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八宿县至吉达乡段动感影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我的千里走单骑——从成都到拉萨(第二十五日骑行八宿至吉达乡)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关于洞穴人的一段对话。大意是,有一个能通进光线但又与世隔绝的洞穴深处,居住着从小便生活在这里的洞穴人,他们的脑袋与手脚都被牢牢的禁锢,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只能通过洞口映照在洞壁上的微弱光线,由洞外人在洞口经过时产生影子来判断,并以为这就是事物与世界的本质。有天,有人试图解救一位被禁锢的洞穴人,然而,洞穴人面对刺眼阳光的不适应,造成了暂时失明,外界事物纷繁复杂,变化快捷迅速,需要转动他那从不曾活动过的头脑去观察时,又引起头晕目眩。因此,洞穴人内心对解救他的人充满了无比的愤怒与仇恨。
  • 在吉达乡住宿的骑行者客栈,是间十多号人,男女混住的大通铺。当我躺床上在整理照片时,跑来个稚气未脱的自来熟小女孩找我聊天,她还在读小学,就被狼爸拉出来骑行历练。女孩是个话痨,开口就是塞伯坦星球,也不管我知道不知道,自顾自的讲得津津有味。能够给孩子买漫画书,还能带孩子四处旅行的一般都是家境富裕,而且开明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式民居的大门

  • 旅行,不就是走出自己的洞穴,去见山、见水、见世界、见人心、见人性吗?骑行虽苦,女孩天真活泼,乐观开朗的本性却一点没变。也许此番经历,会是她以后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段回忆,至少,在写作文时会有丰富的题材和独立的主见,而不用像我小时候,一写作文就头大,搜肠刮肚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不知道写啥。如果不是听了周立波脱口秀关于扶老太太过马路的全国通用作文笑话,还以为就我一人才这么瞎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庭院里的胡杨树

  • 出于认知的局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洞穴人,每当有人指出自己的谬误时,往往不是接受,而是内心觉得颜面尽失的暗自恼怒。所以,好为人师便成了中国人为人处世最大的短板。洞穴人意识不到自己是洞穴人,才是最大的悖论
  • 有个人听信广告宣传以为喝核桃液可以补脑,便一口气买了六箱,喝完,发现没感觉,于是愤而起诉商家虚假宣传索赔。网友们对此纷纷评论,表示核桃液补脑不是虚假宣传,自从服用后,开始认识到核桃液补脑无用,便是智商提升的有力证据。(面对这个悖论,喝核桃液是否能补脑,欢迎读者评论。)
  • 这些年来,发生过很多事:在铺天盖地的养生广告宣传中,有没有买过保健品?非典期间有没有抢购过板蓝根?福岛核电站事故有没有囤过盐?新冠病毒流行时,有没有去抢购双黄连、喝过莲花清瘟,积极主动去排队抢打疫苗?可以说,每一次选择,都是检验一个人智商的试金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式农家小院

  • 如果你从来没中过招,那么恭喜你,你是位能基于事实与逻辑做出判断,有着独立思考能力,有主见,并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聪明人。如果,你所有的坑都踩过,那么,你需要的就是多读书,多看看那些曾让你反感的评论,思考下别人为什么这么说,查验下别人说的是不是事实,符不符合逻辑与推理,学会放弃以自身的立场去评判是非。当然,花钱买教训,也是快速提升自己认知水平的捷径之一,亏吃多了,自然就变聪明了。
  • 这个社会需要勇气,需要有人去面对洞外刺眼的阳光,需要有人去观察和解读让人头晕目眩的洞外世界,外面的世界虽然有无奈,但外面的世界却更精彩,只有在阳光下,社会才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没有这些勇士,我们不仅会沦为洞穴人,更会成为洞穴国。
  • 曾看过一篇新闻,讲述一名饥肠辘辘的朝鲜人,越境到中国境内找吃的。他看中了一家农户庭院里,放地上的满满一碗白米饭,上面还有一根硕大的肉骨头,如此美味的食物,让饥饿的朝鲜人垂涎三尺,想等主人转身就过去拿。哪知,随主人一声召唤,跳出一条大狗,他万万没想到,这么好的米饭居然是喂狗的。朝鲜人瞬间崩溃,在这一刻,什么主题思想,金太阳崇拜,什么大义凛然,什么强大自信,统统都烟消云散,身为洞穴人,真是狗都不如啊。再后来,又看到几名朝鲜的年轻人,因观看韩国连续剧,而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在洞穴国里,向洞口张望都是有罪的。不幸的是,对独裁与专制最忠实的拥护者,对文明世界最仇恨的反对者恰恰正是这些洞穴人。
  • 现代版的洞穴人,虽然没人约束他的手脚,但却有人刻意用仇恨蒙蔽他的双眼,以恐吓与威胁去限制他的言行,把一个人活生生禁锢在他自己营造的思想洞穴里。这正是司马夹头们拼尽全力在做的事。
  • 上午八点半,从八宿再次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柳依依的八宿街道

  • 骑行以来我有个优点,就是恢复力比较好,不管前一天多累,只要踏实睡上一觉,体能就基本恢复了,也许与自己爱吃肉,身上肥肉多,存储能量多有关吧,胖点不一定是坏事。但今天却明显感到体力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姿飒爽的徒步女汉子

  • 还没走出八宿县城,巧遇四位英姿飒爽的女汉子,正在路边准备行装,徒步去拉萨,当我路过时主动挥手致意,看到她们背上厚重的背包,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女汉子的彪悍人生,不由咋舌,真诚表达了对她们的敬佩之意后,拍照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家待收割的青稞

  • 出了县城,有什么可以百看不厌?我想一定是那无尽的田园风光,大片等待收割的作物,让我这个路人也能感受到辛勤劳作后收获的喜悦。大山下的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田间的农舍错落有致,乡间,枝条依依的胡杨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仿佛回到了杏花春雨江南。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致,心里都有一种安宁与平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错落有致的藏式农舍

  • 特别喜欢农家院坝里的胡杨树,主干挺拔遒劲,而枝条却柔若丝绦,兼具刚毅与纤弱之美。胡杨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在干旱的环境下能活,在盐碱地也能活,被水浸泡还能活,传说中胡杨树的一生是,生千年而不死,死千年而不倒,倒而千年不腐。如果在秋季,成片的胡杨叶子会变成耀眼金黄,又是一番惊艳绝伦的风景,面对这样坚韧的生命又怎能不生出敬畏之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舍前的胡杨树

  • 沿途经常会遇到一些温馨的藏式农家小院,门口种着胡杨树,灰白的柳絮挂满枝头,院墙外堆积着当柴火用树枝木条,朱红色的大门雕刻着藏族人喜爱吉祥物。每次看到这种特色民居,都忍不住拿出相机在人家大门口拍个不停,唯一担心就是怕主人误会,被当小偷暴揍一顿,还好这样惨剧没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的藏式农家小院

  • 昨天在烈日和逆风下骑行,眼睛红了,喉咙发炎,大口呼吸时,鼻孔与喉咙都有干裂的感觉,状态一直没恢复,骑行到十八公里外的汪排水电站,终于还是走不动了,按计划本该翻越海拔4300米的安久拉山,到九十公里外的然乌镇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排小型水电站,负责整个八宿县的电力供应

  • 脚没力骑车,就靠着上坡推车,下坡滑行,继续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风席卷而下的暴雨,好在持续时间很短。

  • 到下午三点,前方的暴雨来袭。硬着头皮往前走,等我到地头,雨居然停了,老天保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暂的局部晴天

  • 到下午四点,用时八小时,骑行三十七公里,熬到了海拔3847米的吉达乡。先在饭馆里点了份回锅肉把肚子填饱,吃过饭,雨又继续下,距离安久拉山垭口还有三十一公里,已经不可能再走了。下雨天,留客天,人不留天留,顺势卧倒,给自己懒惰找了个心安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达乡雨后的彩虹

  • 雨下到快晚上七点才停,雨后一道靓丽的彩虹遥挂天际。攻略上说,翻过安久拉山,会有三百公里左右的下坡,距离拉萨越来越近了,曙光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