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第七轮次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第一次参加部帮扶就当组长,是领导的信任,也是组织的考验,压力不言而喻。很庆幸,此行的同事都是精英骨干,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心用情帮企业发现环境问题,和企业“同向而行”寻求解决方法,取得帮扶地各方的信任,圆满完成任务,成绩优秀。
帮扶一开始我们就确定好“方向”,严格按照部监督帮扶“不替代、不干预、不打扰”的总基调开展工作,同时要求每名组员在检查时,首先要查准弄清“异常情况的表象是什么、表象反映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深处的动机是什么”,其次要在弄清“四个是什么”之后,告诉企业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帮扶效果落到实处。
在此次帮扶中,我们经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研判发现,一家玻璃生产企业炉窑废气氮氧化物浓度日均值超标2.2倍,问题严重。现场帮扶发现,企业打开旁路,停用SCR脱硝系统,并称“脱硝装置催化剂层堵塞,排气不畅,造成炉窑内部负压较小近乎正压,影响了正常生产”。事实清晰,原因明了,似乎合理,情有可原,但造成的后果严重,“问题怎么解决”是摆在帮扶组面前的难题。帮扶组来自徐州,刚好经历过这类问题的解决和处置,有经验、有成果,也是再学习、再实践的历练。
37度的夏天,1400度的炉窑旁更加火热,帮扶组沿着炉窑周围至废气处理设施,再到排放口,从源头至末端,详细分析工艺,研究污染防治设施,分析烟气排放数据,寻找解决方法。最后,帮扶组从提高原辅料质量、优化催化剂层设计、增大脱硝喷吹压力、维修时减少投料降低生产负荷、快速冷却脱硝装置减少维修时间、增加应急处理设施等方面和企业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将徐州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向企业做了介绍。
“是我们的原因,这次超标是可以避免的!你们说的太实用了,我们知道怎么做了!”这是帮扶结束时企业负责人亲口对我们说,可能有恭维,但真诚的目光没有虚假,窗外月光消不了盛夏的燥热,但企业的话消除了我们一天的疲惫,值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枳”的徐州在转型升级中经历的阵痛和喜悦,帮“橘的故乡”淮南减少一份污染,这就是监督帮扶最大的意义。
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赵伟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