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言的作品中,饥饿和死亡一直是他叙写的两大主题,民族过去的苦难在他的笔锋下昭然若揭。因此,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莫言推上了风口浪尖。

网络和同行对他的批判和笔伐从未停止。但是如果结合莫言的个人成长和写作经历来说,我认为他承受这样的指责是不公平的。关于这一点,可以读一下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并从中寻找答案。

很多莫言的朋友都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他最好的小说,莫言对此回应:

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透明”的红萝卜,一颗受伤的心灵,折射出一代人的苦难与挣扎。

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莫言笔下那个大脑袋,细脖子,连名字都没有的“黑孩”成为了他所有作品中最经典的一个人物。

黑孩在小说中是一个12岁的农村孩子,他的父亲早年外出闯荡后,继母对他百般虐待,特殊的年代里,他吃不饱,穿不暖,常年沉默寡言,一副骨瘦如柴的样子。

为了在绝境下生存,黑孩误打误撞进入一项水利工程劳动,在这里,他遇见了美丽善良的菊子姑娘,菊子对黑孩如母亲般的照顾温暖了他的心灵,因此黑孩对菊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但是在小说中,黑孩对菊子的情愫只是一条暗线,小说的主线主要围绕工地上的石匠和铁匠同时追求菊子姑娘引出的悲剧展开。在这场成年人的纷争中,黑孩既是一个敏锐的悲剧见证者,又是全书的一个悲剧中心。

莫言在小说中反复提及了黑孩的一个心愿——吃上一个透明的红萝卜。因为长久处于饥饿的状态,黑孩对食物的思念甚至出现了极度异化,在他眼里,那个经过炙烤后的红萝卜已经变得通体透明,它那金色外壳下包着银色的液体,晶莹剔透,承载着黑孩的全部渴望。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由于长期的饥饿,这个珍贵的红萝卜成了黑孩在物质生活中的最大向往。同样,在黑孩极度缺乏同情和关爱,饱尝冷眼和折磨的生活中,菊子姑娘对他表现出来的良善和照顾也成了他的一种精神依赖。因此,红萝卜其实象征着黑孩身上的双重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自私的小铁匠宁愿把萝卜扔进水里,也不肯把萝卜给黑孩吃时,黑孩的物质希望没了。故事发展到这里,菊子姑娘和石匠已经恋爱,黑孩无法再独占她的那一份关心,他的精神寄托也崩塌了。从此之后,黑孩对萝卜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热情,在小说的最后,他为了找到那一棵独一无二的透明萝卜,不惜拔光所有的萝卜,最后被人剥去衣服,失掉所有的尊严……

这是一个让人读来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真实的苦难和渴望哪怕在今天读来都能让人产生共鸣。对于这部作品,莫言感情很深,他评价说:“我以前的作品里都没有‘我’。这篇小说里写得几乎全是‘我’……这篇作品第一次调动了我的亲身经历。”

从童年的经历中汲取养分,还原一个年代的真实缩影。

《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是莫言创作生涯上的一个分水岭,这篇小说比他在此之前的任何小说都要来得深沉、厚重,也让莫言一举在文坛站稳了脚跟。

这部作品的素材其实源于莫言在孩提时代最真实的生活经历,故事中那个缺爱、不被周围的人认同的小黑孩其实就是童年时期的莫言。

莫言写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于他12岁那年在一个桥梁工地上给人做小工的真实经历。那时的莫言没有书读,他像故事中的黑娃一样在工地上日以继夜地给人干活,但是又吃不饱,对食物的欲望驱使着他在劳动间隙偷拔了一个萝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莫言因为这件事被罚当众下跪认错,惨遭父亲毒打。《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第一次真正回忆自己的现实生活经历,正视童年所受的饥饿、孤独和痛苦,将现实生活诉诸笔端的作品。

莫言同年发表的小说《枯河》同样取材于这段经历,也获得了成功。莫言后来回忆说:“并非只有挨过毒打才能写出小说,但如果没有经历这段故乡经历,我绝写不出《枯河》。同样,也写不出我的成名之作《透明的红萝卜》。

从那时候起,莫言意识到真正动人的文学必然深深扎根于生活,也是从此以后,莫言将写作的思路回归到山东高密那个贫乏、饥饿的乡村。正如余华所信仰的:写作,就是回家。也正因如此,在莫言此后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关于“吃”这个核心概念。

莫言对吃的强烈渴望和对饥饿感的回忆全部源于童年的记忆。在物资匮乏的六十年代,莫言在一个最需要营养的年纪里赶上了饥荒。饥饿是那个时代的人共有的回忆。莫言回忆说:

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每天想的就是食物和如何才能搞到食物。我们就像一群饥饿的小狗,在村子中的大街小巷里嗅来嗅去,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我们吃树上的叶子,树上的叶子吃光后,我们就吃树的皮,树皮吃光后,我们就啃树干。

这些关于饥饿的触目惊心的回忆,全部被莫言写进了他的作品中。这些场景看来荒诞不经,但是每一样都是莫言真正经历过、见证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饥饿为生命体验的起点,用无数“透明的红萝卜”照见人性。

因为饥饿,莫言成为一名对生命体验极其深刻的作家。同时,莫言表示正是饥饿让他走上了创作之路。一方面,他从小就深刻地体会到,世界上的任何光荣、事业、理想和爱情都要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莫言承认自己创作之初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低俗的,最主要的就是来源于对美食的渴望。

曾经有个认识的大学生告诉莫言,作家凭借一本书得到的稿费就足以让他每天吃三顿肥肉馅的饺子。对于从未离开过农村,饱受饥饿之苦的莫言来说,这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当然,他直面这样一个出自人性本能的动机。

另一方面,莫言作为一个在饥饿和苦难中成长的人,见证了人间的太多苦难与不公正。关于饥饿和苦难的主题,莫言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孩有一次不小心把刚领的一罐稀粥掉在了地上,母亲发现后当场痛哭,对着孩子一阵打骂,奇怪的是小孩竟无动于衷,反而是自顾在地上舔粥,添了几口后又劝他的娘一起舔。

可能有些人会追问,描写社会的种种黑暗和困难意义何在,只是为了让我们纪念另一个不幸的时代,对这一批不幸的人产生同情吗?

其实仔细阅读莫言的作品过后,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苦难和阴暗背后展现出来的都是人类心灵在苦难沉淀之下的强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我觉得小说的终极意义还是探讨那些永恒的关乎人伦、人性的东西,那些过去的苦难与阴暗只是为了映照当下,给人以精神的洗礼和现实的借鉴。一个作家创作的生命和养分必然来源于他真实经历的生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莫言坦率地说:

“我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人,所以我的作品中充满了世俗的观点,谁如果想从我的作品中读出高雅和优美,他多半会失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鸟叫什么调,什么作家写什么作品。”

这样一个直言不讳的莫言让我更加觉得《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沉默寡言而内心丰富的黑孩就是他的化身。无论是面对世上的苦难、质疑抑或冷眼,他都是冷静地思考周围的一切,运用超乎常人的对世界的感知力在自己的内心搭建起一个晶莹的“萝卜梦”,尽己所能去追逐它。

用莫言自己的话来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