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主办的第三十一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24)于9月19—22日在天津召开。CUA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总结了CUA第十二届委员会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CUA凝聚全国泌尿外科同道的力量,扎实推进“引领学术、加强研究、培养人才、提升临床、公益科普、国际交流”六大工作任务,推动了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全面蓬勃发展。
大会设立了主会场及18个分会场,500多个专场报告以及78台手术演示。众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和经验交流为与会人员带来了泌尿外科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技术创新方面,国产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应用是非常大的亮点,在各大报告中,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成果的展示。我国泌尿外科界的人工智能技术、内镜技术、影像技术、超声技术、激光技术等都在大会上进行了良好的展示。
▉人工智能(AI)助力膀胱癌诊疗的探索
黄健主任委员在大会报告中分享了自己团队在AI助力膀胱癌诊疗方面的探索。
团队对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细胞、非典型尿路上皮癌细胞、阴性细胞分别进行标注,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提取数据,从而构建了AI细胞学诊断模型。该模型借助扫描仪自动化扫描生成的高分辨率数字病理图像,能够高效地自动识别出肿瘤细胞,显著提升了诊断效率,诊断的准确率高达89.6%,相较于传统方法提高了约30%。
卡介苗(BCG)诱导灌注是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金标准,团队通过整合HE病理图像、免疫组化(IHC)病理图像、内镜、影像数据以及临床资料,构建了一个多模态AI融合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区分BCG灌注治疗的有效与无效患者,准确率达86%,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指导。
▉科技进步促进外科学发展
CUA候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张旭院士作了“科技进步促进外科学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外科手术机器人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集大成之作,具有比肉眼看得更清、比人手更灵活更稳定的优势。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进一步拓展了微创外科的可能与极限。
AI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将彻底改变外科诊疗模式。在术前诊断方面,对CT、MRI、内镜等影像检查结果,利用AI可以加强对恶性肿瘤的分辨能力,从而对手术风险分级及预后进行预测;在术中评估方面可以利用AI进行手术水平打分、路径规划、手术指令集生成等;在术后预测方面可利用AI通过术前、术中信息来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手术预后。
▉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前列腺癌进展:专科—基层医疗协作体研究示范
CUA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在会上以“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前列腺癌进展:专科—基层医疗协作体研究示范”为题作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四川省郫都区中医院等基层单位建立了纳入包括基因组、表型组、暴露组、蛋白组等多维度信息在内的社区自然人群队列。
由魏强教授团队等开展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发现,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全身T细胞出现衰老现象,CD4+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而NK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这些变化与前列腺癌微环境中的免疫浸润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前列腺癌进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强调了多学科合作和组学研究的重要性。
(供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