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成为一个流水线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恐怕真的就成了一个个没有什么生命气息的机器。这不,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个帖子称:曾去某重点中学听课,听了初一年级三节语文课,发现三名教师讲的是同一节课,相同的导入语言,相同的教学活动,相同的问题设计,结尾竟然还布置了相同的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一幕谁看到了都会惊诧莫名吧。三名教师教的也是三个不同的班级,竟然用同一份教案。而就是这一份教案,所有的人都照本宣科,导入语,教学活动,问题设计到作业,所有的程序都是整齐划一的。这样的教学还有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思想吗?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认知程度不同,学习的能力不同,学习的习惯也不一样,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怎么能用这样的教育方式来面对不同的学生呢?这是很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当地的学校面对作者的质疑,他们称:是集体备课,每节课都是集体的心血打造出来的,所以才会教学模式相同。这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要把所有的教学程序整体化一吗?如果这就是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么要这样的教育改革干什么,还不如以前百花齐放来的更有生气,更有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所学校的领导却对于作者的疑惑并没有表现出怎样的不适,反而是大放厥词,称:他们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果,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看看这所学校的领导,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他们认为这样的集体备课是颇有成效的。这是不是真的,作者却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只是他们的自说自话。当然,对于他们的说法,笔者认为也能够理解,毕竟集体备课现在可是一个很时髦的事情,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力推的一件事。他们能怎么办?自然是紧跟教育主管部门的脚步,把这件事抓实抓好,否则怎么能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呢?

但是这样的整齐划一真的好吗?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集体备课,不顾及教师的个人特色,不顾及教师的思想感受,更不会顾及每个班不同的学情,就这样生拉硬扯,能折腾出怎样的教育效果,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自说自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也有这样的一个类似的教育经验推广,叫什么精细化管理,明确:教案必须手写,并且每节课教案不能低于5页,教案最后必须有不少于150字的教学反思;每位老师每周听课次数不能少于3节,听课过程要详细记录,听课记录上必须有建议、有评价、有反思,缺少一项不能被评为A类听课录;每天上午、下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签到、签退;每周至少和5名后进生谈心,谈心记录必须按规定格式填写;班主任每天必须蹲班一节以上……

这样的做法不也是教条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吗?手写教案,还要明确必须要写多少张?在无纸化办公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拿网络上现成的教案,再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来修改,拿来为我所用呢?手写教案,还明确必须要写多少张,难道真的就这样有效果吗?恐怕是主管领导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的点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听课次数的规定,听课记录如何写都明确到细枝末节,看上去是为了规范化,但是这样的规范化,它的实际价值在哪里呢?除了逼着教师们为了听课而听课,恐怕再也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了吧。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这样事无巨细的规定,背后的动机是为了什么呢?让人想不明白。

学校不是工厂,教育教学必然也不应该成为一个机器那样整齐划一。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产品不合格,可以返厂重做,但是学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我们怎么能这样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和成就学生呢?

教育,如果不把老师当做人来看,不把孩子当作人来看,那么除了制造痛苦和无奈,就只剩下三个字“瞎折腾”。这是一个笑话,更是教育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爱的读者,对于教育沦为工厂,是一个笑话,更是教育的悲哀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