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 | 引领 | 成长
强化“名师”意识
增强“名师”效应
校级“职教名师”
经验交流活动
为充分发挥第一届校级“职教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名师”意识,增强“名师”效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促进学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0月18日下午,校级“职教名师”经验交流活动在学院会务厅举办。师资与科研处处长吴春颖主持活动,五位校级“职教名师”依次发言。
01
影视与表演系教师王超
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以轻松的方式,分享在专业建设上的经验,强调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中的基石地位。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是一份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还是学院独特办学理念的生动展现,蕴含以就业市场为航向,紧密贴合社会对人才的期待,精准设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教育智慧。在实施培养方案的征途中,构建全面而严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严格的教学过程监控和评估中,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02
工艺美术系教师何丹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教师要在课程中起到“示范者”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与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家精神不仅体现在专业教学的严谨性上,还体现在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学生的关爱中。在探索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积极实践,通过课程设计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更能培育出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03
影视与表演系教师尹儒非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我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时代的浪潮已经到来,不仅重塑了教育行业的面貌,也为我们个人的教学之路开辟了新的方向。在日常的教学探索中,融合智慧教室等软硬件设施,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录制数字化课程时,我坚持内容为王,力求每一门课程都能特色鲜明、技能点明确,兼顾实用性与观赏性。数字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我们职业教育者对品质与创新的不懈追求,数字化教学改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实践者,也是学习者。未来需要我们持续探索、勇于创新,不断为这一过程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04
工艺美术系教师张方元
在“赛教融合,以赛促教”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中,发现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实践证明“赛事推动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与竞赛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通过增设实验课程和实训项目,重构教学体系、强化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竞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赛事平台的构建促进学生跨学科技能的发展,师生紧密合作,备战竞赛,促进教学互动,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取得佳绩,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05
广告策划系教师高原
在教育家精神指引下,教师应以身作则,展现师德风范,实施差异化教学,助力学生综合发展。教学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筛选赛事,对比课程大纲和赛事要求明确技能及项目,以成果为导向设计实训。教学时梳理形成“讲重点、验技能、分形式、促参与、全评价”的项目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教学后从“项目与目标一致性、赛道与技能紧密性、教学与实训衔接性、成果与能力验证性”等角度反思与改进,并多渠道拓展教学资源,创造多元的学习与体验机会,增强专业能力。我将牢记教育初心,时刻探索学习,全面提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