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定义“轴旋点”中深入理解图形变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图形的变化内容要求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业要求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轴对称内容是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的,前面是全等三角形,而旋转内容在九年级上册第23章,后面是圆;这个安排很有意思,轴对称也好,旋转也罢,一直研究的是全等形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学完旋转之后,出现了“全新”的图形——圆,和直线型完全不同的图形性质,让整个几何学习上了一个新台阶,试题更精彩了,当然难度也相应增加了。

新定义“轴旋点”是利用了轴对称和旋转两个基本概念,用点、线基本元素定义了一种新的图形关联,理解这种关联,并运用新定义去解决新的问题,是命题的主要考察方式。

题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01

(1)不妨在草稿纸上画一画,理解点A、点A'、点B、点C、直线l之间的关联,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轴旋点”定义,线段A'C与直线l是否有交点,与点A、点B位置有关系,我们需要明白它;

点B在直线l上,于是它绕点A'旋转后的点C,也在某条直线上,我们可以找出来,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中△A‘CE≌△BA'F,足以说明点C在直线CE上,并且CE⊥l,请注意这也是我们后面研究问题的重要依据,从图中也能看到,线段A'C并不一定会与直线l有交点,而点C所在直线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何时有交点,这些在一开始读新定义的时候,需要理解;

基于以上认知,我们上坐标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C2和C4;

02

(2)现在点B坐标已知,我们仍然先作图,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理解新定义过程中的那对全等三角形依旧存在,于是判断点C在直线CG上,按本小题要求,点A和点C均在直线y=-x-4上,则点C位置是确定的,相应的点A位置也是确定的,于是可求,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首先还是证明这里的全等三角形,这比较容易,可得A'G=BH,同时由于点A'与点A关于y轴对称,那么点A'所在直线为y=x-4;图中的△A'E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H=EH,则GH=A'G-A'H=BH-EH=BE,而BE=8,故GH=8,说明直线CG是一条定直线x=8;

接下来的任务就比较轻松了,先求出点C坐标(8,-12),再得到A'G=12=BH,则点H(0,-8),所以点A(4,-8);

03

(3)点A在正方形M上,即正方形M内部和边界上的任意点都有可能是点A,点A关于直线y=-x+1的对称点为A',因此我们将整个正方形M关于直线y=-x+1进行轴对称变换,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图中,正方形M'就是点A'可能的位置,而点B在直线y=-x+1上,依然由新定义“轴旋点”的理解,以正方形M'上某点为旋转中心,将点B顺时针旋转90°,我们分别取正方形M'的四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分别旋转点B后,得到四个点B'、B1'、B2'、B3',则正方形M'中其余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后的点B可能位置便是图中直线B'B3'和直线B1'B2'间的部分;

这几条直线会不会动?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M(0,t)关于直线y=-x+1的对称点M'(1-t,1),不妨设B(s,1-s),则BK=M'L=s-1+t,LC=KM'=-s,可表示出点C坐标(1-t-s,2-t-s),令1-t-s=x,2-t-s=y,则y=x+1,故点C在y=x+1上;

同理,可得点B'、B3'在直线y=x+3上,B1'、B2'在直线y=x-1上;

随着正方形M向下移动,只要与两直线间的区域有重合部分,即存在点C是“轴旋点”,我们需要仔细作图,并观察重合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正方形M的顶点G在直线y=x+3上时,顶点G(1,t-1)代入求出t=5;当正方形M的顶点Ed直线y=x-1上时,顶点E(-1,t+1)代入求出t=-3;

所以-3≤t≤5.

解题思考

这道题设计很精巧,简单的轴对称和旋转,解题的思考量很大,其间需要证明的步骤如果书写出来也不少,因此采用了直接填空的形式,减轻学生答题时的重复动作,也说明只要考察学生思维到位了,过程并不重要,或者说不需要靠书写过程来表达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多次使用了基本的全等模型“一线三直角”,当然全等不是重点,重点是全等之后,利用它来判断定直线、定长等。在第3小题中,由于旋转中心不确定,点B也不确定,要作出图形难度颇高。需要深入理解对于“轴旋点”定义中,点C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并在不同场景中,都出现了这些直线,所以能否在新的应用情境中,迅速找到这些定线,极为关键,最后正方形经过的区域,那个区域最重要,即夹在两条直线间的部分。

当前期的思维准备工作到位以后,剩下的就非常简单了,这也是考察数学思维类题型的共同特点,大量的工作在大脑中进行,偶尔需要作图,甚至想像力足够不作图也行。

不妨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要经过多少轮“螺旋上升”,我们的学生可以达到这种思维高度?在每一轮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最大高度?这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