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韩信

说起西汉淮阴侯韩信,很少有人不知道的。

韩信是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重要功臣,韩信本人奇特的经历和个性,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典故之最。

像什么“胯下之辱”、“国士无双”、“战必胜,攻必取”、“一饭千金”、“十面埋伏”、“背水一战”等等。

今天来聊一聊韩信对待漂母和淮阴屠中的少年。

《史记》中记载,在韩信还未成名的时候,经常挨饿,漂母见他可怜,经常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发迹当楚王的时候,就赏赐了漂母千金。而当初侮辱他的少年,韩信让他当了楚中尉。

这两件事,其实还是有难易和优劣的。

也就是赐漂母易,官少年难。

怎么理解呢?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韩信已经被封为楚王,可以说是既富且贵,千金对于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吧。韩信的眼中的千金估计也就像我们普通老百姓一件价值稍高一点的衣服或者是一顿豪华大餐吧。

如果把这赏赐给毫不相干的路人,那没话说,用它来报答自己落魄时的恩人,感觉有点不够分量。

此外,韩信报答漂母的时间是不是有点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信与淮阴辱己少年

韩信很早就拜大将军了,就是被封齐王时,报答漂母也还说得过去,为什么等到被封楚王才想起来报答呢?

至于给予侮辱自己的少年官职,这一点,还是要有胸襟和气度的。

不过,当时韩信对诸位将官说的话,明显不够真诚,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什么叫做“杀之无名”?

当初就是那个人,让韩信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这就是羞辱士人呀,这时把他杀了,怎么能说杀之无名呢?

韩信之所以不敢杀,无非就是怕法律制裁。杀人抵命,不管哪个朝代,基本上是没跑了,更何况是严苛的秦朝的法律。

留下有用之身,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因为杀人而抵命,这是普通人的人之常情罢了。韩信只不过不想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借一番言辞掩饰而已。

为什么说韩信给少年官做,气度和胸襟还是不错的呢?

因为这个时候,韩信都已经是楚王了,杀这样一个无赖,就像捏死一只虱子和跳蚤一样。

这时不杀无赖少年,少年都应该感恩戴德了,更何况还给他官做。

这一点韩信能和古今圣贤比上一比了,不过韩信肯定是算不算圣贤的,韩信称得上英雄二字。

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很多都是受到小人刺激而成就的。比如说苏秦当初受到的刺激,就是老婆不织布,嫂子不烧饭。老婆、嫂子就是苏秦的淮阴少年。

韩信则是淮阴少年,对他呵斥侮辱,让他从胯下钻过。淮阴少年就是苏秦当日的老婆、嫂子。

韩信之所以有今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就是淮阴少年的功劳。这样看来,淮阴少年比漂母的功劳大。不杀他反而给他官做,的确是韩信的高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信与漂母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大丈夫得志后,就要让当初有恩有仇的人都要亲眼瞧见,让他们感叹佩服,这样才能让他们明白自己今日的得意。

如果大富大贵之后回到故乡,仇家早已经死翘翘了,而自己的亲友故交也没有几个了,这样的大富大贵就好比黑夜里穿着华丽的服装一样,谁又能够知道呢。

假如韩信当年就杀了少年,那么这时自己显赫的声势,威风的派头,你再去阴间把他找来看一看,能行吗?

韩信没杀他,留下一条性命,让他亲眼瞧瞧,不是让他更加羞愧吗?这样不杀比杀了他还狠,又给他官做,让他时时刻刻都甘拜下风,就是想找一块藏羞之地也不可能,这样不是更厉害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漂母祠

这才是报仇雪恨的好方法,这才是英雄的高招。

聊聊清朝初期吴地(苏州)的民俗

北宋江南方腊起义始末

王侯将相的煞星——北齐屠夫刘桃枝

清朝及之前的海南黎族人是什么样的?

一文浅谈安徽省各县命名由来

韩信报答漂母够分量吗?对待淮阴辱己少年是报复还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