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是全球办耳机展最多的国家,频次最高、展商最多、产品最多,每次展会也都是发烧友们展开热烈讨论的一次契机,但参展商们一直比较忌惮锐评党们,但撇开那些刻意引战的、喜欢带节奏的不谈,难道品牌方们真的完全是无辜的吗(这话怎么这么茶)?其实很多时候,参展商需要展开一些手段对自己进行“自救”来避免翻车的出现,以下是一些我参加耳机展多年以后发现的常见问题以及部分解决方案,目前搜集到的素材可能还比较有限,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完善的2.0乃至3.0版本出现,欢迎大家留言补充讨论。

1、播放器的EQ问题

这个问题别说耳机展了,很多经销商店铺都很常见,比如我以前曾经在上海知音堂店铺里用AP测试海贝R8的指标,怎么测怎么不对,后来发现整个系统的MESB都被人调到非常夸张的程度,几乎能调的部分都被拉满,声音就别提有多奇怪了。所以,每一波用户试听完,建议参展商都检查一下播放器的滤波、相位(部分播放器有180度反相位功能)、EQ,包括细节一些的话,可以检查增益、升频等可能影响耳塞听感的东西,经验丰富的播放器参展商可以根据用户携带的耳机对他进行引导,比如大部分情况下,旗舰级播放器的低增益足以应付绝大部分的耳塞,中高增益可能反而不好听。

2、耳机线的左右插针以及相位问题

耳机戴反、或者说左右的线插反其实是个非常常见的事儿,甚至很多时候不影响听歌,毕竟只是左边的东西跑到了右边,头戴耳机戴反的事儿几乎在每次展会的照片报道中都能看到,耳塞就更多了,但凡是可换线耳机,我几乎每次去展会都能提醒很多品牌左右插反的事儿,但是反相位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用户并不知道绕耳式的耳机的正确佩戴、自然也不一定能把0.78的2Pin插针插对,如果工作人员开小差的话可能就将错就错听下去了。再比如qdc的大部分塞子0.78插针都和其它品牌相反,所以带自己的线去试听需要反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耳机母座/线材插针本身的相位做反了,所以品牌方在带工程机出门之前,建议做一下插针相位的二次检查。反相位的声音会体现在高低频蜷曲、声场缩小、结像变糊,但有时候用户可能也听不出来,因为反相位有时候也是一种调音手段,某德国品牌的旗舰塞高低频都是反相位处理,也依然受到很大的欢迎。

3、音量问题(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需重视)

不同用户对于听 歌音量是有不同敏感程度的,我有朋友用P6Pro听歌只需要开到高增益的1/60音量,也有神级大佬找乐彼定制过输出电平加强版的P6Pro还嫌声音不够响,这里涉及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不论是参展商还是用户本身,都需要注意一下前端设备的音量位置,音量小了不碍事,音量大了的话,即便是一瞬间也可能对耳朵带来不可逆的永久损伤,尤其是高频的声音(低频是无指向性,伤害性可能略小一些),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没有标注音量方向的模拟电位器、以及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来调节音量的,比如你在唤醒音量调节界面、然后慢慢把音量往上滑来调大音量时,万一一个手滑给调到顶了,可能就会瞬间达到音量满载,我甚至建议所有播放器厂家取消这个滑动的功能,其实危险性还是蛮强的,一旦发生就是不可估量的后果。

4、音源问题

这个问题,我觉得甚至是所有参展商所需要考虑的头号选项,那就是,如何让用户的试听具备参考性?我这里要点名批评索尼,是所有见过的品牌方里见过做的最差的,每次的播放器里就那么寥寥几首歌(而且他们的机器插卡即便是读出来了,也必须在名为“Music”的文件夹里才能读文件),哪怕有几首常见的古典乐,也全都是非常冷门的、录制糟糕的版本,参考价值几乎为0。同样要批评的是国产厂商乐彼,对于TF卡的兼容性做的真的不好,很多时候都需要把卡插进去以后格式化才能够使用,其次是小小批评一下乾龙盛,默认会给机器塞一张他们家拷满“发烧碟”的64G闪迪红黑卡,其实里面的常见曲目也不多,还好至少能听听梁静茹、蔡琴啥的,里面的很多歌曲比较适合音响展而不是耳机展,也没有近些年的流行、ACG曲目,对于年轻烧友不太友好,当然了,这里只是因为和乾龙盛关系好我才刻意说一声,乾龙盛的问题也是绝大部分厂商的问题。相反,一些经销商的展位,反而在内置曲库里有一些常见的、老少皆宜的歌曲,点名表扬海帆、知音堂、织语、新声域等。这里最需要表扬的是乐图,乐图一直是会把网易云的TOP10收录进他们SD卡里的,大家真别瞧不起网易云热榜,没有那么多发烧友听古典、也没有那么多发烧友会费尽心思找发烧碟,大众向的其实就是最好的,哪怕是听“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好的播放器也能出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白能够被乐图拉入坑,这就是他们用心的结果。顺带点名表扬下歌诗德、汕头韬晨音响、汕头泽森音响,基本上都是自己搭建的串流系统并用Roon Ready进行播放,而且曲库的覆盖面很好、质量高。

我建议所有带智能操作系统的厂家,都可以在机器里内置好各种常见的音乐APP、并且开好对应的会员,没有智能系统的播放器,就试着提供USB DAC的功能,让用户自由选择自己想听的东西,而台机厂家就更简单了,USB DAC永远的神,很多品牌方都会主动让用户连自己的手机进行试听,我这里要竖大拇指,实在看不起USB大不了就加个数字界面,给用户起到参考性比什么都重要。

有时候不排除部分品牌方、商家刻意引导用户在特定的搭配、特定的曲目中去“毒人”,但是在用户短暂中毒以后,我希望你把选择权交回给他们,让他们用自己最熟悉的曲目去判断。

5、蓝牙设备的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老生常谈了,展会的网络环境复杂、蓝牙设备多、信号差,我相信品牌方们都有数,但是每次展会我都多多少少要在蓝牙耳机的试听环节里浪费不少时间,给蓝牙设备单独配一个手机或者PAD很难吗?给这类设备里装上APP很难吗?出现BUG或者连不上或者上一位试听的烧友没有取消配对但人还在附近没有断连这种情况,丢的是品牌方自己的人,花不起这个钱去买蓝牙发射设备的品牌方可以找我,我V你50赞助一下,如果你好意思找我要的话。

6、电源环境问题

展会的电源环境差这个事儿,很多时候不能赖主办方,毕竟在这样的大厅里要给那么多设备供电,难免会出现插线板拖插线板的情况,我记得上海耳机展的时候就曾经请专人处理过电源信号的问题,厂家在买展位的时候可以尝试沟通一下,做台机的厂家看能否尽可能靠近源头的电源,能接墙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接墙的话,就尽可能把电源部分能处理的都做一下处理,滤波也好、再生电源也好、数字信号洗水也好,包括换保险丝、换贵的美标电源线(美标需要注意零火反相的问题,能接墙的话可以临时把墙插换个美标,不麻烦),该用上的就都用上,反正展会,1万块的台机谁说不能插10万的电源线了?插上去效果好你就给我插!

而对于头戴耳机厂家来说,如果你们为了省事,可以选择带电池的耳放,比如乾龙盛的QA390系列、QH1,还有niuniu家和达音科即将推出的联名放,如果是易推一些的头戴,什么大菠萝2、ONIX Mystic、Nipo N2、乐彼LP6TI、EA4、飞傲M17、凯音N30LE、C92啥的尽可能备一个,能够驱动很多常见的头戴。而对于地线、零火相位的问题其实也很关键,比如钰龙的机器对零火相位非常敏感,大家可以自行检测一下自己展位的母座,或者弄个iFi家支持检测的设备,比如他们的PowerStation,某年北京的展会甚至还出现过静电太强烧机器的事儿。

这里提出一个设想,那种大型的户外电源是否适合给HIFI产品供电?是否会比展会上N个拖线板相连后的声音略好一些?欢迎参展商们做相应的试验并告诉我答案。

7、耳机、耳塞套(漏音)问题

很多用户其实并不会判断耳塞的密封性如何,这个时候也挺考验参展商的灵活性,如果套子太小了没密封,声音可能是极度残缺的,可能低频又残高频又刺,套子太大了也可能会在听歌的过程中往外滑导致密封不够好,所以在入耳式产品的佩戴中,看到用户佩戴绕耳式产品不熟练的前提下,一定要关注一下他们佩戴的舒适度、密封性,进行口头性的引导,多准备一些不同尺寸、材质、管径的套子来面对不同的佩戴需求。

当然不是只耳塞会漏音,头戴也可能会,比如Abyss的Dianna、和声力的G200,可能存在耳罩尾端不够贴面导致的漏音带来的声音残缺,尤其是像我这种头尾比较宽的用户,参展商应进行头梁调节的引导。

8、工程机的出参展前检测以及对设备的保护问题

这个事儿大家其实也遇到过很多次,比如手焊的工程机,里面的IC元件脱落了导致声音翻车、甚至直接宕机,比如没有打好密封胶的耳塞壳体脱落了,对于一些看起来就是初版设备的、甚至是播放器的一些裸板工程机,不仅需要参展商的保护,也需要烧友们的主动爱护,注意轻拿轻放,尤其是涉及到耳塞线的插针/母座之类地方,尽量不要拉扯。比如,乐彼2年前广州首次展出E7的时候,他们的单端口是坏的,但直到周六下午的时候老万才把单端口给堵起来,并且他们带的3条耳机里有2条都是单端口,很影响试听体验;再比如有些工程机可能在出厂的时候忘了标线材的LR,现场再做记号多少有一些不方便;再比如,4.4的插头很多时候乍一看插好了,实际上还有一小截没怼进去,但这个时候又能够出点声音,用户也许就这么听了,但不仅声音不对、还可能有短路的风险。

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么多,截止到今天发布之前,今年还有武汉耳机展、广州耳机展,希望烧友们能够在展会上获得有参考性的试听体验、参展商们可以收货良好的口碑,2.0版本也许会在不久的未来和大家见面,欢迎大家添砖加瓦。

想进一步咨询或者交流音频相关内容,可以扫一扫添加我的个人微信,也可以手动搜索我的名字缩写“lilingjiaqi”,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微信烧友交流群“+7耳聋病患群”,欢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个人微信私聊获取入群途径,加好友时请备注“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