晚期至东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大雁墩遗址 ·

▲ 摄影:白灯下的柠檬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桃花店古墓群 ·

▲ 摄影:我的晴空一鹤

无论是地理方位、出现年代还是聚落形态,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其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何迁移?如何筑城?还需再考证。而始于“战国晚期”的古墓群,无疑又指向此时另一件大事——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迁都寿春。不少学者认为,此事直接导致了位于南北水道上合肥城之诞生,以便联系东南吴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施水与合肥 ·

▲ 来源:《水经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寿州古城 ·

▲ 摄影:又心

初建为邑,今多称“合肥邑”。秦汉之际,以邑置县,“合肥县”也。《史记》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此系“合肥”作为地名首次被记录在古籍中。又据《汉书》载:九江郡“县十五:……合肥”,基本明确了合肥建县的史实(至于秦还是汉,待考)。“合肥”之名,往期多有涉及,故不再敷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

▲ 来源:《史记》(宋刻本)

从“庐子国”到“庐州”

在“合肥”诞生数百年后的东汉,“庐子国”大量出现在各大典籍的“新注”中,而这些均属同一作者——学者应劭。值得注意的是,应劭所认为的“庐子国”,应指当时的庐江郡。比如《汉书》提到了“庐江郡”,紧接着便有“应劭曰故庐子国”语。两汉的庐江郡,初在江南,后移江北,从未辖合肥县,亦与今合肥市区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两汉九江郡图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时间来到——梁天监五年(506),豫州迁治于合肥城,庐江郡隶属之。普通七年(526),二豫分置,合肥为南豫州治。太清元年(547),改南豫州为合州。或同改庐江郡为湘州。太清三年(549),二州皆入魏。北齐恢复庐江郡,还属合州。齐武平四年(573),合州入陈。陈太建十一年(579)又入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合州”与“庐江郡” ·

▲ 来源:《魏书》

北周大定元年(581),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国号为隋,建元开皇。同年,改合州为庐州,领汝阴、庐江、枞阳3郡。三年(583),罢郡,以州统县,庐州辖6县:合肥、襄安、庐江、霍山、开化、渒水等。大业初(605),慎县来属。三年(607),炀帝下令改州为郡,庐州以境内汉旧郡名,改称庐江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隋庐江郡图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隋初“庐州”及隋末“庐江郡”,皆因承袭古庐江郡而得名。开皇元年(581),拜名将韩擒虎为庐州总管,着重强调了“镇庐江”,委以平陈之任。但此时治所已迁合肥,且辖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在本质上有别于古庐江郡。唐代“庐州”“庐江郡”,也是同样道理。乾元元年(758)复为庐州后,再无“庐江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河南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 ·

▲ 来源:《资治通鉴》

时隔数百年,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是——唐人徐坚、韦述等编撰的综合性类书《初学记》称:“庐州,古庐子国,烈王都之,南巢之地。”继而,《通典》中再次指出:“庐州,古庐子国也”,此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在“唐代官修”的浓郁色彩影响下,这一说法在以后被历代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庐州,古庐子国也,春秋舒国之地” ·

▲ 来源:《通典》

根据完整时间线,一路顺下来,大家便知晓了。即便东汉应劭提出“庐子国”的存在,但按其所指,与合肥是毫无关系的。只不过在唐人的“添油加醋”,特别是在“庐子国=庐江郡=庐州”刻板思维的渲染下,本来无关的两件事“被”串在一起,似乎显得那么自然合理。同时,“庐邑”也顺势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初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庐江郡……应劭曰故庐子国” ·

▲ 来源:《汉书》

有人又举出了——1986年陕西安康出土的西周史密簋,上有铭文:“唯十又一月,王命师俗、史密曰:‘东征。’㪉南夷。卢、虎会杞夷、舟夷,雚不坠,广伐东国……”大意是,周王命令师俗、史密二将东征,分兵合击南夷。南夷的卢方与虎方,会合杞夷、舟夷,全面入侵周王朝东方领土。最终周军取得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史密簋 ·

▲ 来源:安康博物馆

此事给予了“庐子国说”追随者更多争论空间。他们认为,上述的“南夷”即南淮夷,并淮夷——三者是互为通用的,“卢”自然指庐子国。另一边的声音则指出,“南夷”与南淮夷(淮夷)是不同的两大邦国集团。“卢”曾多次出现在殷商的考古材料中,这与“庐子国说”强调的“周武王按公、侯、伯、子、男等级分封”是矛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卢方皆玉戈 ·

▲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说到考古,除西周史密簋的“卢”外,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刻有“卢方皆入戈五”的大玉戈,殷商卜辞《邺三·三六·九》有“卢伯,其延乎飨”字样,儒家五经之一《尚书·牧誓》提到了西周八个同盟国之一“卢”,等等。古“卢”国,最早可追溯到商王武丁时期,本在卢水(据考即今岷江)上游,后被周王封为子爵,一说原为伯爵,后因叛周而被降为子爵,封地在今湖北蛮河一带,即卢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卢戎国城遗址 ·

▲ 摄影: Devil

相比之下,“庐子国说”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都显得十分单薄,不具有超强的说服力。不过,《通典》有句倒是说对了——“春秋舒国之地”,今人常常因庐子国而忽视了“群舒”势力在合肥的存在。1970年,在大雁墩遗址以北500米处的乌龟岗发现一座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乔夫人”铜鼎1件,即属于群舒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乔夫人”鼎 ·

▲ 来源:庐阳区文化馆

札记

‍所谓古称,是指一地古代的名称或旧称。综上所述,无论考虑其上溯时间还是沿用时长,合肥皆远远超于庐州。况且两者还存在着政区级别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合肥”是县级行政区,“庐州”在历代(隋至民国)分别是州、郡、路、府级行政区,而在庐州设立前,合肥曾为扬州、豫州、南豫州、合州、淮南郡、汝阴郡、北陈郡等治所,基于诸多史实,“合肥古称庐州”的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曹操运河遗址 ·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其古称、旧称应首先立足于“城”的本体,时间还是设定在庐州出现以前,自置合肥县后,千年的先民们始终称此城为“合肥城”,即使是在行政区划“朝令夕改”的南北朝——依然未变,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至于说“合肥,西周置庐子国”,在没有确信的史料及强有力的考古发现来证明前,是无法摆到台面上来讲的。我们需要文化自信,但前提是尊重历史、敬畏历史、面向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江淮运河 ·

▲ 摄影:王牌

由于篇幅有限,难以面面俱到,供参考及交流。个人才疏学浅,还请诸位看官多多指教,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合肥老城 ·

▲ 摄影:王牌

· ENJOY ·

编辑 | 淝南居士

‍ 素材来源 | 《尚书》《国语》《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说苑》《列女传》《梁书》《魏书》《北齐书》《陈书》《周书》《隋书》《初学记》《通典》《资治通鉴》《太平御览》《庐州府志》《合肥县志》《金石索》《水经注图》《文物》《考古》《中国历史地图集》《甲骨文合集》《东南文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合肥通史》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日本内阁文库、湖北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合肥日报、庐阳区文化馆、安康博物馆、华夏古迹图、 往期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