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以为长春没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你所了解的都是近代史上的长春,但是可曾认识公元前2130年的它?
“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名字,但长春还有更古老和神秘的名字叫“喜都”。
这个“茶啊冲”,是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祈福之地就在喜都。
“茶啊冲”和喜都就是这样一个关系,一个是祈福语,一个是地名。后来人们渐渐用“茶啊冲”取代了喜都,“茶啊冲”、“茶啊冲”,叫顺嘴了就成了长春(汉译转音为“长春”)。
再说到肃慎,它是建立在东北的古老王国,公元前2130年,肃慎的第二个王都就在长春这片土地,也是肃慎的南支,就是满族的祖先的聚集地。时任肃慎国二代王室还在这里修建了城墙和宫殿,被称作喜都,当时有近千户人口,也算是当时肃慎国的主城区,肃慎国祭天时,人们就都从四面八方来到喜都。
后来肃慎国的南支,有两族——惠(秽)和漠(貊),又迁徙到了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部族(满族前身一支),为了纪念两大部族融入肃慎王国,肃慎王遂改国号为德惠(得秽),德惠的肃慎语意思是回家的孩子。“喜都”也相应改为“合龙(合隆)城”。
除了肃慎族,当时长春还有很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像女真、蒙古、满族、扶余族、高句丽族等,
这几大族的部落在随后的岁月里,几经变迁,一会是这个灭国,一会是这个称王建国,一会是这个开疆拓土,国都也换来变去。但长春最早的建城历史,还是那个叫“喜都”的肃慎王国。
后来,1800年,清政府在现在新立城镇小街村,设立个衙门叫“长春厅”。据《长春县志.舆地志》记载:“长春厅之设非在长春堡,乃在堡东隔伊通河十里地方筑土城设治,因谓之为新立城。
因为“长春厅”偏僻,地势还低洼,常被淹涝,所以长春厅的衙门只在小城子呆了25年,就迁到了宽城子。
宽城子当年的大致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南关区大经路一带,地势好,交通方便,人流多,四面八方的商人也都愿意到这做生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中心集镇,也算当时长春的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