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九十年代初,上海这座城市的实力确实是很厉害的,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也人才济济。因此,这国宴厅的升级改造项目,在当时也就只有上海能够完成。要是交给其他城市来弄的话,还真的是搞不定。

工程的3个大难点

1994年,上海升级改造的国宴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国宴厅,而是一个偏厅,名叫“西大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啥要把这个偏厅改造成国宴厅呢?

九十年代初,咱们开始和国际接轨,这外交礼仪方面也在向国际看齐。当时在外交上崇尚的节俭的外交礼仪。人民大会堂原本的国宴厅,能容纳下5000人,在这之前,接待外宾的时候都是举行大型的国宴。和国际接轨之后,咱们也开始走上节俭的外交接待礼仪。

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在使用原来的国宴厅显然不合时宜。因此,也就需要重新找一个厅室,升级改造成一个新的国宴厅。于是乎,时代的责任和目光就落在了西大厅这个偏厅了。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西大厅在修建的时候,其功能就不是为了举行国宴而修建的。而如今要作为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其固有的缺陷此时就变得十分的突出了。大体上,这个厅室有着下面这几个很明显的缺陷:

1:整体结构缺陷

西大厅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具体说下来,这个厅室的长和宽之间的比例是3:1。狭长的过道结构有什么影响呢?很简单,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在走廊里举行国宴,成何体统啊!所以,如何改变这个结构,就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而且,从建筑的角度来说,要改变固有的结构,是一个大忌,因此,这个问题就为难上海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门太多

在这个狭长的环境里,西大厅的两侧有多少门呢?大大小小的总共有16个门。只要一走进这个厅室,满眼看过去,这一扇一扇大门,就毫不客气的闯进了眼睛里。

如何解决这些大门,也是一个大问题。

3:其他细节

在改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林林总总需要解决的细节,罗列下来,拉满了一大张清单:管道的更换、灰色的墙面改成大理石墙面、天花板的木头结构改成轻钢龙骨结构、电视、音像、消防系统、安装空调等等。

第三个问题其实也还好解决,最难解决的其实是前两个缺陷。如果换作其他城市来承接改造工作,那着实是难以完成。但是,上海有这个底气来完成这个工程。

因为,上海有一个名叫“蔡振华”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心就安定下来了。

早在1959年大会堂修建的时候,蔡振华就参与了大会堂的修建工作。当时,他参与的是这两个厅室的设计和装修工作:上海厅和西大厅。

后来,西大厅先后有两次装修和设计调整,这两次蔡振华都有参与。因此,对于西大厅,他可以说是十分的熟悉了。除此之外,在1987年这一年,能容纳下5000人的国宴厅也进行了新的设计和装修,蔡振华也有参与。

有着这样的工作履历,1994年上海承接下西大厅的升级改造,蔡振华自然是执掌这个项目的帅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解决3个工程难点

想要解决过道式的狭长结构,第一步肯定就是要先拆门,把那16道大门进行拆解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因此,我就把前两个工程难点合在一起来讲述。

第一:整体结构的改造:先拆门

惠其昌,负责总体的一个设计,他在家里的那台老式缝纫机上面,绘制出了一幅有一米多长的设计效果图。

在西大厅的西面正中间,有三扇大门,显得十分的突兀,而且这三个大门其实没什么大用处,于是,直接把门拆了,然后改造成了一个主墙面(长14.7米/高6米)。有了主墙面,就需要两个次墙面作为呼应。

东墙的两边分别有两扇大门,也是一样的操作,把门拆了以后,改造成了两个和主墙面相呼应的次墙面。

主次墙面的问题解决以后,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天花板的问题了。

一个大厅能不能显现出宽敞大气的面貌,最重要的就是“主次墙面”和“天花板”。

西大厅原来的天花板上面,横着六根大梁,接下来,就是拆除这突兀的六根大梁,随后改造成了一个大藻井式样的天花板。主体结构基本上搞定以后,最困难的一步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在其他重要的细节上下功夫了。

比如,在西大厅的两侧还有两个明显的大门,留着没什么用,不仅占用空间,还影响整体的美观。这两扇明显的大门拆除以后,也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区,那么,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又该如何处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振华思考了好几天之后,突然来了灵感,他脑海里闪过这么四个字:钟鸣鼎食、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他的设计是这样的:在空白区域挂上四个对称的装饰盘,每个装饰盘的直径都有两米多。为了突出“钟鸣鼎食”的寓意,在这四个巨大的装饰盘上,雕刻出来巨鼎的图案。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真的是很不错,“钟鸣鼎食”的寓意,很是符合国宴厅的身份。

第二:如何处理其他细节问题

根据要求,西大厅升级改造成国宴厅,最终要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1:要有一个宴会厅;

2: 要有一个领导人的休息厅;

3:要有一个外宾的休息厅;

4:要有一个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厨房。

而且,升级改造后的国宴厅,里面的那些主要设备和装修设计,要具备30年不落后的原则。

1994年,这一年的3月23号,上海召开了一次会议,总共有14个单位参与,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协调各方做好对国宴厅的升级改造工作。此时,留给上海的工期只剩下短短的五个月时间了。

会议结束后,同年的5月6号,为了抢工期先让施工人员进驻场地,一边施工一边完善设计图纸。担任这次土木施工任务的是上海建工集团。客观的说,不管是在九十年代,还是在当下,上海建工集团在行业内依旧是翘楚一般的存在。

在1994年的9月1号,西大厅改头换面成了国宴厅,这一天的下午14:00,在国宴厅举行了验收会。金碧辉煌的灯光下,闪耀着上海人的智慧和汗水,那脸上挂着的笑容,是来自心底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