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老人讲“早霜降喜参忧,晚霜降坟满丘”,今年霜降是早还是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左右,当太阳黄的位置经到达黄经210°时,进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之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节气。
霜降可是秋季里的大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今年秋季就剩下这一个节气。接近尾声了,即将迈入冬天。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降一到,自然界中树叶枯黄飘落,蛰虫趴在洞中,耷拉个脑袋,不动不食,进入助眠状态,而我们人也开始“进补”,为抵御寒冷的冬天储备能量。
南天竹
很多人误以为“霜降”时的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其实,古人早就发现“霜”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在寒冷的大地表面或物体表面上直接凝华结晶而成的。例如,在东汉王充《论衡》中就说:“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意思是说,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古人把霜降节气的这十五天分为三候,每候为五天,用来更加准确的描述节气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霜降三候分别是: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到了霜降节气的第一个五天,自然中的豺狼开始捕猎,祭天囤冬,先陈列后食用,要为接下来的冬天做准备了;而到了霜降节气的第二个五天时,人们发现世间的草木开始变得枯黄败落,地上满是黄色的落叶;到了霜降节气的最后一个五天,人们则是百虫也不再出来吓人,纷纷回到自己的洞中蛰伏,这个时候的蛰虫,全都不动不食,垂下头来,仿佛进入冬眠状态一样。
今年的霜降是交节在公历10月23日,农历九月廿一这天,在农村,有老人讲“早霜降喜参忧,晚霜降坟满丘”,什么意思?今年霜降是早还是晚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这句农谚中说的“早霜降”和“晚霜降”,是按照农历上的时间来说的。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所以,每年的霜降节气对应的公历时间都是比较固定的,通常都是在10月23日前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由于农历上存在闰月的关系,霜降对应的农历时间就不固定了,有的年份会落在农历九月里,有的年份则会落在农历十月份里。
按照古代民间的说法,人们把霜降节气落在农历九月十五之前称为是“早霜降”,把霜降节气落在农历九月十五之后称为是“晚霜降。今年的霜降是在农历九月十五这天,显然是”晚霜降”。
霜降节气来得早,对于农作物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会造成一些不耐寒的作物会过早的枯萎死亡,而对于那些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又会因为生长周期不足,导致籽粒干瘪不饱满,从而影响到粮食的产量与品质。
老话说 “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暖烘烘”,不过,“早霜降”通常意味着当年的冬天偏冷,是个冷冬,这对于越冬作物,如小麦、大蒜等作物是有利的,不会在年前出现旺长的情况,能使其安全越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燕麦
而“晚霜降”,则意味着冷空气到来的时间也会比较晚,这就会影响到后期的天气走势,可能导致前半冬天气不会太过寒冷,出现暖冬的情况。这样一来,来年春天可能会有春旱或倒春寒发生。
倒春寒会造成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喜温农作物烂种死苗,已经出土的幼苗被大量冻死,开花授粉期的果树大面积烂秧、开花坐果率降低,给农人带来较大的损失。
眼子菜
古代是农业社会,日常生活的主要来源都是靠种地,一旦作物出现减产,人们就要为生计发愁了。因此,有了“早霜降喜参忧,晚霜降坟满丘”的讲法。
对此,大家怎么看?您认为古人总结得有道理吗?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霜降节气有哪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