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去更新父母的消费观。尽管这个过程当中拉锯和碰鼻无数,尽管常有人劝我“孝顺孝顺,顺就是孝,顺着父母的习惯就好”,但我还是坚持,潜移默化引导他们,去发现和享受真正自在的、匹配家庭财务能力的生活。

作家六六曾发表过一篇小品文,说此生还能打败她的,只剩儿子的天真和老爹的“无鞋”。大意是说,她不知道给父亲买过多少双新鞋,但父亲就是坚持对着一双破鞋“缝缝补补又三年”,还穿着这双鞋参加她的某次活动,以至于她被朋友误会没照顾好老人。

类似的故事可能在许多家庭都有各自的演绎版本。我曾在微信群里领过这个话题,收集到诸多或令人啼笑皆非、或令人心痛惋惜的桥段,生活堪比脱口秀。比如有老人一箱水果总先捡烂的吃,结果就是吃了一箱烂水果;有老人守着几个榫卯松动的旧凳子不肯换新,结果某次踩在凳子上摸高不慎摔倒;还有群友家的老人收集了大半年的废品,不肯扔到小区的可回收垃圾桶,而是坚持送去几公里外回收站,这么大包的瓶瓶罐罐和沉重的旧报纸老人怎么可能提得动,群友无奈只能开着他的3.2T排量的车接送,可想而知这卖废品的钱还不抵来去汽油费,要说为环保做贡献吧,这头又没做到节能减排。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在两代人不同的消费行为面前,被撕开的其实是社会对“消费”长期以来的观念碰撞,这样的碰撞也常发生在父母与我的对谈中。一边是,在这片显然更褒奖“欲望克制”、“放低自我”的东方文化土壤里,谈“俭以修身”、“勤俭持家”这样的概念往往更迎合文化口味,谈消费则似乎总被认为裹挟着资本的合谋;但另一边,当社会经济大发展,人们早已不愁温饱刚需之后,有没有必要对“可选消费”过度克制,甚至,在父辈那里,还有未抹去饥饿记忆的一丝“消费羞耻”?

所以是否,过度的欲望扩张、靠物质堆砌的虚荣、超过能力的消费,和,过度的欲望克制,靠节俭才能支撑的安全感,和毫无必要的“消费羞耻”,其实兀自存在于非理性的两端——这些观念其实都控制了我们,剥夺或扭曲了我们的主体性,都是让我们不自由的。

我曾因采访而旁听过一堂理念先进的亲子财商课,课上重点纠正了“不花钱的才是好孩子”的中国父母传统教育方式。一份来自犹太财商研究者调查给出了点睛之笔:这样的观念,是和“钱”建立起紧张关系,并逐步演化为一种“不配得”的心理障碍,与钱保持紧张关系以显示自己的某种清高,会导致无法通过坦然和正确的赚钱和消费,来达成必要的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划重点,不管是过度铺张还是过度抑制,其实都是因为和“钱”的关系过于紧张。

钱,应当是工具而非归宿,消费,应当是手段而非目的;其服务主体,是“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而不是反之,我们用扩张或压抑在为“它”或某种刻板观念服务。

我的妈妈从小就向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她原始的消费观,是从上海去一趟苏杭已算奢侈,我要帮她报名出境旅行她是断然拒绝的。于是我将计就计,在新加坡工作那阵子,半哄半真地说自己生活自理欠佳,肠胃健康堪忧,太想念她做的饭菜,哄着她去把护照给办了。但护照一办完,我的肠胃疾病就奇迹般的康复了,不用特地来照顾了。她埋怨我不懂事,说一张护照工本费220元浪费了;我说“新马泰三个国家旅行才3000多块,我出钱你出人,玩一趟回来护照总算没白办,到新加坡那晚还能见女儿,岂不比其他人更划算?”就这样,我妈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开启了她日后环球旅行的首站——尝到甜头和体会到拥抱世界的纵情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她去过的国家已经快比我多了。而这个爱好,也成为她退休生活最大的精神期待和生活乐趣。

2015年妈妈肺癌开刀,入院前一天,我带她去买了一辆她喜欢的SUV。一则,术后难免多次复诊往返医院,正需要用车;二则,鼓励她只要快快好起来,以后我们一家就去自驾,还打开中国地图,保证把她没有去过的省份(除高原外)全部填满。多年后当我们真的踏上自驾旅程,妈妈说我在她术前的那些话是一束光,在病痛最为剧烈的72小时里,她总是默默念着,熬过去就会有的辽阔山海,与路上欢声笑语的时光。

帮助父母确认并建设自己的爱好,只是其中一例,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消费观念的更新润物细无声在很多方面,比如用更多的智能家居和家政专业服务来腾出他们的双手和时间,再把这些时间投入到让自己精神愉悦的事务中去,等等。

回到开篇大家劝我的“孝顺就是顺,顺着父母的习惯就好”,我其实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是可以引导父母迭代观念和习惯的,一旦他们构建了舒适度更高的新习惯,他们也是不愿离开这个舒适区的。

我的这些源自生活的感知,在《三联生活周刊》的《当我们谈论消费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寻找到了形而上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论证人在生理本能和物质本能之外,还有追求价值感和意义感的精神本能。而所谓人性,不过是需求的集合。

“一切的需求最终都会外化到人的行为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费选择中显化。”

在我的个体体验中,“消费”其实铺在了那些流动的情感、天伦的时光、人对自我的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支持与牵记所寄于的场景的底层,滋养了岁月,振奋了人心。我的父母借助更健康的消费观,老有所乐、老有所盼,我是断然听不得他们到头来感慨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唏嘘没有为自己好好活过;而我们这一代,借助更智慧的消费态度,也借助诸如信用卡这样的消费金融工具,让生活更为积极,也让自身的主体性和自由度更为宽阔。

我还记得自己初入职场的第一套西装,是刷着招商银行Hello Kitty信用卡买下的,那套西装,在此后的很多年里被我称为“战袍”,在采访中、在主持台上,用以托举自信。我还记得第一台我自己买给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是惠普NC4200,它轻薄小巧,可以置入我的手袋而不显臃肿,但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中高端数码产品比今天贵得多,我至今清晰记得这台电脑的售价是14999元,而我当时的月薪不过几千元,最后,同样是在信用卡的加持之下,我以1250元的首付,分期12期就抱回了这台心仪已久电脑,而且整个分期没有付一分钱利息,享受了招行信用卡于行业首创的“免息分期付款”。

还有上文提到的那台在妈妈住院前一天紧急购置的SUV,这次消费是生活里的一场仪式感,承载了给即将面对重大手术的妈妈以勇气、鼓励和美好生活盼头的。但我妈妈从拿到体检CT报告发现病灶到确诊癌症入院,中间不过短短4天时间,我要垫付医药费,账上的活钱不够,也来不及调度资金,一枚小小的信用卡和购车分期,又成为了关键时刻关键消费的大支撑。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家庭的顶梁柱,都会如我一般,在看到自己和家人生活一步一步变得更舒展、更充盈的时候,会感到得偿所愿,会觉得自己所有的辛勤劳作,吃过的苦、熬过的夜、那些咬紧牙关的坚持、那些凌晨5点天还没亮时响起的闹铃,一幕幕都是如此值得。而这些自我认同,往往链接着某些消费场景,比如,一家人徜徉在某个度假胜地,或是在一桌丰盛的宴席前。

在此间,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在200年前关于“消费”的经典论述:消费不全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真正的消费是一种人性的恢复过程,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消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还有非生存必需品在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价值。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环环相扣不仅推动着社会经济,也是一个个微观个体,完成着个人价值的实现。

“消费”让我们满血复活,再以饱满热情投入生产建设,如此的循环流动,又带来了更健康的社会经济运转。在“消费”的连接点完成这一闭环,我们都似涓涓细流,百川入海社会经济的繁荣浪潮。

说到这里插入一则小TIP,适逢“双十一”将至,那就插入一个与消费话题相关的彩蛋吧,活动见下图。即日起至11月15日之间,特邀招行信用卡持卡客户,使用手机支付交易单笔满18元(含),即可在“掌上生活”APP或微信笔笔返现活动页面刮取消费金优惠券,刮奖上限100次,消费金最高1111元!不仅如此,在指定网购平台使用招商银行信用卡分期支付,最高享24期0分期利率。

看,全社会正在众人拾柴,让消费这枚经济引擎运转有力,这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导语写到这里告一段落,女性视角的绵绵密密,难免把消费的意义和力量写小了,算是给今日荐读文章补充的一个脚注吧。在《当我们谈论消费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更多展现了消费之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作用的宏观叙事。欢迎各位搜索阅读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