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大医院科研实力,拼管理者的远见,更拼财力

文|《财经》记者 赵天宇

编|王小

大型医院对科研的投入在加大。

总金额超亿元,这是2024年10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项自研试剂转化项目与企业签约的成果。与此同时,由该医院运营管理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也在10月14日竣工验收了科研教学楼,其中规划了中心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多学科实验平台、生物样本库等功能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拿到的立项数量也不少。8月23日,一年一度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结果公布,在医院立项数量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166项位列第三。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下称“华西医院”)总立项数297项,居全国医院第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3项,连续四年蝉联第二。

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的目的是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交流提供科研经费资助,目前已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推手。2023年,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经费(含联合资助方经费)约319亿元。

在国内医院科研实力和科室声誉,以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的情况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此次自然科学基金医院立项数量上,排位前十中,北方仅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家,而位于长江以南的浙大系、上交系、华科系医院分别占两个席位;前30中,仅六家医院位于北方。

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量化体现,也是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来衡量,仅能反映医院科研实力的一个侧面,比如另一份榜单,7月19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STEM)显示,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学科)、北京大学医学部位列前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力的差距

医院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最直观的是硬实力能否支撑起科研活动。

医生做科研并不是只靠一张纸、一个脑子就能出成果,更要借力于所在医疗机构的平台,如蛋白质组学研究、基因组学研究,都需要机器设备的投入,也就是拼医院的财力。

“基础研究拼的是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学数据科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特聘教授李栋说,财务状况不良的医院,从事基础研究举步维艰,仅仅是养实验动物都养不起。为了做实验,一个基因敲除的小鼠,生命力比较脆弱,需要非常精细的营养和看护,其开销堪比博士后的工资,财力不足的医院很难支持。

中国医院的财力分布并不均衡。

根据各地政府部门及医院发布的2023年预算情况,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219.86亿元的预算收入为最高。2024年自然科学基金医院课题立项数量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获批资助91项,位列全国前30。

华西医院2023年的预算收入排第二,据该院披露,为143.66亿元。2024年已是华西医院连续八年在自然科学基金医院课题立项数量上独占魁首。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自然科学基金医院立项榜上排第八,据该院披露,2023年预算收入为132.61亿元,也是全国各大医院预算收入的第三位。

医院的预算总收入,与财政拨款、医院规模、医院等级、患者数量等因素有关。

即使只看财政补偿一项,公立医院也是不平衡的。中部地区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水平低于东部、西部地区,发达地区财政的补偿力度高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而且,即便同处一地,财政补偿倾向于城市和区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投入较少。

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现状分析及思考》中提及,级别较高、规模较大、 位置较中心的医院能获得更大规模的财政投入。

2014年-2018年,北京市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中,有82.82%的财政补助流向三级医院, 且流向趋势向三级医院倾斜。在投入总量上, 三级医院高于一、二级医院,城市中心区医院高于其他区医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卢城城等人的研究亦有类似结论,在南昌市,处于不同位置的医院财政补偿差距大。这是因为南昌市政府将医院在职职工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床位数等指标作为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而没能考量如经济情况、人口数量、区域分布、健康状况等因素。

如南昌市第一医院,是该市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该医院的院本部是东湖院区,位于繁华的市中心。2017年,这家医院的医疗收入为7.37亿元,财政补助收入1.66亿元。同年,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一家二甲医院,医疗收入不到2亿元,财政补助收入为5546.67万元。

因此,一些想上进的医生,即便想申请科研课题,也得先衡量所在医院的地理位置、实验设备、实验室环境等多重因素是否有利于科研活动。这让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更具吸引力。

一位医生告诉《财经》,顶尖医学院毕业的人才,出国进修再回国,大部分人会选择科研实力强的医院,比如广东的中山系医院、上海的复旦系和交大系医院。这些人才的流入,也做强了医院的科研。

而基础研究做得好,又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医院科研课题拿得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院科研经费从何来

医院的科研经费,来源主要包括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医院自身投入三大类。

其中,横向科研经费是医院从企业或者其他机构获得的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则指来自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等部门的经费。

南京鼓楼医院作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2023年,横向科研经费项目立项共计665 项,立项金额1.15亿元。其中,来源于企业、医院、高校科研项目占多数,共516 项,总金额 9662.35 万元,占比 83.82%。而且2020年-2023年,该医院的横向科研经费项目逐年增加,以企业科研合作项目为主。

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的,既有迈瑞医疗、泰康保险集团等行业头部公司,也有世和基因这样的南京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是说,医院的科研经费水平,与本地医疗科技产业的兴旺程度密切相关,产业发达地区的医院更有做科研的底气。

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医院之间的竞争很激烈。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度报告显示,“面上项目”是资助项目数量最多的一类。面上项目,是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在面上项目中,医学科学部的申请数最多,资助率也最低,为13.22%,是面上项目竞争最激烈的学部。

自然科学基金委还有一个板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往往是青年科技人才独立研究的“第一桶金”,直接影响未来其他项目申请及职称评定。

在该基金项目中,医学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生命科学部申请数量最多,相应的资助竞争也比其他学部来得更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院的科研意识,在于“一把手”的重视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医院管理者的远见就很重要。

华西医院已经连续14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医院立项数量超100项,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医疗机构第一。原因之一就是,虽然作为三级医院在国家卫健委的绩效考核中,科研是一项,而华西医院的管理者们更是将科研纳入医院内部年度重点工作,每年召开全院动员会,分析现状,并查找差距。

华西医院还有“基金学术大讲堂”,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面向全院基金申请者和项目辅助人员,交流活动几乎场场爆满,单次培训人数最多时能达到5000多人。

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华西医院有专门的激励政策,称为“华西九条”,如允许科技人员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医院每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主要支持具有转化前景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对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的项目团队给予倾斜。

医院的科研意识,与院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

李栋曾在华西医院大数据中心担任特聘教授六年。当时正值华西医院改组领导班子,54个科主任向华西医院的院领导述职。他记得院领导说,你也别展示以往有多少研究成果,判断你能不能当主任,我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除了看好病,把你们科室带起来,能不能搞科研?能搞,主任留下,不能搞就下去。

“就这么简单粗暴。”李栋对《财经》说,这使得当时所有的科主任都是一手抓临床、一手抓科研,而且两手都要硬。

重视科研,医院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很重要。2024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新版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榜单共选出217098名科学家,大致涵盖了各学科排名前2%的科学家。其中,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称“深圳三院”)有五人入选,院长卢洪洲、副院长张政、刘映霞教授、罗伟仁研究员及杨扬研究员。

自2019年7月至今,该榜单共计发布了七个版本,卢洪洲、张政、刘映霞、杨扬已经连续四年名列该榜单。

在深圳三院,包括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深圳市肝病研究所在内,有一些不出诊的专职研究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做课题。卢洪洲曾告诉《财经》,“医院需要的是能够解决临床问题、能够转化落地的研究。”

深圳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让医院管理者们也不能不重视科研。“十四五”以来深圳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前沿医疗技术发展,在市属医院优先布局11个重点学科群,并印发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引导医学科学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布局。

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医院立项数量上,今年深圳亦有不少医院创下佳绩,比如深圳市人民医院共获批立项27个。

三甲医院秀实力,不仅在医疗水平、床位数量,未来的可持续性还要看基础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