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播嘉宾

中国土木工程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孔涛(左)

北京交通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

梁英(中)

北京交通大学大三学生

袁明方(右)

如何定义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的系统性和计划性的安排。它不仅仅是设定一个职业目标,而是涵盖了对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规划和设计。

1

生涯具有方向性:生活中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要成为自己内心中的引导者,找到自己的特质或兴趣、生命意义或价值,也达到自己需求的满足)

2

生涯具有空间性:以事业(学业)的角色为主轴,包括其他有关角色。

3

生涯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

4

生涯具有主动性:人是生涯的主动建构者,只有个人在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5

生涯规划的意义:更准确的定位(方向)、更快速的发展、更接近的梦想。是一种让生活更幸福,工作更有成就感的思维和技能。

生涯规划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知己、知彼、目标、行动、调整

1

向内看,了解自己。

2

向外看,分析环境。

(地域、行业、企业、职业)

3

职业定位。

(明确目标)

4

采取行动。

5

评估与反馈。形成闭环。最关键的是目标与行动(合理定位,小步快跑)

只有行动(学习、实践)能带来真实的体验,从行动中才能真正调整情绪、提升适应力,才能发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能激励自己的目标。

诸多生涯理论,无一不是应社会需要和职业特点而生。当前,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个体对个人生涯发展的控制能力越来越低,原来的人职匹配、长期规划(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的思路已经无法适应个体职业发展的需要。

真实的职业发展历程:人本来并无兴趣、能力、目标、理想和意义。藉由本能的好奇心和天赋,开始学习和积累经验。从经验带来的结果,形成对自我的建构,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帮助个体选择目标,形成新的行动经验。新的经验建构出新的自我,应对新的环境。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生涯的疆界不断扩大,道路越走越远。

职业目标的确立:避免以静态自我为基础来做规划,强调在学习和行动的过程中改变自我,构建自我,强调建立目标过程的重要作用。重视专业学习的价值,职业目标要与专业学习有内在联系,可以是当前所学专业,也可以是其他专业。

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学生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确定自我,发展内在动力,识别优势,找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建构自己。主动探索了解社会,减少不合理信念,减少等待与逃避,积极采取行动,提升个人能力,生涯适应力,增强生涯创新力。

职业发展中常用的规划工具

1

因素理论

(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人职匹配理论)产生了职业辅导的三大原则:了解自我(知己)、了解工作要求(知彼)、做出决策与行动(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位置)。“特质-因素”理论强调个人所具有的特点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以及技能之间的协调和匹配。

2

匹配理论

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霍兰德核心理论假设人可以分为六大类型:即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传统型(C型),职业环境也可以分成相应的同样名称的六大类型,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静态,忽略了人和环境都是是发展变化的)

3

生涯建构理论

传统的生涯理论假设真我存在于经历之前,而生涯建构理论则认为真我是在经历中形成的,是经验的产物。更具有成长性思维。

生涯建构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预设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做出选择来实现自己的意图,从而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生涯。推动学生形成多元、丰富、优质的学习经验(行动),促进其形成独特的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待,进而培养出兴趣,建立起目标。强调的是生涯发展而不是生涯规划。发展是目标未定,规划是目标已定。发展需要内生动力,需要有理想,有自主性,有动机。知识不再那么重要,获取知识的动机和能力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