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K 三江三里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程超
种什么?怎样种?好卖吗?这是农户年年都会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白桥镇把“订单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让农户既“种得好”,又“卖得好”,实现了农业效益提升、农户收入增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在今年七月的满月农产品展销会上,“云裳白桥”展台上的各类特色农产品大放异彩,络绎不绝的游客争相抢购这些独具魅力的农产品。
“‘云裳白桥’是我们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白桥镇镇长唐帅华介绍道,我们致力于将白桥镇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全部整合纳入“云裳白桥”品牌下进行统一销售。
当前,白桥镇全力推进“云裳白桥”网店及微信小程序的建设和开发,旨在通过这些线上平台销售大米、蓝莓、柑橘、香肠、腊肉等在内的特色农产品。每当我区举办大型活动时,白桥镇都会精
心整合各类特色农产品,统一以“云裳白桥”的品牌形象参展,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广泛销售与品牌推广。
此外,白桥镇还在各村社区积极招募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以开发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大学生重点针对区内外的大型生活超市、餐馆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群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农产品订单,积极推销白桥镇各类特色农产品。
今年45岁的王一洪,长期以来在上海务工创业,拥有自己的酒店和建筑公司。然而,两年前,他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潜力,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流转了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毛叶山桐子。不仅如此,他还在种植基地内建了10亩鱼塘,专门养殖甲鱼。
“我采用的是‘订单式’农业模式。”王一洪说,“无论是桐籽油还是甲鱼,都直接销往上海,销路完全不用担心。我现在一年里,有半年时间在上海忙碌,半年时间则留在家里打理产业。我还与涪陵榨菜厂签订了供销协议,所种植的瓜儿菜在供应上海市场的同时,也会销往涪陵榨菜厂。”
能人带动共同发展
今年5月,市农科院的专家团队来到白桥镇上桥村,在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他们重点指导玄胡、栀子、桔梗等中药材种植,手把手教农户如何做好田间管护。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种植的中药材能够达到制药企业的严格产品标准。为此,我们已经与相关制药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确保了销售渠道的稳定。”白桥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颜超介绍道,除了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授课,白桥镇还在当地聘用了10名产业技术指导员,并吸纳了多位“土专家”和“田秀才”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各行各业能人的引领作用,推动白桥镇的产业发展。
同时,白桥镇还充分发挥当地致富带头人的积极作用。“我们与白桥镇的种粮大户合作,把白桥镇的优质大米销到全国各地。”颜超说,种粮大户不仅在生产领域游刃有余,在经营管理上也颇具才能,白桥镇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局面。
据介绍,今年以来,白桥镇按照“公司十专业合作社十农户”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农舍120处、整治撂荒地150亩、流转高标准农田600亩,订单喂养“跑山猪”1200头、“走地鸡”3000只,订单稻米种植达500亩。
发展电商扩大销路
白桥镇武城村返乡创业人士王义富发展林下养鸡,生产的绿壳鸡蛋每个能卖1.5元,每天能发200个快递。“我主要是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然后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产品不愁销。”王义富说。
今年35岁的郑琴是白桥镇山茶村的综合服务专干,网名“山茶花”。她平时拍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短视频发在抖音平台上,渐渐积累了人气,她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农户家的香肠、腊肉、蜂蜜、鸡蛋、水果等都被她卖了出去。
白桥镇涌现出“何大米”“山茶花”等本土网络红人5名,他们用直播形式展示订单农业产销过程,让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特色农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白桥镇还积极对接淘宝、小红书等平台,推广“武城山贡米”“上桥走地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引入淘宝、京东等电商网点5个,上线菊花贡茶、武城贡米等特色农产品16款,组织开展“云裳白桥特色产品”专场直播销售活动,吸引10万余人在线观看,带动白桥镇特色农产品销售。
(本组图片为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