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初期,清政府根本没把英国人当一回事,所以除了在广州禁烟的林则徐外,基本没有哪支边防驻军认真备战的。双方开战初期,英军在进攻广州时并没有占到便宜,随后便开始转战厦门。没想到出了广州,全是“玻璃碴子”,一碰就碎,一路打到天津大沽口。

期间也曾试图从长江进入内陆,结果遭到两岸军民沿途层层阻击。可以说直到英军打到天津,清政府仍然有一战之力。但是,道光看到英军一路打过来,仿佛摧枯拉朽一般,吓破了胆。立刻和英国人交涉,恢复了和英国人的鸦片贸易、惩处林则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无论是军民,看到带领他们抗击侵略者的人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是发配充军,谁还敢全力抵抗?这是清政府层面的问题。清军的火炮技术主要还是继承自明军,期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拿着百年前的武器来对抗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正面对抗就是碾压。

清军能够在前期顶住英军的冲击也是占了守方的优势。一旦进入陆战,就毫无还手之力。其次,鸦片战争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刘曾经描述过的降维打击,这是在工业革命的时代在美洲,非洲和亚洲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但当它真真正正的发生在中国的时候,还是让人痛心。

这段历史,接受过九年业务教育的人都会知道是英国为了鸦片贸易而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半殖民半封建化的开始,也是一百多年惨痛历史的开端,清政府输在固步自封,盲目自大,技不如人,官场腐败。但下沉到细节,去观察这些陷入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人,这些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命运在这场事件中的转变和观念的变化,还是让人感慨。

历史,比大多数电影和小说要诡谲和精彩得多。再者,清政府其实说到底也算是入侵者,对底层人民的奴役,压迫,思想控制到了一种以前封建王朝所未有的高度。而大英帝国虽然对海外殖民地也是奴役和压迫,但是在思想和文明的输出、控制上,照清政府还是比较开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后期,皇族统治者们考虑得最多的,不是如何保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而是如何维持清朝的统治。即使割地,即使赔款,只要大清朝还是他爱新觉罗家的就好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君主立宪制那么多人喊那么多人搞却一直没成功,最后快亡了还搞了个皇族内阁。

清朝当时用的是长枪大刀弓箭,鸟铳和火绳枪,少量燧发枪,与英军的簧轮燧发枪相比,确实武器差距是很大。但是清军不傻,不是想象中那种拿着长矛砍刀往前冲以肉身堵抢眼的,火器元朝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了,当兵的早就知道这东西有多危险了,清军也是火枪在前齐射,近距离步兵冲锋肉搏的。

但当年怎么输成这么惨?其一就是因为康熙几位帝王打下的国力基础牢固,致使清军常年不打仗,已经跑不动,打不准,不会指挥了。其二,英国在挑起鸦片战争前,已经将“大烟”输入到了清军中,而长时间陷入那种“欲仙”状态的清军,自然也就是没什么战斗力了。

但是英国则不同,在一不小心“变异”了一次后,点出了“工业化”这个技能,从而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大英通过整合殖民地的资源,可调动的人力物力也远远超过社会结构原始的大清,进而可以碾压大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拥有巨大的领土和人口优势。当技术扩散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化,结合人口和领土优势,可以和英国的加强版(美国)打个平手。然后继续缩小技术差距,就可以在整体上占优势地位。

潮起潮落,起起伏伏。几千年的时间,我们经历过的低谷也多了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简单地说是降维打击。按照金灿荣的观点是工业文明打农业文明。也可以说是海洋商业文化打保守的农耕文化。关键是统治阶级思想的僵化,造成全方位的落后、愚昧。

虽然有几件先进的武器,但是从上到下大部分人员素质低劣。整体而言是有代差的。两军交战,一下就明白了,清军基本没有机会靠近就被射杀了。所以林则徐认识到,即使关公复活了这个仗也没法打。一百多年的与世隔绝,让清朝从最高统治者到山野村夫,都成为了愚昧无知的井底之蛙了。

而同时期的西方,虽然也存在着严重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但是勿庸置疑的是,西方面向贫苦阶层的基础教育,已经展开了。与中国同时期的五经四书的限制教育不同,西方的教育,虽然说是摆脱不了基督教教义的桎梏,但是包含着自然科学和生产劳动方面的教育,已然展开。

贫苦阶层的子女,只要能夠上学,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就会有一个粗略大致的了解。这样的现象,而在清政府奴役统治下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清朝统治者的狂妄无知和愚昧自大,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的第一个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昏愦无知的政府,它的失败是毫无疑问的。再加上以道光帝为首的统治高层,本身就没有坚定的抵抗意志,几番挫折下来,就斗志全消了。直到民国,民族视角才真正开始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流视角。

从宏观角度上讲就是文明维度不同,英国人已经是现代民族国家了,从思想文化,政治体制,科学技术,经济模式等等等,方方面面在碾压大清这个古代农业文明(帝国)。至于军事技术上的差距,这些东西都只是单单一个方面而已。一次鸦片战争中大清在局部战果上比非洲祖鲁武士和阿富汗酋长民兵都不如,也是自身偶然条件造成的,算运气没别人好而已。

我国一些近代史研究者还是敢说真话,多看一下他们的著作你就知道大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世界近代史研究禁忌比较少,只要你愿意看就能明白当时的世界环境。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疑问了。

清朝被吊打的原因,第一点说白了就是承平日久,清朝自己的军队基本和明朝一样已经养废了。第二点,清朝压根不敢动用民间力量,因为动用了别提英国佬,就算是八国的全部军队都来了也得扑街,毕竟那时候人多力量大,但是当他们扑街之后,下一个扑街的就是清朝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也是和明朝差不多,各种汉奸,带路党,那是层出不穷,这也是中国民族意识没有彻底觉醒之前的一大弊端,因为谁给钱,就帮谁。当时的中国军队,不仅是武器装备远远的落后于英国军队,而且中国军队的将领,大多数都是腐败无能的逃跑将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气慨去和英国军队作殊死的一搏。而军队中的士兵,大多数也都是贪生怕死之徒。这些人劫掠起百姓来是气吞山河,和敌人对阵的时 候就逃之夭夭。

而当时的中国中下层的劳动人民,也是麻木愚昧的抱着中立者的态度,冷漠无情的注视英国侵略者和自己国家的军队打得不可开交,并且还表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神色,如此一个官民都愚不可及并且兼麻木不仁的国家,如何会不被英国吊打呢?

清朝是个儒家思想统治的国家,儒家统治下,国家级的动员力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整个国家的一切都分子化了,组织能力以宗族为单位,往上就都是虚架子了。英军吊打清朝靠的并非火枪,而是火炮和白刃战,这是高度组织力对无组织力的吊打。三元里抗英事件,英军就尝到了宗族组织力的恐怖。在小规模情况下,英军即使面对平民也被打得半死。清朝的军队还只是封建军队,而英军已经是现代化军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班牙人殖民南美的时候,几十号人就能轻松干碎几千个土著军队,清朝的军队实际上远远比不上阿兹特克人,很简单,阿兹特克人因为有玉米这种大杀器,普遍能吃得比较饱,还能偶尔吃点酸辣人肉,咳咳不对是酸辣狗肉,而吃饱在清朝军队里属于精锐军队才有的待遇。

战争的结果绝不是纯粹军事意义上的行为,而是与内政外交,执政者执政能力,政府施政水平,军队素质,将领能力等各个方面有关。当时处于农业社会中世纪管理水平并且碰到一个抠门到穿补丁衣服的皇帝,跟完成工业革命并且完全进入现代化有议会内阁的英国打仗,结果完全不言而喻。

满清的立国基础就决定了他们不但不可能发挥出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且还必须自废武功,甚至对于满清来说,外敌的威胁要远远小于人民的威胁。他们的军队也是如此,除了少数精兵外不要求有多强的战斗力与组织力,还要严加防范。

可以说满清全国上下都是敌人,他们不可能去解放思想,不可能去动员人民,也很难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去教育军队,不可能列装先进的武器装备,不可能不防范庞大的异族军队。如果非要说的话,满清的社会结构和印度有点异曲同工,不同的地方在于农民起义和反清复明至少让满清不得不保持一下壳子,至于里子已经远远落后时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上,有三方陷入了这场争端中,远在京师的皇帝,在南方处理事件的官员,和驾船而来的英国人。之所以皇帝和官员是独立的两方,是因为这些官员在真正接触到英国人之后顿悟了双方的差距是不可弥补的,而封建制度和官场的风气又阻碍了这样的认知向上传递。坐在紫禁城的皇帝自始至终是以面对蛮夷的想法和认识来看待这件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十分荒诞可笑的一幕,皇帝不断把雷霆般的旨意从北方传达过来,要这些大臣们驱逐英夷。

而且对谈判的要求和战争的进展感到不解,他的心目中,天朝的大军应该像他的祖先远征准格尔和尼泊尔那样击破这些蛮夷,而且战场在物资丰富的南方,理应简单百倍,但不仅战事迟迟没有进展,这些奴才竟然还要上疏请求和洋人谈判,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大臣们则从一开始的指望能捞点功劳,夹杂着几分为国效忠的热血,到见证差距的绝望,再到希望破灭之后的孤注一掷欺上瞒下。所以鸦片战争为什么会被吊打,很简单,这就是一场降维打击,是过去的一百年里一方原地踏步一方不断进步积累起来的势不可挡的浪潮。我们无比幸运的是,在浪潮席卷之后的断垣残瓦间,有无数的人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奋斗,我们睁开眼看了世界,从此我们不会再把眼闭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现代战争而言,当时英国的军火准备很初级,但吊打清军还是够用的。清军的军火连初级都够不上。你所假设的第一条,是不成立的。鸦片战争并没有大规模的海战。清朝自知海军不敌,因此大都是在陆地上建立防御设施。

战术上英军采用正面炮火轰击+侧翼掩护登陆的作战方案,攻城略地,屡试不爽。再者,英军的目的不在于全面侵华,而是为了通商和贸易而来,占领的城池不多,而后多数又撤退了。如上所述,鸦片战争是局部战争,主要是阵地战。英军的目的不是全面侵华,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民他们是无法统治的,因此并没有深入内陆。而抗日战争中,如教员所述,我们的战略方针是以运动战为主。

近乎惨烈的鸦片战争,如果清政府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松缓对底层人民的压迫,一致对外。或许,中国的百年近代史不会如此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