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孟颖

“我们立法联系点在突出实践的基础上,打造大连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今年以来已经有34个省区市考察团到此研习交流”“最近在省‘数字人大’项目中,我们的工作方法作为范本,为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供了借鉴。”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蓉如是介绍着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最新情况。作为辽宁省唯一一处“国家、省、市”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老百姓对国家立法的意见诉求,在这里可以“直达”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因此联系点又被形象地叫作“全国立法直通车”。近两年来,共有23部国家级法律草案在此广纳“大连民声”。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片会暨联系点建设和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我市举行,我们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受到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法”,持续打通民声民意关键“最后一公里”,透过一个个鲜活的立法故事,让人看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民声民意搭上“全国立法直通车”

“这个地方挂这么明显的牌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西岗区永丰街36号,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在地,曾引起不少群众好奇。

今年8月19日,一场关于国家级立法工作的会议在大连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走进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等16个省(区、市)的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在此交流学习、经验分享。更多人知道了,在这间屋子里老百姓可以参与国家立法,咱老百姓的声音在家门口就能被中央层面听到。

在立法联系点的动态展示墙上,一组数字说明了近两年来,国家立法中的“大连民声”。23部国家级法律草案、征询意见建议679条、采纳意见建议92条……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普通老百姓“参政议政”的故事。展示板上,鲜活的立法故事从幕后走向台前,让更多人感受到参与国家立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并非遥不可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是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被确定为“国字号”后接到的第一个国家立法意见征询任务。“因为是第一部法律,我们真的是铆足了劲儿干……”提起这部草案,黄河社区党委书记周元记忆犹新。当时街道调动了社区、人大代表、律所等各方资源,对相关人群进行了广泛征询。立法座谈会上,有社区书记带着居民,把家暴、离婚纠纷等女性权益问题摆上桌面,提出简化办理手续的诉求;也有就草案中的一则法条语序提议表述应该体现递进性……周元说:“这些意见建议有感性表达也有理性分析,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进行了充分表达,现场气氛太热烈了!”最终就这部草案,立法联系点共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经汇总上报30多条,有9条意见被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不同程度采纳。

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倾听到最原汁原味的民声民意,“倾听”二字在每次立法意见征询中被反复提及。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意见征询中,听障残疾人孙春雷真切感受到了这两个字的分量。他所在的九三社区主要参与了意见征询工作,社区党委书记张杰睿回忆道:“我记得轮到孙春雷提意见时,在场的每个人都非常耐心地聆听。他提出的意见后来也被采纳,‘写’进了国家立法。”

让有着27年幼教从业经验的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郭冬梅印象深刻的是,在学前教育法草案意见征询过程中,跨界讨论、广泛融合对推动优化一部法律的巨大作用。郭冬梅说:“我一直以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但其实立法意见征询,并不只是一个单领域,而是全社会全方位多方面的融合。”最终,关于草案第19条“融合教育”部分的意见在二次审议稿中得以体现。今年4月22日,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点就这部草案的修改工作赴全国人大机关参加会议,也是全国唯一受邀参会的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部部贴近老百姓的法律中,来自基层老百姓的声音“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被倾听、被采纳,全过程人民民主透过一个个立法故事变得生动而鲜活。

畅通民声民意关键“最后一公里”

把老百姓对国家立法的意见诉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直报给中央,这件事看似简单,实际上并非易事。“一部法律打出来厚厚几十页,一个是看不懂,再一个也没耐心看。老百姓只有了解了、感兴趣了,才可能愿意积极参加……”周元道出了意见征询中最先面临的难题。基层立法联系点旨在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渠道通不通才最为关键。

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从2015年到2023年逐步被确定为市、省、国家“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从青涩到成熟,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法”。

律师团队是打通渠道的关键力量。辽宁拓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宏伟是西岗区三届人大代表,也是立法联系点500人信息员队伍中的“元老”。从2015年开始,他就参与到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征询工作。据王宏伟回忆,当时为了沟通法条的解释问题,他每周都要和街道负责同志联系好几次,经常忙到当天晚上八九点钟。“得先把法条中那些深的东西,用很浅显的语言表现出来,让群众能听得懂,才愿意把心声讲出来。然后再把这些话转化成‘法言法语’,变成老百姓对立法提出的意见……”在街道立法联系点500人信息员队伍中,像王宏伟这样的律师不在少数。每个社区都“标配”一名驻社区律师,街道辖区内79家律师事务所和2320名公检法司从业人员、律师,保障了基层立法联系点里的“法言法语”和“民言民语”的无缝对接和双向转换。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掌握着社情民意的“一手消息”。每个月的30日,人民广场街道长春社区都要向立法联系点提交《意见反馈报告》。长春社区党委书记黄卫霞说:“一开始我们只是零散地提交一些意见,或者有立法任务了才去提交。但后期发现这个立法点其实对居民是非常重要的,就结合日常工作,建立起了月反馈机制。”本身也是区人大代表的黄卫霞,深知群众的声音要去哪里听、哪里看,她充分发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每月的接待日、恳谈会、社区活动日等,带着代表们走到老百姓身边唠家常,收集上来的意见“一举两用”。每月的社区警情、矛盾纠纷调解遇到的问题,也会收集起来,会同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一起总结梳理,形成反馈意见。黄卫霞说:“通过立法这个渠道解决了不少基层治理的问题,让社区跟居民联系得更紧密了!”人民广场街道辖区13个社区的党委书记都是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从擅长基层治理到融合基层立法,对于社区书记们来说,也多了一项“专业技能”。

法律条文包罗万象,涉及利益群体有普通百姓,也有企业民声。涉及专业性领域很强的法律意见征询怎么办?人民广场街道横向带动大连18个省、市级立法联系点,辐射联动大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在连高校法学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立法征询。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法学院等均被确定为联系点、联络站,吸纳更多专业力量加入立法大军。如今,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探索形成了“1+3+1”体系、创新推出“十步工作法”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保障国家立法的触角从各个领域延伸到基层,听取“最后一公里”的民声民意。

“车窗外”的风景日新月异

一个个立法故事,一步步有益探索,国家的大政方针,广纳质朴民意。通过乘坐这部“国家立法直通车”,人们看到了“车窗外”更多的风景,扎根基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68岁的居民信息员蒋宝成告诉记者,下次社区的人大代表家站会上,他准备提提小区周边私划停车位、停车难的问题。蒋宝成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征询意见时,他提出老旧小区应该加强适老化改造,没想到后来小区的楼梯和扶手都改良了,方便了老人和残疾人出行。后来他又提出北岗桥路口车辆不让行人,又欣喜地发现相关部门在这里加强了警力。蒋宝成说:“反馈的意见有效果,我现在走路都变得愿意抬头多瞅瞅多看看,能为自己居住了将近30年的小区多做点事,整个人都有劲头儿。”

近几天,周元开始筹备起这个月的社区普法大讲堂。周元说:“每个月的20日,是我们社区居民很期待的日子。立法联系点联合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一起邀请律师或法官到社区来给大家讲感兴趣的法律知识,居民们认可度非常高。”普法讲座提高了大家的法律意识,有居民主动加入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队伍。知道自己所在的街道能参与全国立法,大家都感觉特别“展扬”。周元介绍,通过组织居民群众参观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主动参与到立法工作中的居民越来越多,慕名而来上门“提意见”的群众也多了起来。立法意见征询的难度变小了,跟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更近了。

今年6月20日,对于裕景律师事务所的赵明和他的律师团队来说是个特别难忘的日子。当天,人民广场街道基层立法点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对20名优秀信息员进行表彰,赵明及其团队参与工作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慈善法等多部国家法律草案,意见均在立法中得到采纳。“在基层广泛征询立法意见,不仅提高了法律与社会现状的契合度和黏合度,更因为一次次点燃了民众的参与度,让公民的立法、守法、尊法意识从根本上建立起来,从长远看是国民素质的提升。”赵明感慨地说:“全国有多少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有多少颗不熄不眠的‘火种’,只要大家都亲身参与进来,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如今,赵明说的这些改变还在不断地上演。居民从一开始的不敢说到后来的主动讲;从早期的不清楚到现在主动上门送意见;更多参与过立法意见征询和讨论的人,主动成为普法宣传员,带动身边人关注和参与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治问题……基层立法点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产生了更广泛的全民效应,结出了更多丰硕果实。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