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而大自然的气象条件又是处于变化之中,绝对的“恒定气象”是不存在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的某些变化,常常能直接导致人体不适,诱发各种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气象变化与秋季过敏

气象条件的变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的缓慢变化;另一种是非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人体对这两种变化均需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完全适应。若气象变化超过了人体适应能力,就会导致人体不舒适。现代医学称之为“气象过敏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焦虑、头痛晕眩、恶心、失眠、多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气象变化为何会引起过敏

美国病理学教授彼得森博士认为,在气候呈周期性的缓慢变化过程中,人体出现的气象过敏症是由于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变化(主要是季节变化)导致了人体细胞摄氧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国内专家对气象条件非周期性变化引发的气象过敏症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他们认为,当天气变化时,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刺激感受器官和分泌器官,从而适当调节内分泌功能,以保持天气变化前后的生理平衡。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天气变化剧烈,人体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不能满足,就会导致气象过敏症的发生。

秋季是两种气象条件变化都很显著的季节。一方面,和夏季相比,秋天气温和湿度有所降低,气压则有所升高,这就势必影响人体细胞的摄氧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抑郁、失眠、头痛等气象过敏症状就是生理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反应;另一方面,秋季也是天气系统比较活跃的季节,冷暖空气时常交替,气象要素变化比较剧烈和频繁,最易引发较为严重的气象过敏症,所以要特别注意预防。

气象变化与感冒

感冒发生的概率与一天中的平均气温有关系,但与一天中气温的日较差(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关系更大。临床实践也证明,每一次发生“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都会随之突增。“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一般都是由“锋面”(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天气系统带来的。尤其是冬春季,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锋面活动更为频繁。

四季的气候变化是一种大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着感冒发病的总体分布,也“决定”着感冒的类型。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由于六淫之首的“风邪”所引发,但又认为,在不同的季节,“风邪”的表现是不同的。春季为“温”,夏季为“暑湿”,秋季为“燥”,冬季为“寒”。正因为如此,人患感冒的症状就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所谓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夹湿或夹暑感冒、夹燥感冒。其中前两种感冒症状是一般的头疼、发热、鼻塞流涕等,夹湿或夹暑感冒则常伴有胸闷、骨节疼痛症状,夹燥感冒则伴有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等症状。

气象变化与慢性病发作

深秋或初春时节,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湿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天气阴晴无常,忽冷忽热,常常是热几天冷几天。日间气温也是中午前后较高,早晚和夜间较低,尤其是凌晨四五点,气温降至最低值,即古人说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每逢初春季节,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而体内各控制系统对多变气候的应变能力,至少需要几个星期的调节过程。这样,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有慢性病的人则容易发病。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天气变化(尤其是冷锋过境)较为敏感。天气突变时,炎症性关节组织功能紊乱,毛细血管出现淤血和血流不均现象,从而导致疼痛和组织浮肿。支气管哮喘在冷锋过境的当日发病率最高。因为哮喘症多半都是由感冒或鼻炎诱发的,而感冒或鼻炎与冷锋活动有直接关系。

气象变化与心血管病

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天气和健康》曾指出,每当寒潮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我国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也发现,约77%的心肌梗死患者和54%的冠心病患者在寒潮天气下病情加重。每次寒潮过境,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便明显升高。

德国《医学世界》曾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进行一次回顾性调查,结论是,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最高。我国的调查也表明,11月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高峰期之一。事实上,11月份也是我国冷空气最活跃的月份。统计气象资料发现,11月份内平均变温(即气温的变化幅度)可达7~10摄氏度,是一年中最高月份。国内医疗气象专家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变温”是诱发心血管病的最重要的气象指标。而在隆冬季节(1月份),气温虽然较低,但“变温”较小,天气相对较稳定,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