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头或手伸出车外。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有人可能非要较真,不然会怎么样呢?不然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意外。比如,这位开国将军。
他叫张爱萍。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爱萍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准备乘车赶往前线指挥战斗。可是,下雨道路湿滑,路上人多又十分拥挤。张爱萍乘坐的这辆车又很破。他心急,就把头伸出车外喊话。
突然,意外发生了,车子打滑,把张爱萍的头挤到了车外的墙上。后果非常严重,张爱萍不得不离开前线,到医院去治病。当时国内的医疗条件不够先进,张爱萍不得不去了苏联。
这一去就是三年。这三年正是国内战争最为激荡的三年,作为一位名将,张爱萍却缺席了。这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事件啊。直到1949年初,张爱萍才回到国内,返回第三野战军。
当时解放战争已进入尾声,全国解放大局已定。可以说,张爱萍缺席了解放战争,但是1955年大授衔,他仍然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张爱萍各个阶段的贡献决定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爱萍是红三军团的正团级,抗日战争时期呢,张爱萍最终担任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跟张云逸、黄克诚、李先念等齐名。
可以说,在这两个阶段,张爱萍的资历完全够评上将的。张爱萍伤愈回国后,很快担任了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张爱萍又担任了第七兵团司令员,正兵团级,完全可以评上将。
1954年9月,也就是在大授衔之前,张爱萍担任了副总参谋长。在1955年评出的55位开国上将中,前两位兼任国防部副部长,他们是萧克和李达,接下来的九位都是副总参谋长,所以张爱萍当然要评开国上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