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

文|周明华

写下这句话,我知道有人会不以为然,自己在理,谈何要“让”,自个无理,就无需纠缠,尽快解除接触、各奔东西。其实,人生在世,难免遇到摩擦与冲突,但若都能心存宽容,彼此退让,都深感眼前的两具灵长动物之躯体,组合形成之不易,都明晰两个肉身只能占据几十上百年的短短时空,便会明白世间的无谓之争毫无意义,便会让许多矛盾消弭于无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倾一方,这就是张英、张廷玉父子。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与张家是邻居的吴家,也是名门望族,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吴家要建房,欲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让,两家因此争执不下。一天,家人来信,想要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并未被家人的情绪带乱节奏,回信题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深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之地。邻居也为之动容,让出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也成为宽容与谦让的千古佳话。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短暂、表面化,压根儿不会深入下去,所谓的互动与交流,犹如吹一次肥皂泡,转瞬即逝。拥挤的地铁、紧张的办公室、匆忙的街道,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小日子盘算,都在为自己的油盐酱醋茶日复一日地奔波。在这样的操劳过程中,很容易忽略他人的存在和感受。于是,争吵、冲突层出不穷,甚至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倘若每个人都能理解彼此、心存宽容,懂得退让,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少去外耗、减少纷扰,会更加和谐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宽容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怀。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包容天地万物,它犹如阳光下的海洋,能溶化所有冰冷的坚硬,为他人心胸送达一股暖流。有宽容之德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人生最美丽的修为。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更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平和与释怀。当我们选择宽容,我们便选择了远离恼怒与积怨,选择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正如一句话所说:“宽恕他人的过错,就是自己的荣耀。”宽容不仅化解了矛盾,也提升了我们的人格与修养。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当我们以宽容之心待人时,那些曲折将会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美的风景。只有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才能驾驭人生的风浪,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尚的品质。

宽容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态度。每一个人的人生之湖,不可能都静如镜面,必然会有水波起浪之时;每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与挫折冲击冲突短兵相接。此时此刻,不被突然上蹿的爆脾气裹挟,不被瞬时塞胸的愤怨冲昏头脑。学会理性清空负面情绪,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懂得用宽容来“以柔克刚”,在人与人之间搭建一座最和谐的桥梁,在事与事之间疏导出通江达岸的路径。有了这份宽容,生活定然会远离戾气、靠近温馨,岁月中的酸甜苦辣一样会凑出五彩乐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让并不意味着软弱无能,而是展现了一个人的成熟与大气。在利益冲突面前,能够冷静思考,理智应对,主动退让,体现了博大的胸襟与高远的眼光。在面子是否有所丢失的当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穿越凡尘看清苍生人子人世走上一遭之不易,认识到所有的面子均系过眼烟云,也就谈不上为面子争得面红耳赤。试想,若能在争执中学会让步,化干戈为玉帛,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也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少缺烦扰的生活环境。

“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不仅是一句劝导人们宽容与谦让的俗语,更是一种善待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和哲理。它提醒我们,人生原本就极其苦短而珍贵,若因无谓计较而自减人生里程,何其不值、何其糊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宽容,懂得退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责;多一份包容,少一份计较。让宽容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润滑剂,让退让成为我们打开郁结的“智慧匙”。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宽容,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