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题目是《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斗争》, 初稿形成后,毛主席自始至终主持对政治报告的讨论和修改。从整个修改过程,就可以看出毛主席等老一代领导人对写文章都能做到亲力亲为,严格要求,追求精益求精。
1955年7月6日到14日,毛泽东先后六次召集起草委员会会议,讨论政治报告初稿。15日和19日又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从7月23日起,在北戴河的近一个月里, 毛泽东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两个报告的起草委员会会议等多种会议,井对政治报告、党章、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进行仔细推敲和认真修改,还常常单独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交换意见。在繁重的准备工作和文件修改工作中,毛泽东始终把重点放在对政治报告的修改定稿上。
政治报告稿虽经多次修改,毛泽东对其中的建设部分、国际部分和党的部分仍不很满意,要周恩来、陈云、张闻天、陆定等再作修改。直到八大开幕的前一天, 9月14日凌晨,毛泽东还审阅了前一天刚刚修改排印出来的政治报告稿,并作了少量文字修改。他在报告稿的封面上,用钢笔写了一段批语:“即送少奇同志::(一)国际部分的一段增加和一些其他字句修改,请即令人抄正付翻译,并另打清样。(二 )党的部分,本日12时前伯达等修改,已要他们直接付翻译。因为我们要下午才能起床,我们看了有意见,可以再改。”
写完批语,考虑到时间已经很紧,毛泽东又在封面的另一空白处补写了一段话:“你在其余地方有修改,请直付翻译,并打清样,不要送我看了。”
从8月上旬到9月14日,在这一个多月里,毛泽东对政治报告的起草工作倾注了极大心血,逐字逐句地推敲和修改。在保存下来的80多份修改稿中,经过毛泽东修改的就有21份。
8月24日,刘少奇写信给毛主席,信上这样说:“这是我写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统一战线的一段话,下面还有民族问题和和国家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在维续写。特先送上这一部分,请审阅,看是否可以这样写?这一段的题目还没有想好。”
毛泽东当天就看完了刘少奇送来的这两部分草稿, 写了段批语::“此件已经看了一遍,改得很好。我又作了些小的修改,请酌定。觉得文中还有一些重复拖沓的地方, 还可以删节一些,可待下月上旬去改。”还补充了一句:“这里已经讲了统一战线,李维汉写的关于统一战线那部分,似乎可以不要了。”
五天以后,8月29日凌展3时,刘少奇又把修改后的关于民族问题、共产党、国际支援三部分送给毛主席。在附信中说:“昨天早起把以前写的稿子推翻了, 所以这段稿子今天才写好,有4700多字。请审阅,看是否可以这样写?请看完后要高智通如我到主席处谈一谈如何修改这一大段的问题。 前面统一战线部分有些同志提出了修改意见,其中有些原则性的问题,要请示后才好修改。”
毛主席对这三部分很满意,当天复信:“这部分改得很好, 字数不多,清爽好看。前一部分盼能迅速加以修改。今天晚上10时左右准备开书记处会议谈一些事。 ”信中提到的“前一部分”,指的是24日毛泽东看过的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和统一战线部分,也就是刘少奇在信中提到的“前面统一战线部分”。
8月13日,刘少奇又送来政治报告的序言、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部分的修改稿,以及政治报告各部分的编排顺序。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这一段已加修改。按实际计算不到12000字,按版面计算有13000多字。请再加审阅。在各节的编排上是否这样作?请考虑。其中国防问题排在华侨问题后面,似不大妥,但不这样,华侨问题又不好放在其他地方。似还可以考虑把华侨问题同民族问题合成节,它们联系虽不多,但可以摆下。请酌定。”
同日,毛泽东复信表示赞同:“可以这样编排, 将来再考虑是否变动。”还建议:“在国防问题上还可以讲几句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斗的鼓励话。”
8月31日凌晨3时,毛泽东看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修改稿,写信给陈伯达并刘少奇:“此都分修改得很好, 可以作为定稿了。我只作了些小的修改, 请酌定。请伯达即行着手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修改,在9月5日以前改好,打清样于9月5日晚上送阅为盼!”
同日晨6时,毛泽东又致信胡乔木并刘少奇,对政治报告稿提出压缩的要求:“请你利用今天上午的时间,将报告的头几部分——导言、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总路线,过细修改一下,缩小到8000字左右就好。改好后,即送少奇同志汇总看过,送我一看,以便下午或晚上会谈时和其他部分编辑付印。
9月初,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根据多方面的意见,对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再次修改调整。毛主席觉得,这部分还需要再征 求陈云的意见。9月4日,嘱咐陆定一, 把这部分修改稿送给陈云,并要在5日晚10时以前把陈云的修改意见送给他看。
5日,陈云对这部分搞子作了修改以后,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有几个地方与定一、乔木商量后改了一下。商业一节,还有一些修改。 稿子在乔木处,由他改好后送我看,再送你。”
6日凌晨2时,毛泽东看了经陈云修改的稿子,立即批示胡乔本:“建设部分, 除商业外,又看了一遍,用铅笔作了一些修改。请你将商业部分改好,于今天下午送我一阅, 再送少奇同志。”
这一个时期,周恩来忙于关于“二五”计划建议报告的起草和修改,从9月6日起也参与政治报告的修改工作。9月7日晨6时,毛泽东要人送去政治报告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请周恩来修改,并在信中说:“政治报告头几部分修改了以后,请你继续修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这几部分今天一定要修改完毕, 今晚一定要交付翻译,否则就来不及了。”
第二天,周恩来改完这两部分,立即送毛泽东过目。上午9时,毛泽东转送刘少奇,并在周恩来改稿上批写了一段话给刘少奇::“恩来同志的改本送上,我看改处均可用。如你同意,请饬人将改处准确地抄在一个本子上,和你我改的合在一起, 立即付印,付翻译。”
类似的来往信件和批示还有不少,都是毛泽东同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平等磋商、共同修改审定八大政治报告的见证。
毛主席在9月7日上午10时给周恩来的信里,除了要他抓紧修改政治报告,还提出:“你担任的建议和报告两件,亦须于9日交付翻译,请将最后修改木于8日交我看一下,”所说的“建议”和“报告”,就是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及关于这个建议的报告。对这两个重要文件,毛泽东也都认真审阅,9月9日,毛泽东看了“建议”,作了一些小的修改。13日, 又看了“报告”稿,给周恩来写了一段批语:“你的报告全 文很好。只是觉得头一部分 (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经验)写得不甚清醒,不大流畅, 不如以下各部分写得好,似乎出于两个手写的。如能在今明两天清一位 (乔木没有工夫)文笔流畅的同志改一下, 那就更好;如不可能,也就罢了。”周恩来照毛泽东的意见办了,整个报告达到了逻辑清晰、文笔流畅的要求。
8月22日、9月8日和13日,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勤政殿、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一、二、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提交八大的重要文件,对大会的有关事项作出决定。
在8月22日的第一次会议上, 邓小平对提交全会讨论的八大议程等六个文件作了说明,毛泽东多次插话。在讲到八大政治报告时,毛泽东说:政治局准备公推少奇同志作政治报告。现在的报告稿子9万字,能够缩减三分之一就好。 请大家首先对大势提一些意见,看大局部分是完全要不得,还是勉勉强强,还是大体可以,还是有些要修改。刘少奇表示:毛主席讲至少要缩减3万字,我看很有必要。
关于大会发言,毛泽东提出:可以组织一些短稿子, 比较生动。对工作要有批评,要有自我批评,要有分析,五分钟的发言也可以有分析。如果我们开一次会议没有批评, 净讲一套歌功颂德,那就没有生气,那无非只有一个“好”字就行了,还要多讲干什么?但不是说,每一个稿子一定要批评什么东西,如果没有批评根本就不许讲,那也不好。9月1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全会第三次会议。这时,离大会开幕仅有两天,大会的所有准备工作就要结束了。
毛主席讲了文件的准备情况,他说:现在中心转到发言问题。所有同志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发言要精彩、生动、多样性,还要短。要有内容,要有表扬、有批评。有成绩,也有缺点有解决的办法,不要千篇一律。这篇文章是可以做的,比如政治报告,原来是10万字,一砍就是4万多字, 现在不到5 万字了,所以,文章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可以第三种写法,也可以第四种写法。如果我们的发言稿能有比较高的水平,我们这个会议就会开得好。现在,这几个文件是相当有水平的,选举也会选举得好。文件是大家参加意见,集体创作。这样,大家都有精神准备。没有精神准备,就要强加于人。我们对党外人上也是这样。我们每个重要法律,比如《共同纲领》和后来的宪法、土地改革法、农业合作社章程,都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的,根据大家的意见,改过来,改过去。为什么我们通过一个东西总是大家举手?人家莫名其妙,“这不是强迫命令”?土地改革法,刘文辉都举了手。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事先听大家的意见,改过来,改过去,讲通了,这样办事办得快,步伐比较整齐,就团结统一了。
会议对政治报告和其他几个文件进行讨论后,基本通过。
毛主席和第一代领导人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写文章、修改文章不足为奇,可以说习以为常,毛主席就是靠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的四大家族的。在写文章上,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动手,严肃认真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写文章的事,而是老一代革命家对待工作务实,深入实际,作风扎实,不飘浮,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