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群里的家长不约而同地讨论起补课的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补课的文章,大家可以戳这个链接回去看看→→ 。
看着大家的讨论,主要说的是补课效果的问题,我也参与了几句,今天也发出来,算是一个补充。
如果态度不在线,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老师在上面讲得声情并茂,你在下面游魂,左耳入右耳出,那都没有必要说什么合适不合适,效果好不好了,神仙来了都没救。
这种情况常见于家长逼着孩子去补课。所以遇到成绩相对一般,或者感觉心不在焉的学生,我很直接首先问的是学生自己觉得需要在课外补补还是家长觉得要补的。
如果上述这种情况,我会婉言劝退,确实是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金钱。但这只是前提,当然不是说学生想就能有效果。
有一类学生,上课的时候确实是很认真的,全神贯注,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一丝不苟——但,效果依然不佳。
很有可能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平日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或者建议做。
这就不得不提补课的内核。补课,顾名思义,补充课业。补充,即不是主要的。但是,个别家长以及不少同学(主要是学生),内心里把补课当作救命稻草。
这里面具体下来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其一,是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平日在学校上课质量非常一般。
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学校老师,有的则是因为学校的难度和进度问题,有的可能被班上氛围影响,有的甚至都说不清因为什么,反正周末充电两天,平时摸鱼五天。
有些学生还搭配上更一般的作业和晚上自我学习时间的质量,就会造成一周下来像洗脑一样。
有的老师也很困惑,明明这个孩子上课比谁都认真,为什么一周不见像喝了孟婆汤一样?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单靠每个周末那90分钟或者120分钟就能解决一周的问题,你说可能不可能?
这其实还是和态度,或者说是自制力,自驱力有关系。学生想自己更好,所以愿意花课外的时间补,但日复一日地坚持却也是不易做到的。
而另外一种情况,其实才是更隐蔽的。这类学生属于学习比较认真的类型,自制力多数较强,甚至有些还是非常勤奋那种。上学认真,作业一丝不苟,补课全神贯注,但依然无法突破成绩上的瓶颈。
这种情况,有一种说法,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而据我观察,也许可以挖得更深一些,这是源于性格里的一种固执。
前面说了补课的一个特性是补充而非主导,还有另外一个特性,那就是补课讲究“快”和“准”,这是因为(相对学校教学来说)补课的时间很少,所以任务是很重的。
学校的学习过程是全方位的,而补课则是务求把书读薄,把考点提炼,把题型罗列,把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讲透。
这就决定了,在短短90~1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学生要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课堂再认真的同学,也很可能无法完全消化,于是就会出现有些听不懂,有些似懂非懂,有些懂了但又会忘记的情况。
因此,除了要求课后主动去消化吸收之外,还应当融会贯通,在日常的学习里记住并使用这些方法,日积月累之下,真正做到为我所用。然而,不少同学一直困在自己习惯了多年的圈圈里,在接触一些新方法的时候,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抵触,不太会把它当一回事,平时自然就很难用起来。
补课就是为了吸取精华,取长补短。除了态度端正之外,还应该记住老师传授的方法和思想,平日里多听多试,才能发挥补课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