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仲
1949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北平双清别墅阅读关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报道
一
香山双清别墅是一座在松柏掩映下的山间小院,因院内一座石壁下淌出的两眼清泉而得名。毛泽东曾在这里居住过181天。到这里参观,小院会给你讲述发生在这181天里的许多故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选择住在这里,还费了一番周折。
从1949年1月到3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北平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程子华等,都参与了选址事宜。
最初的方案是直接进入中南海。因为当时北平城秩序混乱,进中南海目标太大,安全无保证,放弃了。
继而又有住进颐和园的提议,但被毛泽东否定了。如果党中央进驻颐和园,颐和园就要封园,工作人员要清理。毛泽东说,不能因为我就不让老百姓进来,颐和园不是我一个人的颐和园。
最后选定香山双清别墅。这里建筑古朴,环境幽雅,竹林、银杏、松柏,装点着小院,没有闲散人员打扰,也不会打扰别人,符合毛泽东的要求。2月7日,李克农、程子华又亲自到香山勘察,基本敲定。最后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汇报,得到首肯。
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入北平。
下午5时,毛泽东在西苑机场阅兵。
这次阅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来,领袖们第一次以胜利者姿态举行的阅兵。它是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北平的奠基礼,也是开国大典的一次预演。尽管那阵势不太规范,训练也不到5天,但那是刚刚打赢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英雄部队,有“塔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部队的英模代表及连以上干部。那阵势虽不太规范,但队伍威武整齐,士气高昂。他们手中操持的高射炮、榴弹炮、坦克车、重炮等武器,多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美式、日式装备。毛泽东频频向部队挥手,部队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无敌无畏!
毛泽东喜爱这支部队。3月31日,他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一起,在香山宴请了这支部队的师以上干部。这也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第一次。当然,赴宴的代表们也代表了没到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有中坚力量,因为那些部队还在战斗中,没有机会赶到北平。
阅兵后当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入住双清别墅。这一天,距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闭幕不到两周。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示,并把进京比作“赶考”,誓言“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据说,这一晚,毛泽东没有睡好。原因是沙发床太软了,不舒服。第二天,周恩来亲自过问,让工作人员赶制了一张大型木板床,这才满足了毛泽东的需要。
双清别墅,为保密对外称“劳动大学”。住进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二
走进展室,听了介绍,让人感到,毛泽东在这181天里,干了许多大事。大事有多大?改天换地!
毛泽东住进双清别墅,除指挥渡江战役、肃清还在抵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外,主要精力就是筹备成立新中国。
1949年5月3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他对斯大林说,现在,中国共产党有两大任务:“军事任务与经济任务”。电文中还提出请苏联派遣专家,给予支援。
在这里,毛泽东没有告诉斯大林中国共产党要成立新中国。尽管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但这时国名还在复议中,具体建国时间也还没有确定。
筹备建国,首先是说服、争取有影响的民主党派、国民党军中的爱国将领,以及各行各业追求和平建国的友好人士。
建国和战争不同,建国要有广泛的代表性。毛泽东做这个工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毛泽东先会见了张治中。张治中号称“和平将军”,他没有和共产党的军队交过一次手;他是蒋介石的亲信,同时又是周恩来的好朋友。当时,张是国民党谈判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毛泽东和他长谈,深刻地阐述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的大局大势,促使他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
与张治中长谈后,毛泽东把争取对象放在了更广阔的领域,先是找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李济深、“七君子”领头人沈钧儒、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坚持“抗日反蒋”的蔡廷锴、中国致公党干事会负责人陈其尤等交谈,紧接着又同早年加入同盟会的邵力子、曾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黄绍竑、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章士钊、国民政府立法委员李蒸、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刘斐、爱国民主人士卢郁文等人接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4月23日,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毛泽东得到这个战报,十分高兴,乘兴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从此,毛泽东筹备建国的步伐加快了:召开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毛泽东争取各方代表共同建国的工作一刻没有停。他曾亲自赶到颐和园益寿堂探访柳亚子,同他谈诗作赋,并同乘小船游览了昆明湖;还会见了中共一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李达;会见华侨代表陈嘉庚;《绥远和平协议》签字生效后,他会见了傅作义,进一步商谈绥远和平解放有关事宜;他还亲自复电远在上海的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革命战线迅速发展,残敌就歼为期不远。今后工作重心在于建设,亟盼各方友好共同努力”;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闭幕当天,他发信到上海,邀请宋庆龄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的加盟意义重大,她既代表了孙中山,也代表了国共合作派,蒋介石更孤立了。
这些重磅人物,在毛泽东的信任、保荐、启发下,为成立新中国建言献策,非常积极热烈。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号,就是民主人士张奚若提出的。毛泽东约谈、访问、致电、致信的这些人,都成了新中国新政权的班底成员。
在那181天里,毛泽东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为新闻界撰稿就占用了他很多时间。《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针对美国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连续为新华社撰写5篇社论,就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最后那5篇压卷之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这5篇社论,文字简练,笔锋犀利,像一支支利剑插入敌人心脏;连同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签署发表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各党派各团体为纪念“七七”抗日战争十二周年宣言》,加上他亲自起草的一些电文、命令、布告、指示等,都与他筹备建国的大事息息相关,是建立新中国的指导方针,奠定了强大思想和理论基础。
三
新中国要站住脚,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重中之重。然而,100多年来,战乱不断,中国遭受大大小小帝国主义的侵略、烧杀抢掠,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当时几亿人要吃、要穿、要活,许多工业产品几乎为零,火柴叫“洋火”,铁钉叫“洋钉”,汽油叫“洋油”,当时的钢铁产量还不够给每个人打一把菜刀,恢复经济谈何容易。
但是,毛泽东预见之远、领导之英明高人一筹。全国的战争还在继续,即着手考虑恢复生产。他找各方人士谈话听取意见之后,4月15日就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他也管这叫“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
从他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不难看出,他要领导新中国发展经济的迫切心情。他说:“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是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作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这是1949年6月30日之前的事,是在他找了李济深、张治中、张澜等各方人士谈话之后,在他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清样稿中加上去的。他急切地要求全党“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是什么人)学经济工作”,“老老实实地学”“不要装懂”。这是多么急迫而又有远见的一着棋呀!
“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一经提出,全国上下、四面八方都行动起来了。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的生产运动搞得红红火火。1949年沈阳第一机器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车床,1952年9月太原钢铁厂产出第一炉不锈钢,1953年5月上海第三制药厂结束了青霉素依赖进口的局面,1953年9月上海灯泡厂拉出新中国第一根钨丝,1953年11月柳州机械厂试制出新中国第一代汽油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可是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炼钢能力已经达到226万吨。到1966年,中国建成并投产大中型项目达到1198项,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就在这期间,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来的5年间,“蘑菇云”震撼世界,人造卫星漫游九天云外,中国令世界刮目相看。
四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离开了他最初“赶考”生活181天的地方。
这181天,见证了毛泽东捣毁蒋家王朝的指挥艺术及独特的政治家风采,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故事动人心弦。
在这181天里,毛泽东穿着露脚指头的鞋、带补丁的衣服,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扫100多年来旧中国被奴役、被掠夺、被烧杀、被羞辱的历史,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共和国,让人民挺起了腰杆,站起来做人;让中国人民、更让世界上那些反动政客认清了“天翻地覆慨而慷”这诗句的真正含义。
所以,周恩来说:“这是毛主席发布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命令的地方,因此,我们要记住这个地方。”
“记住这个地方”——双清别墅,北京市海淀区买卖街40号香山公园静宜园内;北京市海淀区第一批不可移动名录;北京市第一批革命史迹名录;北京市红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进京“赶考”75周年,我们要记住这181天里新中国缔造者们书写的惊天动地的故事。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