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肖懿木摄

人民网郑州10月21日电(记者肖懿木)10月21日,“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等8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60余位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大会设置三个分会场,安排94场专题报告和41个海报展讲,学者们将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动植物考古学理论和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发现、农业与社会复杂化、稳定同位素研究、古DNA研究等多个议题。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地方,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研究的重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在致辞中表示,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的现代考古学三大课题中,河南都有重要的遗址发现。“正是因为河南在中华文明诞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河南考古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如今,科学技术正成为考古学前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据王巍介绍,河南科技考古研究力量在全国省级考古单位中处于前列,其中动物考古实验室发展迅速,现生动物骨骼比较标本库已有动物种类500多种6000余具,目前是我国动物考古方面收集家养动物标本最多的实验室,并建成“动物考古标本数据库”共享平台。植物考古与寄生物考古实验室初步建立起现生植物种子标本库,拥有现生植物种子标本1200余种。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已完成多处遗址500余例人骨和动物骨骼的分析,部分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完成了上百项年度考古遗址出土骨骼的鉴定整理,发表50多篇研究文章。在人类起源扩散、农业起源、社会复杂化与文明进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大考古课题研究中,都可以看到动物考古工作者的身影。”开幕式上,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罗运兵介绍了2023年中国动物考古的主要成就。他表示,中国动物考古研究已有相当丰厚的学术积累,应当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回馈社会,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动物考古故事。

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靳桂云表示,由于大多数遗址都保存了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中国的动植物考古工作对于考古学学科的贡献,越来越显著,这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学科特色。“我们有足够丰富的材料复原古代人类与动物和植物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而丰富我们对中华古老文明的理解,并向国际学术界介绍、阐明关于中国的历史、当代与未来的认识。”

据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南在科技考古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础条件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2023年8月,河南启动科技考古提升工程工作计划,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开展一批科技考古基础性研究课题,加大力度建设一批科技考古标准库,逐步建立科技考古融入田野考古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河南科技考古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目前,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的首批18个科技考古提升工程研究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依托南阳黄山遗址、开封州桥遗址等开展的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正在不断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依据。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多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动植物考古学理论和基础研究方面,与会专家将从动植物遗存的研究角度探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区域生计方式与资源利用、农业与复杂社会、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多个议题。

在动物考古报告中,与会学者除了对传统家养动物的研究外,还有学者另辟蹊径对扭蚌、丽蚌、贝饰、肉食资源消费、祭祀用牲、制骨作坊出土骨料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植物考古报告中,与会学者将围绕粟黍的起源及传播、水稻种植及传播、稻田管理的杂草功能、药材功能、亚麻的利用等进行讨论交流。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专家们将展示近年来在动植物考古学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古DNA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揭示古代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传播路径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稳定同位素报告中,复旦大学胡耀武教授将从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方面对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进行阐释。与会学者从稳定同位素分析角度解读先民的饲养策略及生业模式。

在古DNA分析报告中,吉林大学的蔡大伟教授将从古DAN研究角度对我国家养动物起源及扩散进行解读。与会学者将分享讨论家猫、古代马、古代猪、古代山羊、古代家犬、全新世圣水牛的遗传信息研究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