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在大荔这片土地上,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不仅滋养出丰盛富饶的物产,也孕育出众多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大荔面花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跻身其中。10月13日,记者来到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品味面花里散发出的悠悠麦香,感受来自这片土地的美味馈赠。
大荔面花,又名礼馍,花花馍,在北方普遍盛行。面花有枣糕、鹣鹣(比翼鸟)、虎头、喜馍、寿桃等样式。以洛河为界,洛河以北的面花细腻精巧,洛河以南的面花粗犷大气。每逢民间四时八节、生婚寿葬,当地农妇会用针线、梳子、剪刀等工具,用一双巧手在面团上进行揉捏,使花、鸟、虫、鱼、动物、人物、建筑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塑艺呈现于大众眼前。节日的喜庆,祭祀的隆重,都融入在这一个个造型拙朴、香气扑鼻的面花里,也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人生信仰一并融入进去。
相传,大荔面花源自秦汉时封建帝王的黄河祭礼。彼时的祭品里,除了三牲,还有面花礼馍。人们试图以精致美味的面食来感谢自然的馈赠,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穿过洛河大桥,位于大荔县西南方向的阿寿村,是大荔面花制作技艺最为精湛的地方,也是建筑面花的发祥地。说起阿寿村的建筑面花,就不得不提它与药王庙的一段渊源。传说药王孙思邈一次从铜川赶往华山采药,中途在阿寿村留宿一夜。村民闻讯赶来看病,他一一接诊,免费救治了很多村民。孙思邈离开之后,人们怀着感恩的心,集资修建了药王庙纪念他。原庙布局依次是石狮、药王大殿、上殿,三门、东西廊坊、药王洞等建筑物。清同治年间,阿寿村药王庙附近的古建筑遭到战火损毁,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阿寿村的百姓便循着脑海中的记忆还原药王庙的样式,用巧手将面团捏制成药王庙、药王洞、蜗牛山、旗杆、大殿等独树一帜的建筑面花,在二月二庙会时献给药王。
建筑面花的制作技艺相对其他面花技艺要求更高,需要高度还原建筑面貌。从每年正月二十八起开始制作,成品需要3天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阿寿村几乎全民参与,共同完成。
76岁的聂秀芳是大荔面花非遗传承人,已经做了57年面花的她,早已将建筑面花的零件总数和样式蓝图牢牢记在了心里,制作起来可谓行云流水。记者看到,她熟练更换手中的刀、剪、梳、针等工具,一个个面团经过她快速地揉、捻、捏、搓、拨、点,霎时就变成了一条虬龙、一对鸾凤、一朵祥云、一株仙草,上笼屉蒸上半个多小时,麦香升腾的面花就呈现在人们眼前。
“90后”王丹是聂秀芳的孙女,从小她就跟着奶奶做面花,在耳濡目染中,王丹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项传统技艺。现在,她不仅悉数学会了奶奶的手艺,还接手了奶奶创办的花馍店,将制作大荔面花当成事业干。聂秀芳告诉记者:“过去总是发愁,担心面花没人做、没人学,这些年学面花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据统计,大荔全县已有多家大小型面花制作店铺,仅阿寿村就有9家。大荔面花已有各级非遗传承人10名,全县日常从事面花制作的匠人多达2000余人。大荔县也凭借大荔面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朴实素雅的大荔面花,始终承载着对新生命的期盼之情,表达着对婚姻的祝福之意,怀揣着对逝者的敬畏之心……太多或直接热烈或含蓄隐晦的祝福都被揉进这一团团面花里,故乡的味道也从此意味深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渭南日报

记者丨赵倩茹

责编丨周佳

审核丨徐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