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

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个普通人的奋斗故事

20个记录者的非虚构书写

关于真实,艰辛,改变

以及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燕妮

爱奇艺·身边工作室负责人,原网易·人间工作室主理人,曾任记者、编辑

内容简介

二十位非虚构写作者,既是自己生命经历和身边故事的记录者,也是拥有较多写作经验的创作者。千千万万“他们”的躬身入局,使得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多棱镜可以触及人生、社会、时代的方方面面。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人人拥有言说与表达的自由,而真实、深入、多元的非虚构写作,永远可以撼动人心。这些公众故事和作者访谈的汇集,可以说不仅具有新闻价值,更具有历史意义。

好的非虚构写作,会提供公共连接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滑可翻页

近十年间,中文媒体和平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这些作品始终聚焦在中国核心的社会议题上,聆听普通人的生活,关心那些在时代的滚滚洪涛中组成涓涓细流的人和事。正如美国“天才编辑”麦克斯•珀金斯所说,“一个作家最好的作品,完完全全来自他自己。”自由的表达,独特的声音,个体的呼吸与命运,永远值得被尊重、被看见。

今天,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和沈燕妮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非虚构写作: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终于和大家见面。书中收录了20位写作者的故事与创作谈,从文本走近故事背后的个体。他们中既有学历只及小学的生活漂泊者,也有远渡重洋读取博士的科研工作者;既有基层检察官、警察、退役军人,也有从事过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既有未成年时在监狱“深造”过的全职写作者,也有亲历各种职场环境的职场人或自由职业者。形形色色的人生,触及生命的对话,将个体生命故事经由“我”去连接“他”,再经由平台去连接更多的“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这本书的主题词设定为“切片中国”,试图更多通过作品去呈现个体命运的改变,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但张志安教授及其团队思虑再三,仍然觉得这群非专业记者出身的写作者本身的故事就很有意思。作为一个群体,是什么触发了他们的非虚构写作?又是什么让他们涌向了一个非虚构写作平台?他们从事这一严肃写作之前都有过怎样的写作经历?编辑又对他们的真实故事有着怎样的把关和筛选?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拟定了采访提纲。没有想到的是,筛选出来的这些较为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的被访者,他们的写作故事本身就拥有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而这,对于从事新闻学研究多年的张志安教授来说,无疑是一份重要的收获。

好故事是世界的多维镜面,折射人性幽深,也在现实世界中为人们提供慰藉。二十位被访者的写作,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角角落落的行业故事、亲情关系、中年危机、教育困境、海外奋斗、底层挣扎……在这里,故事不再仅仅是被新闻工作者抓取的特稿,也不再仅仅是满足读者猎奇心态的创作,而更多是数字社会、现实空间、心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复杂交织的产物,写作中的情感连接,从个体走向群体再走向了社会。而倾听这些写作者的创作谈,了解非虚构写作平台编辑选篇时的指导与思考,则让我们打开了这些公众故事背后的另一扇大门。

本书的另一位主编沈燕妮可以说就是这些作者背后的“无名导师”之一。她坦言,从投稿中,编辑常常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表达欲望,而编辑的工作则是不断去捕捉、思考、揣摩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图。讲述真实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首先需要亲历或者亲见。与传统媒体的记者采访相比,素人写作者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有的作者讲述监狱故事,他本人就蹲过监狱,和那些笔下的人物有着天然的共情,他的狱友也愿意分享最真实的故事给他。有的作者讲述办案过程中见闻,他自己往往是警察或检察官,拥有第一手或者说最接近真实的案件资料,把本可避免的悲剧写下来,是他们呼之欲出的良知所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志安教授戏称,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对网络时代从事严肃的新闻写作的又一次追怀。理想和情怀是好的新闻工作者不变的追求,而流量时代,越来越多的媒介生存转而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可以看到短视频、直播、网红带货、带有明确观点和情绪价值输出的爆款文章,成为越来越能收获媒介流量的密码。但面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和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人们依然渴望有深度、有广度、富有细节的新闻报道。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写作成功的作者,有的作品甚至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日益被流量密码挤占了空间的新闻特稿,虽然已不占据主流,但在“人人皆可为媒体”的社交网络时代,它们似乎走向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张志安教授指出,表达本身是建立对话,或者说建立连接、建立共鸣、建立认同的基础。很多现象、感悟如果没有系统、生动、完整地表达出来,很难被别人深刻地、深入地感知到。但他更看重这种表达背后所能触达的社会连接的可能性。网络化社会,人们似乎很容易和他人建立联系,但本质上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因此从弱关系变成强关系。从情感层面来说,人与人之间是“连”了但未必“接”,因此人们更需要反思“连接”的价值和“连接”的可能。从非虚构写作的角度来说,系统的写作才能有系统的触达,深入的写作才会有更深入的交流。

让我们记录下这群非虚构写作者们对于写作意义的看法,因为它关乎个体命运的改变,更关乎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更因为好的非虚构写作,是会提供公共连接的可能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访者语录:

九月:写作于我是一种主动参与时代的方式

虫安:写作是老天爷给我赏了一口饭吃

索文:写作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些潜藏的亮色

曹玮:写作于我就是人类、自由、远方

小杜:写作让我活得健康而自律

深蓝:我只是生活的记录者,试图还原它本来的样子

青锋暮寒:我想把太多本可避免的悲剧书写下来

知月白:写作让我在模糊的处境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傲土:写作于我是一种记录生活的自娱方式

田舍郎:写作能让我找到活着的意义

三胖子:写作让我看见了生活,看见了人生

张青依:写作如同黑暗中一盏微光,即使微小也能让人温暖

尹政梁:能把别人的故事讲述出来,本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睢建民:写作丰富了我的疗养生活,回首往事,此生无憾

偶尔:那些记忆盘旋脑海挥之不去,直到把它们写出来

蔡寞琰:写作于我是治愈,是陪伴,亦是寄托

北落师门:好的非虚构写作是具传奇情节的真实故事

温手释冰:真实与自由的表达给予我顿悟和疗愈

思思妈妈:写作像面镜子,使我不断梳理着自己

齐文远:写作让我的内心平静和丰盈

-点击图片即可优惠加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