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奖’的获得也在帮助我更好地推进紫杉醇的相关研究工作。”闫建斌说,“这个奖本身就是不同的学科领域交流合作的优秀平台,已经有几位获奖者和我在探讨新的研究方向,这些各领域选出来的杰出科学家在一起,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更加自然和深入,这将大大增强创新能力。”他希望,未来能在紫杉醇的高效生物制造方向进行更具深度的探索。
10月19日第六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49位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该殊荣。其中,深圳有三位青年科学家获奖为历年最多。
两位来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分别是数学物理领域的卢海舟和化学新材料领域的谭斌;另一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的闫建斌。
卢海舟此次凭借“探索拓扑物性量子时空几何方向”获奖。南科大官网显示,他在2015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现为该校讲席教授,主讲量子力学、量子输运理论等课程,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利用量子场论方法研究拓扑物质等新材料中的物相和电子输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提供原型理论,多个理论工作被实验支持和广泛应用,包括发现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新机制,为30年的探索开辟了新路。
谭斌此次获奖的方向是“探索有机催化非活化不饱和烃的不对称转化”。南科大官网显示,他是该校终身教授,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科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包括:核心骨架结构导向的催化不对称合成、现代催化体系和绿色合成新方法的开发、金属与有机催化协同的催化体系应用、手性药物的开发和天然产物策略全合成。
闫建斌凭“探索实现紫杉醇的高效生物制造”上榜。今年1月,《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闫建斌与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等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巴卡亭III生物合成酶的鉴定与异源重构》,研究发现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缺失的关键酶“T9αH”“TOT”,阐明了关键结构分子——紫杉烷氧杂环丁烷的形成机制,打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该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紫杉醇合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上站在了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是由杨振宁、饶毅、潘建伟、高文、施一公、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于2018年共同发起,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获奖人年仅31岁,7位38岁以下获奖人;7位女性获奖人,数学物理学领域首现3位获奖人,占据半壁江山;10家机构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获奖人……新一届获奖人呈现出的新风貌,体现着这个年轻的奖项,在资助6届、近300位青年科学家后不断生长的朝气与活力。
“科学探索奖”已进入第六年,在“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企业出资、基金会运营”的模式下,始终坚持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的资助理念:鼓励原创。为此,“科学探索奖”不断总结经验,自我提升,从治理结构持续更新、管理委员会亮相;到评委换届有序进行,进一步推动评审队伍年轻化;再到评审机制不断优化,力求拓展科学视野与实现科学品位多样化。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同时,营造和建设良性、健康的评审文化,评审务求客观公正、风朗气清。
“6年来,6000多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参与了奖项申报,297位顶尖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从创办至今,‘科学探索奖’坚持为基础科研投射一束光,让科学家们成为真正的明星。”
本届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闫建斌在解析“抗癌明星药物”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步骤方面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他绘制了南方红豆杉基因组图谱,发现了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揭示了紫杉醇合成调控的新机制,实现了紫杉醇生产原料巴卡亭III的异源生物合成,从而打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该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自主的紫杉醇生物制造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