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期,有四名主战派大臣,和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相抗,先后被贬海南,其间写了大量的诗词,在他们的诗中反映了对时局的担忧,对当权者的愤慨;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如果说岳飞、韩世忠是在外对抗金人,他们就是在内跟秦桧作斗争。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纲

一、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年间,李纲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但是在徽宗朝时期,就因为多次进谏而屡屡被贬。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李纲又被召回,任太常少卿。同年冬天,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宋廷一派慌乱,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

宋钦宗赵桓即位后,让李纲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军主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马上遭到了朝廷的外放。 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但已无济于事。当李纲得知时,北宋已经灭亡。之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 宋高宗一度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宰相)。

李纲赶到南京,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组织抗金,并同高宗周围的投降派展开尖锐斗争。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和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坚持抗金斗争。他还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建置纵深防御。

李纲整顿军政的设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撑局面,尚能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却为宋高宗所不容。因此,又设法驱逐李纲。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十八日便遭罢相。

之后的十余年,李纲一直遭贬,再没进入中央朝廷。绍兴十年(1140年)李纲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追封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留下了不少爱国篇章,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鼎

二、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

宋徽宗年间,赵鼎进士及第。宋高宗即位后,命赵鼎代理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大举南下侵宋,高宗逃至越州(今浙江绍兴),召台谏官员商议去留问题,赵鼎陈述战、守、避三策,授任御史中丞。赵鼎作为谏官,多次进谏献计宋高宗,被宋高宗重用,赵鼎常陈述用兵大计,被宋高宗任命为宰相。

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从此到绍兴八年(1138年)十月,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居相位。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高宗回到临安,升任赵鼎为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以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把政事先后及应当召用的人才,分条列出放在座位边,依次上奏实行。赵鼎与张浚并相的时期被认为是南宋初年政治最清明的时期,有“小元祐”之称。

赵鼎在议和问题上与金朝据理力争,与秦桧意见不合,秦桧趁机排挤赵。之后秦桧诋毁赵鼎结交台谏官员及诸将。高宗听后越是疑心,绍兴八年(1138年)十月,赵鼎被改派外地,赵鼎被罢相。之后赵鼎一直被秦桧贬谪,最终被贬至海南。绍兴十七年(1147年),赵鼎在海南三年,认为秦桧一定要杀自己,于是绝食而逝,年六十三。 宋孝宗即位后,获赠赵鼎太傅、丰国公,谥号“忠简”。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鼎善文、诗、词,有《 忠正德文集 》《得全居士词》等传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光

三、李光(1078年12月16日 [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南宋时期名臣、词人。

李光于宋徽宗年间考中进士。被封为太常博士,升为司封。 他在任时期指责士大夫阿谀奸佞成风,并弹劾奸臣王黼。之后被贬出朝廷。宋钦宗即位,授右司谏。多次进谏也未被宋钦宗重视。

宋高宗即位后,授任李光为宣州知州。李光在宣州积极备军对抗金人,选择其中健壮者一万多人,号称“精拣军”。之后有水师在繁昌叛乱,逼近宣州境内,李光立即派兵歼击,出敌不意,敌人于是连夜逃走。之后又有叛贼戚方攻破宁国县,抵达城下,分兵四面围攻;李光招募勇敢之士抵御,贼兵惊忧,以致自相残杀。

之后,李光因功劳升任吏部尚书 。 当时南宋多次叛乱,李光多方设计,全部捉获叛贼。李光多次和秦桧在上朝时争论,秦桧憎恶他。被秦桧构陷,之后的十余年一直被贬。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李光在江州去世,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追赠李光谥号为“庄简”。留有《椒亭小集》、《李庄简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铨

四、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中进士。登第之后,胡铨被授为抚州军事判官,恰逢隆佑太后(孟皇后)为避金兵逃到赣州,金兵随后追击,胡铨召募乡丁辅佐官军抵御。因功受赏。绍兴五年(1135年),胡铨任枢密院编修。

绍兴八年(1138年),金国派遣张通古、萧哲二人为使者,来到临安进行和谈。金使态度极其傲慢,对南宋百般侮辱。但高宗和秦桧一味苟且偷安,不惜卑躬屈膝议和。此举激起了朝中大多数大臣与全国军民的义愤,纷纷反对。胡铨反对议和最为激烈,他上书高宗,对金国议和的阴谋进行揭露,而且要求高宗斩下秦桧、王伦、孙近的首级。他还表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宁愿投海而死,也决不求活。胡铨这篇奏疏一经传出,立即产生强烈反响,百姓争相传诵。金人听说此事后,君臣大惊失色,连连称“南朝有人”。奏疏上报之后,秦桧认为胡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贬送广州管制。之后二十余年胡铨一直被贬在外。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孝宗召胡铨入朝,任命他为吏部郎官。之后,胡铨针对朝中的议和之风,多次上表予以反对。 隆兴北伐失败后,金兵继续向南推进,两淮局势亦危急,多地先后失守,只有高邮守臣陈敏顽强地拒敌于射阳湖(今江苏东部)。形势十分危急,胡铨一面上表弹劾拥兵不救的大将李宝,敦促他迅速出师救援;另一方面又亲自带兵上前线抗金。时值严冬腊月,河水冻结,胡铨身先士卒,手持铁锤下河击冰。将士们深受鼓舞,一鼓作气,奋勇作战,终于击退了金兵的入侵。

之后胡铨历任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在朝中为官。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胡铨的—生忠诚正直,被流放二十三年,但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宋高宗年间,南宋社会有着空前激烈的民族斗争,而朝廷内部的主要矛盾则是主战与主和派的政治斗争。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南宋四名臣”和大将岳飞,是站在这两个斗争前列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奋不顾身地致力于保卫家国,也用词作来表现他们的斗争精神,为抗金救国而呼号,代表着爱国精神。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