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咱们中国人口减少85万,还被印度超越,成了“老二”。

这下不少人开始翻旧账,把矛头指向马寅初和他老人家的“人口论”,觉得要是当年没他这档子事,咱们现在是不是孩子一堆,热热闹闹,也不用发愁养老金不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马老爷子可是力排众议,说人口太多要控制,不然地不够种,饭不够吃。结果计划生育一搞几十年,现在倒好,年轻人越来越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你说这到底是功劳还是锅,还真扯不清楚。

那么问题来,如果当年马寅初没提出“人口论”,中国也没实施计划生育,现在会是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从“英雄妈妈”到三胎政策

2023年朋友圈都在刷屏印度人口超过中国,成世界第一。

更让人焦虑的是,咱们国家的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24的新生儿更是不到900万,这可是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想想也是,身边好多同龄人都说养娃压力太大,不敢生,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这些词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可就算国家都放开三胎,愿意生的还是没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百废待兴,正是缺人的时候。

那时候谁家孩子多,那可是光荣的事儿,一口气生五个娃,你就是“光荣妈妈”,生十个,恭喜你,荣升“英雄妈妈”,国家还给奖励,给补贴,鼓励大家使劲生。

结果这人口就像开闸的洪水,蹭蹭蹭往上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已经有6亿多,照这个速度下去,那还得?

这下一位名叫马寅初的学者坐不住,这位马老先生,那可是留过洋的高材生,还当过北大的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琢磨人口增长太快可不是好事儿,到时候地不够种,饭不够吃,那还不得乱套。

于是1957年马寅初顶着巨大的压力,发表《新人口论》,建议国家控制人口增长,可惜他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还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

一直到1973年国家才开始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5年后“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1982年独生子女时代才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也没想到,当年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人口问题,会在几十年后变成让人头疼的人口危机。

当年力主控制人口的马寅初,也成众矢之的。

那么问题来,如果当年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中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现在会是什么样?

是人丁兴旺,欣欣向荣,还是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陷入“人口爆炸”的泥潭,变成第二个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当人口红利变成沉重负担

咱们先来做个大胆的假设,假如当年马老先生没站出来呼吁,国家也没实行计划生育,那咱们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首先感受最直观的,估计就是“人挤人”。专家预测,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现在至少得有15亿人,比现在多出5亿,5亿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多将近三个美国。

到时候别说房子够不够住,地铁公交还能不能挤上去都是个问题。

人多这消耗自然就大,水资源本来就紧张,到时候更得省着用,耕地就那么多,到时候粮食够不够吃还真不好说。

环境污染就更别提,雾霾天估计得比现在多好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资源问题,更让人头疼的,是社会福利的压力。

想想现在上个好学校多难,找个好工作多卷,教育、医疗资源就那么多,人一多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可不就少,到时候“上学难”、“看病难”估计就不是新闻,而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现实。

经济发展也未必乐观,人多劳动力是多,可工作岗位未必多

到时候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那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别不信看看印度就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人口虽然超过中国,但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跟咱们还有很大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所以说人口红利这玩意儿,就像走钢丝,把握好,能助你腾飞,把握不好,那就是个大包袱,会把国家拖垮。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也没法回到过去,去验证没有计划生育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但是通过这些假设和分析,至少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

人口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马寅初做错吗?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马寅初提出“人口论”,顶着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人多力量大”,可是当时的普遍共识。

马寅初却说要控制人口,那不就等于说“人多力量小”吗,这在当时听起来,简直就是“离经叛道”。

但马老先生可不是信口开河,人家可是做过深入研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接触过西方的人口理论,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回国后,他又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人口的建议。

事实证明,马寅初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想想看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咱们国家得多养活几亿人,那点资源哪里够分,环境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计划生育这枚硬币,也不止一面。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老龄化加速到来。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养老成一个大问题。

另外“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也导致男女比例失衡,很多适婚男性找不到对象,这可不是啥好事儿。

所以说看待计划生育,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价。

无论是马寅初的“人口论”,还是计划生育政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苛责历史,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人口焦虑作何解

说半天估计有人要问,说这些有啥用,现在孩子越来越少,老头老太太越来越多,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还能咋办。

生孩子这事儿,国家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还得来点儿真格的。“只生一个好”那是老黄历,现在二胎三胎随便生。

不过光让生还不够,关键是得让年轻人敢生、想生、生得起。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山大,养个孩子就跟“碎钞机”似的,谁还敢生,所以降低养娃成本才是关键,奶粉钱、教育费,这些都得想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现在这好学校,就跟那独木桥似的,挤破头也上不去。

你让年轻人咋安心生孩子,所以教育资源也得跟上,得让大伙儿都看得起病,上得起学,这心里踏实,才敢生孩子不是。

光生孩子还不够,咱这经济也得搞上去,如果大家伙儿都挣不到钱,那生再多孩子也没用,到时候还不是得啃老。

所以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得让大伙儿都过上好日子,兜里有钱,自然就有底气生娃养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老问题也不能忽视,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担心老没人养。所以养老金、医疗保险这些,都得安排得明明白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安心工作,安心生孩子。

科技也是解决问题的利器,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那么火,以后说不定就能帮我们照顾老人、辅导孩子,到时候咱们的负担就轻多,也不用太担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人口问题就像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这需要政府、社会、个人一起努力,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咱们自己的路子。

俗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咱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所以你看,这人口问题,就像咱炒菜,盐多齁得慌,盐少没滋味,还得讲究个恰到好处。

当年马老先生的“人口论”和计划生育政策,就像是给咱们国家来个急刹车,避免咱们一头冲进“人口爆炸”的深渊。

可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现在咱们这辆“人口列车”,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不过咱也别慌,只要咱们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鼓励科技创新,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咱们国情的人口发展道路,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