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
为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主动践行检察为民初心使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扬州检察机关挖掘履职办案过程中捍卫正义、守护民生的暖心故事,用真实案例诠释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理念。近期,“扬州检察”微信公众号推出“办案故事展播”专栏,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夺命”充电器
制作单位:仪征市人民检察院
讲述人:陈诺 仪征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小小充电器,竟能夺人命!2024年7月,江苏省仪征市检察院起诉了一起颇为惊悚的充电器案件。
2022年8月,仪征市民王先生将网购的电动车充电器刚插进电源,就发现表面鼓起了一个大包,手一摸,还烫得厉害!他赶紧拔下充电器,找网店理论。店家爽快调换,但用后依然如此。“这简直是夺命‘炸弹’哪!”气愤不已的他立即报警。
随着警方的调查,“夺命”充电器的源头浮出水面。2020年,在安徽某县,对电动车充电器的生产技术和流程有一定了解的李某,发现组装售卖贴牌充电器有利可图,便找到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电动车充电器被判刑、尚在缓刑考验期的陈某合作。两人买来比正规产品细很多的电源线和大厂淘汰下来的电路板,还有伪造的商标贴纸,简单组装一下,一个“大牌”充电器就在网店“上架”了。
然而,这样的劣质货如何能与正牌货PK呢?便宜!正牌货售价50元,咱就卖15元!比起几块钱的成本,咱仍然有得赚!
果然,低价策略引来了顾客,王先生就是其一。2022年12月,李某、陈某二人被警方抓获。
但,他们到底销售了多少“危险炸弹”?鉴于该案涉及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并存在侵权产品与非侵权产品混卖、平台刷单等多种情况,查清存在一定难度,公安机关商请仪征市检察院提前介入。检察官与技术人员结合被告人供述,对60余万条手机电子数据、30余万条电商销售数据进行审查和分析,最终确定二人销售充电器3.4万个,销售金额达100余万元。
△检察官对数据进行审查和分析
2024年2月,仪征市检察院以李某、陈某二人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起公诉。
不法分子即将对自己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他们生产的不是普通物品,而是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充电器!如果对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根据法律规定,他们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那么,如何界定这些充电器的危害?2024年5月,仪征市检察院在送交权威机构检测的基础上,邀请业内专家、市场监管及消防救援等部门举行论证会,认定涉案充电器确实存在触电安全隐患,对人身安全具有危害性。
危害如何量化?我们将检测结论所涉品牌、型号的充电器,与李某等人销售订单进行比对筛选,计算出李某等人销售有安全隐患的充电器约7400个,金额为173087.10元,并据此要求李某、陈某承担损害赔偿金。
6月17日,赔偿金全部缴纳到位。7月3日,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30万元;陈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82万元。
△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建数据模型
个案办结了,但市面上随处可买的其它充电器,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呢?此时,仅靠检察机关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必须通过与源头商家携手,掌握更加全面广泛的数据库。在江苏省检察院数字办的带队下,我们前往阿里巴巴集团交流数据需求,共享建模规则。今年4月,网售不合格电动车充电器危害公共安全类案监督数据模型投入使用。
线索筛选必须先设定条件。经征求市场监管部门意见,我们将售价低于20元作为主要标准,模型通过算法和逻辑分析,锁定了40家网络商户和线下车行176家,其中在仪征境内的店铺有13家。
我们随即对这些店铺进行核查,发现1家已注销,2家已下架所有商品,10家仍在运行,店铺信息中没有品牌授权文件。我们立即将线索移送至仪征市市场监管局,该局很快对10家店铺和3名经营者予以行政立案,扣押9400余个疑似不合格充电器并抽样送检,结果有7200只不符合质量标准。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这些危险“炸弹”也将被没收。
△检察官调查走访
处罚只是手段,治理才是根本。为了从源头上消除不合格充电器的生存土壤,在我们的推动下,仪征公安机关加大对生产、销售不合格充电器刑事案件的侦办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消防部门也加强了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的宣传教育。
我们的数字模型也继续在发挥着作用,迄今已发现并移送线索63件,推动行政执法机关立案查办3人。
生命本无价,平安最足惜;小小充电器,护佑大民生。以法律为剑,以科技为翼,我们将身披检察蓝,不懈向前行!
策划:扬检宣
编辑:吴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