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洪水季节到达入海口的流量每秒可达5至8万立方米,声势浩大如摧枯拉朽。位于长江口的横沙岛,既拥有长江母亲携带来的泥沙,也面临湍急的江水对浅滩和河床的冲刷。为了保护横沙岛周边生态,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青铺排3号”“方驳126”等铺排船化身“河床美容师”,誓要在长江口建一条生态航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这次要铺设的砂肋软体排和砼连锁块软体排,倒真像是给河床敷面膜、做保养。”“青铺排3号”船长张庆国看着眼前一张张长近192米、宽约40米的软体排,心中不禁感叹。所谓软体排,就是在厚厚的排布上绑好一片片的混凝土块,如同一张巨幅面膜,铺设在河床上以抵御江水冲击。要将“面膜”敷得又快又好,项目团队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让铺排船在汹涌的入海口“站稳脚跟”。

奔涌而来的江流不断拍打着船身,一旦船机设备承受不住,便会败下阵来。耳畔不断响起江水的拍打声,船舶指挥室里,张庆国果断指挥道:“甲板值班人员增加保养频次。”在潮汛的不断冲击下,系泊锚机和缆绳受到的压力和磨损越来越大,扑面而来的水汽也在侵蚀船机设备。

甲板上,大副宁友磊一边观察设备,一边提醒操作人员,橘黄色工装早已湿透,脸上的水珠不住地往下流。他抓住施工间歇检修系泊锚机,看到锚机上的杂物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从船舱里拿出一桶高性能润滑剂。“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今天,就是这润滑剂派上用场的时候。”在船员们共同努力下,铺排船稳稳地“扎根”在江中。

要将一张张软体排“面膜”精准铺设在河床上,铺排船上的“左膀右臂”——两台吊机派上用场。看似简单的左右协同铺设,实则难度非凡。面对6到7级阵风、1.8米高的涌浪,在距甲板五六米高的悬空操作室里,两名吊机手如何协同操作便成了最大的考验。

“老耿,你那边情况怎么样?”对讲机里,吊机手小李急切地询问着老师傅耿光栋的建议。“别慌,我来观察吊钩的晃动频率和幅度。”“1、2、3,走!”在耿师傅的指挥下,两台吊机抓住几十秒的瞬间将软体排沉放在预定位置。经过6个小时连续铺排,最后一组软体排完成铺设,耿师傅长舒了一口气。整个8月,“青铺排3号”铺设砼连锁块软体排36张,共计26.3万平方米,创下了该船单月铺排的最高记录。

“‘河床美容师’这个称呼好,我们不就是给河床做美容嘛。”听到新起的昵称,船员们笑作一团。夕阳下,“青铺排3号”再次驶向施工海域,新一轮的铺排战役即将打响。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李爱玲 邵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