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易拾
10月17日是英国男团One Direction(单向乐队)成军第5200天,然而,粉丝们却听到一个噩耗,成员利亚姆·佩恩(Liam Payne)前一天在阿根廷坠楼身亡,终年仅31岁。
在休团九年之后,粉丝们一直盼着One Direction重组,然而,随着利亚姆·佩恩离世,有媒体认为One Direction重组已经没有可能,并称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确实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终结的不仅仅是属于One Direction的时代,也包括曾经由“西式偶像”主导市场的时代。从Backstreet Boys(后街男孩)到One Direction,那个时代,已经走远了。
世界上的年轻人们,如今开始习惯于看到更多的东方偶像。
最后的西式偶像天团
时间回到2015年,那年最后一天,One Direction在《迪克·克拉克的新年摇滚之夜》上完成了最后一次电视表演之后,开始进入了休团模式。在此之前,媒体已经报道过One Direction要休团的消息,粉丝们对此也都有了心理准备。
作为2010年代前五年全球最火的偶像男团,2010年出道的One Direction,一共发行了五张录音室专辑,全球唱片总销量超过7000万张,名列2013年国际唱片业联合会IFPI全球销量榜第一,被Billboard评委“2014年度艺人”。
在今年3月,《娱乐周刊》的史上最佳男团评选中,One Direction高居第三位,仅次于The Jackson 5和NSYNC,而Billboard早前公布的“21世纪最佳流行明星”评选中,One Direction排在第22位。
尽管在流媒体兴起之前便已休团,但这些年来,One Direction在流媒体上仍然有很高的流量。Spotify上,One Direction有四首歌播放量破10亿,月度听众量保持在4000万左右,总播放量超过223亿。
One Direction毫无疑问是千禧年前后以Backstreet Boys和NSYNC为代表的偶像浪潮之后,欧美乐坛涌现出来的最成功的西式偶像男团,而且,也可能是最后一组。
One Direction休团之后,音乐圈风云突变,欧美音乐公司再没能推出能跟One Direction相提并论的偶像团体,偶像市场的真空被K-Pop给填补了。在Billboard的“21世纪最佳流行明星”评选中,K-Pop男团BTS排名第19,市场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2010年代前五年,欧美乐坛与One Direction同期走红的偶像巨星还有Justin Bieber(贾斯汀·比伯),时至今日,欧美乐坛已经很久没有出过所谓的“青春偶像”了。
冒尖的欧美青少年歌手并不少,碧梨(Billie Eilish)和奥利维亚·罗德里戈(Olivia Rodrigo)都是年少成名,但她们这代年轻人唱的歌,不再是过去的Teen Pop(青少年流行)那个味儿了。
消失的Teen Pop
在全球流行音乐场景中,“西式偶像”曾经主导过市场多年。
Teen Pop的兴起,大概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1988年,New Kids on the Block(新街边男孩)走红,被认为定义了后来的美国偶像男团。
1990年代初,Take That(接招合唱团)在英国冒尖,成为英式男团的模版,影响了后来的Boyzone(男孩地带)和Westlife(西城男孩)。
1990年代末,Backstreet Boys、Spice Girls(辣妹组合)和“小甜甜”布兰妮(Britney Spears)等偶像艺人走红,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青春偶像热潮,Teen Pop(青少年流行)市场也随之大爆发。
那时候的欧美乐坛,孵化了大量偶像艺人,并在NSYNC这里达到一个巅峰。2001年,NSYNC的专辑《Celebrity》在美国第一周卖出了240万张,创造了惊人的首周销量纪录,这一纪录直到2015年才被Adele(阿黛尔)超越。
不只是英美,在Teen Pop大爆发的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青少年偶像团体,比如墨西哥有Jeans、巴西有Sandy & Junior、瑞典有A-Teens、日本有SPEED、韩国有H.O.T.、中国有Twins。
在当年那个由英美主导的全球市场里,英美制造的“西式偶像”显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并因此成为一代全球青少年的青春记忆。
千禧Teen Pop热潮在21世纪初逐渐退去,受到互联网冲击的唱片业,再难以投入巨资去培养新偶像。2010年代初,电视选秀和视频网站帮了大忙,比伯和One Direction的让“西式偶像”又续上了弦,媒体又开始热议Teen Pop了。
然而,随着比伯的成长和One Direction休团,在2016年之后,“西式偶像”又陷入了低潮,国外媒体上关于Teen Pop的讨论也越来越少见。
Teen Pop当然没有消失,只是已经约等于K-Pop了。
K-Pop接管Teen Pop
One Direction休团的2016年,音乐流媒体大爆发,全球音乐市场的流媒体收入增长了67.9%,从此止跌回升。
流媒体时代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可能是K-Pop。据可视化数据网站Pudding的梳理,2016年,K-Pop在Spotify的音乐分类中排名第283位,2023年攀升到了第17位,在6000个音乐分类中涨幅最大。
Spotify早前发布了该平台的K-Pop流量数据,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K-Pop的全球播放量增加了362%。
其中,美国是Spotify上拥有最多K-Pop听众的市场,过去五年间,播放量增长了182%。K-Pop播放量增长最快的是东南亚地区,过去五年间,飙升了423%。
截止到2024年10月15日,K-Pop艺人有7首歌在Spotify上播放量超过10亿,其中,田柾国的《Seven》在发布仅108天内,便达到了10亿次播放,成为Spotify历史上播放量最快破10亿的歌曲。
根据多项研究以及来自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的数据,K-Pop的受众主要由13至24岁的听众组成,其中18至24岁的群体占很大比例。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K-Pop线下演出的参与者,24岁以下的观众占69%,其中18-24岁的观众占54%。
也就是说,活跃于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Z世代,是K-Pop全球粉丝群体的核心,正是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们帮K-Pop制造了巨大的流量,帮能够源源不断产出偶像的K-Pop接管了Teen Pop市场。
欧美艺人更倾向于追求个人表达,这也是当年One Direction选择休团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艺人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欧美的音乐公司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完全掌控年轻艺人的职业生涯。因此,欧美公司不愿投入巨资去培养新的Teen Pop偶像。
反观K-Pop,偶像的培养依然高度系统化,并且注重长时间的培训和严格管理,这使得K-Pop产业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偶像艺人,保持市场竞争力。欧美的行业结构和艺人管理方式已无法匹配K-Pop高效的偶像产业链,难以与K-Pop在偶像市场上竞争。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全球偶像市场的主导者仍然会是东方面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